清晨,薄霧如輕紗般縈繞未散,王氏一身利落的短打衣衫已帶著紅丫站在了屋前的空地上。
林歲安從家里小跑而來,步伐比常人更顯輕快靈巧,那是常年打底的基礎在無意識間的流露。她小臉上滿是認真與期待:“大舅母,我來啦!”
自從王氏夫妻倆夜談過后,就下了決心要教林歲安武藝。今日終于抽出時間先教一教歲安這丫頭。
王氏看著她,目光中帶著欣賞與一絲更深的考量:“歲安,大舅母最后問你一次,王家的功夫路數不同,要吃得了細碎的苦頭,耗得起水磨的時辰,你可是真想好了?”
林歲安站定,用力點頭,眼神清亮篤定:“想好了,大舅母!我能吃苦!我想學更靈巧的!”
她深知大舅那套剛猛霸道的“破山拳”并非她所追求的方向,當初外公教她的也是保命的靈巧技法。
而大舅母身上那種如流水、似拂風的靈動機變,面對面瞬間殺敵的技巧,是她所缺的。
這一路的逃難讓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她的力氣再練,到最后可能也就是跟強壯些的男子差不多,面對向契丹軍那樣的敵人,她還是只能躲在后面扔石子,上前硬碰硬可能兩招就被撂倒。自從知道大舅母都要把家傳武學教她,已經興奮了兩個晚上睡不著了。
“大舅母,我需要跟二哥那樣拜師嗎?我也讓我爹娘給準備一下。”
“哈哈哈!不需要!咱們是自家人,不用這一套。”王氏笑著摸了摸她的頭。
行吧,林歲安也有點不懂,既然大舅母說不用就不用。她會好好學的,她肯定是會尊重大舅母的。
王氏繼續道,“你有根基,眼光也準。我家傳的柳葉拂風,講究的是身隨念動、借勢打力、以巧破拙,最重心意與步伐的配合,于細微處見真章,正合你如今的路子。”
她目光掃過林歲安重新縛上沙袋的手腕腳踝,“戴著它練,先習慣這分量,將來脫了,身法才能真如柳絮飄風,不著痕跡。”
這時,紅丫這小丫頭也湊過來,見娘親和姐姐說得熱鬧,也繃起小臉,舉起小拳頭,“娘親,我也練!”
王氏與林歲安相視一笑。王氏彎腰將小女兒抱到旁邊的石墩上坐好:“紅丫乖,你現在還小,等過幾年,坐這兒看娘親教姐姐,好不好?”
紅丫懂事地點頭,一雙大眼睛卻已牢牢黏在了場中兩人身上。
教學開始,王氏并未傳授繁復招式,只是輕輕巧巧擺出一個起手式“隨風樁”。雙足不丁不八,似穩非穩,身形微側,如柳枝迎風,一手虛抬似引似拂,一手含蓄內斂護于要害,全身上下透著一股自然而然的協調與平衡。
“看好了,歲安。你有樁功底子,但此樁不同。意不在‘穩如磐石’,而在‘隨波逐流’。感受氣機流動,身意相合,而非與力較勁……”王氏細細分說其中關竅。
林歲安凝神靜氣,迅速調整。她有深厚基礎,理解遠超尋常初學者,幾乎在王氏話音落下的瞬間,身形便已自然調整到位,重心沉斂又不失輕盈,縛著的沙袋似乎并未給她帶來多少滯澀,反而更助她體會那種于束縛中尋求圓轉自如的意境。
紅丫坐在石墩上,看著兩人一動不動,覺得有趣極了。她努力擺著跟歲安姐一樣的招式,嘴里還念念有詞:“學……紅丫會……”
王氏一邊精確指點林歲安細微處的神意變化,一邊用眼角余光瞥見小女兒那笨拙又極其認真的模樣,唇角不由泛起溫柔的笑意。
稍后,王氏開始演示入門步法“柳絮步”。只見她足尖微點,身形倏忽飄動,如被微風卷起的柳絮,看似輕盈無力,卻在眨眼間變換了數個方位,軌跡難測。
林歲安看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太帥了!拼了!拼小命也要學會來。
她立刻嘗試跟上。因為有底子,她的模仿形似且迅捷,但沙袋的重量和全新運力方式帶來的不同節奏,讓她初時步伐稍顯凝滯,不如大舅母那般圓轉流暢。她卻不急不躁,全心沉浸其中,仔細體會著每一次移動時肌肉的細微控制與力量的流轉變化。
另一邊的紅丫,見娘親和姐姐開始“飄”起來,更是興奮。她從石墩后跑出,在小場地上跟著胡亂跑動,小短腿拼命倒騰,時不時自以為靈活地轉個圈,結果往往暈乎乎地一屁股坐在地上,繼而咯咯笑著爬起,繼續她的“步法修煉”,全然自得其樂。
王氏神情專注,講解點撥精準到位。林歲安沉靜領悟,一舉一動已初具架式,顯出深厚根基帶來的優勢。而那最小的娃娃,則用她全然懵懂卻充滿熱情的方式,笨拙地參與其中。
王氏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暖意與期望交織。林歲安的悟性與根基遠超她預料,王家這“柳葉拂風”的身法,或許真能在這外甥女身上發揚光大。
林歲安練完一套動作,收勢吐氣,走到廊下喝水。王氏招招手讓她過來,從身后取出一個長長的、用深色布包裹著的物件。
“歲安,”王氏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溫和,卻帶著一絲鄭重的意味,“這把小玩意兒,是我爹當年給我尋摸來當陪嫁的,今日,便把它送與你吧。”
說著,她緩緩揭開舊布。
包裹里躺著的,是一把帶鞘的短刀。刀鞘是烏木所制,打磨得極其光滑溫潤,上面用暗金色的絲線鑲嵌出古樸的云雷紋。
林歲安的眼睛瞬間被吸引住了。她雖不懂兵器,卻能感覺到這把短刀絕非凡品。
王氏輕輕握住烏木刀柄,緩緩將刀身抽出。
“噌”一聲極輕微卻清越的嗡鳴響起,仿佛龍吟淺唱。
刀身并非尋常鐵器的雪亮,而是泛著一種青墨色的冷光。上面布滿了細密而流暢的玄奧紋路。刀刃極薄,在陽光下,幾乎看不到厚度,只感覺有一道冰冷的細線橫在那里。刀身靠近刀柄處,用極其古老的篆文刻著兩個小字“藏秋”。
“這把短刀,名叫藏秋。”王氏的語氣帶著一絲追憶,“據我爹說,是前朝一位退隱的兵器大師,取深山之寒鐵,于秋分之夜淬煉而成。其鋒……可截斷秋風而無息。因其性幽寒,意內斂,故名藏秋。”她頓了頓,
“它并非戰場廝殺之器,更適于貼身防護。”
她將短刀歸鞘,鄭重地放入林歲安的小手中。入手竟出乎意料的輕盈,但那冰冷的觸感,卻讓林歲安心頭一凜。
“舅母……太貴重了,您留給紅丫或路生以后用。”林歲安有些無措。
王氏按住她的手,眼神慈愛卻堅定:“他們我自有安排。大舅母一直沒有好好感謝過你,感謝你護著紅丫跟路生平安。這是舅母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你一定要收下。”
她看著林歲安糾結的小臉,微微一笑:“這是我跟你大舅商量好的,你放心收下吧!當然,平日不可輕易示人,更不可持之嬉戲,需得如藏秋意般,謹慎斂藏,明白嗎?”
“謝謝舅母!歲安一定好好珍惜它,絕不亂用!”林歲安咧著嘴握著手上的刀。
內心瘋狂尖叫,隱退兵器大師鍛造的,吹毛斷發,簡直牛逼大發了,她舍不得拒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