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第一場薄霜悄然覆蓋了箬溪村的田野,天冷了,地難開墾。大規模的墾荒和農田活計停了下來,林家一下子多了許多閑下來的勞力。雖然秋收有些收獲,但眼看坐吃山空,暮食后聚在老爺子屋里的林家人,眉宇間都帶著幾分愁緒。
林歲安靜靜地坐在角落,聽著長輩們商議。她越來越喜歡這種家族凝聚的氛圍,這是她前世未曾深切體驗過的溫暖。曾經的“自掃門前雪”觀念,在這八年的朝夕相處與共渡難關中,早已化為更深厚的情感羈絆。
“爹,”林三勇率先開口,“我尋思著,還是得把貨郎的營生撿起來。不能干耗一冬。”
上首的林老爺子點了點頭:“成。獨輪車我來做,木頭竹子我跟村里人換,能省則省。”
另一邊,大勇嘆了口氣,看向家里最有見識的四弟:“老四,地凍住了,開不了荒。我跟你二哥想著,去太湖碼頭看看能不能尋些扛包的零工干。那邊船多,活計想必不少。只不知那邊是個什么章程?要不要拜碼頭?”
林四勇略一沉吟便道:“大哥二哥想去,盡可去。太湖碼頭雖大,規矩卻清明,只需尋了工頭登記名冊,按日計酬即可。只是活兒重,冬日風寒,甚是辛苦。”他能這么肯定也是因為來往了幾次湖州府,等船閑暇會跟碼頭上的人聊幾句。
“爹,我也一起去。”大山也趕緊說。目前沒有其他門路走,他也跟著去賺點銅子。
“行,你也一起。”林大勇立馬同意。
女眷這邊,來娣聽著舅舅們的話,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她們三姐妹雖靠著跟四舅母學繡活勉強貼補,但是因為她們在這方面天賦有限,終究能掙的錢不多。她是長姐需要扛起這個小家,可她一個女子,識字算賬在這鄉野地方卻毫無用處。她張了張嘴,聲音細弱:“四舅……您看,可有……我能做的營生?”
堂屋內安靜了一瞬。女子謀生,路確實窄。
林歲安輕輕拉了一下來娣的衣袖,然后轉向大人們,聲音清晰:“爺爺,大伯、二伯、爹、四叔,我有個想法,不知能不能說?”
經歷過張嬤嬤事件,林四勇深知這個侄女內里藏慧,絕非尋常孩童,立刻鼓勵道:“歲安,但說無妨,集思廣益。”
“太湖碼頭繁忙,南來北往的船只腳夫極多。但吃食攤子卻少,東西又貴又難吃。”林歲安在碼頭的時候還特意去各個小攤位問了價,當初看到那些小吃攤子就有想法。不過前段時間都在開荒,大家都沒時間,對于林家人來說,先把田地開出來是第一重要的事。
她繼續道,“來娣姐做的餅子、雜燴湯面,又香又頂餓,若是能支個小攤,肯定比繡活來錢快。”
她頓了頓,又看向林大勇:“而且,大伯二伯和大山哥正好也要去碼頭做工。來娣姐去擺攤,既有自家人照應,不怕被人欺生,還能讓伯伯們吃上口熱乎的,省下飯錢。這不是兩全其美么?”
林大勇皺眉:“主意是好,可將近四十里地,你來娣姐一個人怎么操持?天天來回跑,牲口也受不了。”
“不用天天回!”林歲安顯然深思過,“可以租個便宜的大通鋪,或者搭個簡易窩棚。大伯二伯下工也能幫忙看顧攤子。開始時可以讓招娣姐或盼娣姐一起去幫忙。本錢咱們幾家一起湊一點點,一開始不用多,一個爐子一口鍋就成。”
林四勇眼中閃過激賞,接口道:“歲安此言甚善!碼頭人流如織,飲食確是缺口。來娣手藝好,定能站穩腳跟。大哥二哥在旁,安全無虞。此計風險小,見效快,值得一試!”
盼娣和招娣聽后很是興奮道:“大姐,我們去幫你!”
林歲安看大家都贊同她的想法,繼續對著上首的爺爺道:“爺爺,我爹的貨郎車,我覺得做成雙輪車更好一些,雙輪的會比單輪的更省力,而且可以做得更大一些,裝更多的東西。”其實她在桃花村的時候早就想讓她爺把那個獨輪車改一下的,不過那會就想茍著。
她要慢慢在家里展現自己比普通農家孩子更多一點的智慧。她感覺以她四叔的腦子,肯定對她有所懷疑,倒不至于懷疑她是什么精怪附身,可能會懷疑自己早慧或生而自知。自己可以不用再過多掩飾,只要不把空間跟空間里不符合這時候的東西拿出,還有自己是現代人胎穿的事暴露出來,其他的沒多大問題。
林老爺子聞言,瞇眼琢磨了一下:“雙輪車?嗯……是比獨輪的穩當,就是軸轱轆要費些功夫。行,我想法子!”
林歲安看爺爺能做,繼續道:“爺爺,也給來娣姐做一輛雙輪車。爐子、鍋碗、面團都能放在上面,來娣姐就能推著它,哪里人多就去哪里,不用死守著一個地方等客來。”
林歲安看爺爺明顯是聽進去自己的話了,走到老爺子身邊用手指沾了點水在桌面上畫起來:“下面要有個結實的木框子,放泥爐和柴火,泥爐得固定穩了,不然路上顛簸會倒。上面最好有一層薄木板當臺面,可以和面、放案板。旁邊還得有架子,能掛勺子、鏟子,還能放幾個小凳,讓盼娣姐招娣姐能坐著摘菜歇腳。最重要的是……底下得有兩個大輪子!比獨輪車那兩個小輪子更大、更圓,在碼頭的沙石地上推著也省力,來娣姐一個人都能推動!”
“這東西……有點意思。不過不難!”林老頭喃喃自語。
來娣的眼睛瞬間被希望點亮,激動地看向妹妹們,招娣和盼娣也用力點頭。
有了林四勇的肯定和老爺子的技術支持,原本猶豫的氣氛一掃而空。大家立刻熱烈討論起細節:本錢各家出多少、需要準備哪些東西、糧食怎么帶、遇到麻煩怎么辦……
很快,方案敲定,林大勇、林二勇負責出力并保障安全。來娣主理廚事,盼娣先期同去幫忙。林家合力出資打造兩輛雙輪車并備齊初始物料。
幾日后,黎明前的寒風中,一輛載著行李和炊具的雙輪車,由林大勇、林二勇、大山輪流推著,來娣和盼娣裹緊頭巾跟在后面,五人踏上了前往太湖碼頭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