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聲音在空曠的信息場域中回響,帶著一絲不屬于我自己的、源自那段親歷記憶的蒼涼。
我將利姆里亞的輝煌,寂滅的降臨,以及那場悲壯的“偉大獻祭”,用最平實的語言復述出來。
玄燁的臉上,第一次出現了數據模型無法計算的震撼。
他習慣于將一切都量化,無論是能量等級,還是信息熵值。
但“文明的集體自我犧牲”,這種超越了邏輯與利益的形而上行為,顯然超出了他的認知框架。
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低聲喃喃:“以信息結構本身作為防火墻……用‘存在’去錨定‘存在’……這……這不符合最優生存策略。”
“生存?”守陵人長老的聲音低沉如鐘,“當整個宇宙的‘存在’都要被抹去時,所謂‘最優策略’,不過是選擇一種更有尊嚴的滅亡方式罷了。”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了然。
守陵人一族背負的使命,讓他們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這種以傳承為代價的守護。
或許,他們守護的,正是“母”文明在這顆星球上留下的、最微不足道的一絲余燼。
我的心緒稍定,將注意力重新投向眼前的知識晶體。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開始有選擇性地去接觸那些與地球相關的記憶碎片。
我的指尖劃過另一枚稍小的水晶。
這一次,畫面不再那么宏大,而是聚焦于那幸存的百分之二的利姆里亞人。
光網的形成,為他們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他們駕駛著最后的方舟,逃離了母星,如同蒲公英的種子,散落到銀河系的各個角落,地球,便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生命基因庫”。
他們在地球建立了“姆”大陸,也就是利姆里亞大陸,也是后世西方稱之為利姆里亞文明,隨著銀河系周邊已經被寂滅完全吞噬了,與太一本源的鏈接越來越弱,元神的生存只能靠太一神界的先天一炁生存,弱到元神只能寄生在凡人的身體里,于是這些殘余的“神靈”建立建立了亞特蘭蒂斯文明,而后來,不清楚是光網出現了問題,寂滅再次侵蝕太陽系,亞特蘭蒂斯上古文明再次被毀滅,所以剩余的“神靈”游走地球,足跡遍布埃及雅瑪印度華夏建立一個又一個文字的種子……
我恍然大悟,西方那些科幻書上說亞特蘭蒂斯因為科技自我毀滅的結論是錯的,他們的科技是為了元神能更好在肉身里生活,為了抵御“宇宙寂滅”……
所以現在我能理解“母親”這個代稱怎么全球人類的都是同音!
我看到了那些熟悉的身影。
被稱為“圖特”的鳥頭神,在尼羅河畔教導古埃及人星象與文字;
被稱為“扁鵲”的醫者,在中原大地上展現起死回生的神技。
他們是同一個人,都是母文明的幸存者,在不同的地域,用不同的身份,播撒著文明的火種。
然后,我看到了九天玄女,華夏神話的人物具象化。
她并非神話中那個威嚴的戰爭女神,而是一位溫柔而憂郁的女性。
她將母星的知識,以一種更符合東方思維的方式進行編譯和傳承,更確實地說,我們的思維方式起源可能就是由于她流傳下來的。
她指導華夏的先祖們觀測星辰,建立歷法,并留下了最核心的傳承——那套被后世稱為“道”的宇宙觀。
這便解釋了一切。
為何秦始皇陵的星圖與金字塔下的檔案庫遙相呼應,為何東方的修行法門與古埃及的神秘學說在底層邏輯上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全球文明本就同源,是同一棵參天大樹在不同土壤上生長出的、形態各異的枝丫。
而守陵人一族所遵循的古老秦禮,之所以能成為打開此地禁制的鑰匙之一,正是因為他們的傳承,是九天玄女留下的那一道最純粹、最未被后世曲解的“信息密鑰”。
他們守護的,不僅是始皇帝的陵寢,更是母文明在東方的最后一道血脈印記之一。
“原來如此……”守陵人長老的身體微微顫抖,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種信仰得到最終印證的激動與釋然。
接著,我腦海里一個有趣的記憶片段浮現出來。
畫面中,是秦朝的浩蕩船隊,以及那個歷史上著名的方士——徐福。
他向始皇帝描繪的海外仙山“蓬萊”,并非空穴來風。
在他的傳承記憶中,母文明的幸存者們,將他們最后的棲息地,那個沉入海底的姆大陸,西方稱之為利姆里亞,但東方稱之為“蓬萊”。
徐福的目標,正是這片海底遺跡!
然而,由于地質變遷與寂滅的影響,他最終誤打誤撞地抵達了東瀛列島,將一段尋求本源的悲壯史詩,演變成了一場流傳千古的尋仙鬧劇。
我甚至看到了更深層的地理信息。
這片沉沒的大陸板塊,其邊緣并未完全斷裂,而是與今日臺灣的中央山脈,在地殼深處依舊保持著一絲微弱的聯系。
所有的線索,在我的腦海中被迅速串聯、整合,構成了一幅前所未有、橫跨全球的宏大歷史拼圖。
東西方的神話不再割裂,古老的秘聞有了統一的源頭。
我們這些后世的修行者,無論天機閣、幽都司還是守陵人,都不過是在這棵名為“母文明”的巨樹遺骸上,努力求生的菌類罷了。
內心獨白中,我感到一陣釋然,也感到一陣沉重。
釋然的是,困擾我許久的諸多謎團終于有了答案。
沉重的是,我知道了我們的敵人究竟是誰,也知道了我們與它之間那令人絕望的差距。
亞特蘭蒂斯,那個由另一支利姆里亞幸存者建立的、以科技為主的文明,最終也走向了毀滅。
他們的技術再發達,也無法對抗“寂滅”的法則性抹除。
這證明,單純的物質科技之路,是走不通的。
那么,出路在哪里?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數據庫的最深處。
那些信息水晶的光芒,似乎在指引著我。
我明白了,利姆里亞的遺產,最重要的并非這些歷史記憶,而是他們對“寂滅”的終極思考,以及……他們找到的唯一出路。
答案,一定就在那里。
我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向那片光芒最璀璨的區域。
我已經找到了我們此行最直接的目標——關于北極水晶金字塔的備用能源方案。
那是一枚散發著冰藍色光暈的晶體,靜靜地懸浮著。
我向它伸出手去,這一次,我的目標無比清晰。
取得了它,我們就能暫時穩住地球的“防火墻”,為我們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而利用這段時間,我將在這里,尋找真正的、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