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寧微微頷首,像是在確認一個已知的事實,然后以一種近乎陳述公事的口吻補充道:“雙規的這位,肯定是回不來了?!?/p>
“我聽紀委那邊的同志說,證據鏈很扎實,問題比較嚴重,馬上要移送檢察機關走司法程序了?!?/p>
他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為那位副局長的政治生命徹底畫上了句號,也徹底堵死了李國棟心中最后一絲“萬一能回來”的僥幸。
鋪墊到這里,江昭寧終于亮出了他此番問話的真正目的。
他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交叉置于桌面,目光變得異常銳利。
江昭寧的眼神落在李國棟的臉上,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重壓,清晰地回蕩在死寂的會議室里:“國棟同志,這樣一來,你們縣公安局,就等于一下子空缺了兩個副局長的位置。”
他略作停頓,目光掃過在座的所有黨委委員,仿佛在強調這個事實的嚴重性,“公安是什么部門?”
“是黨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是維護一方平安穩定的核心力量!是絕對的強力部門!”
“這樣一個要害部門的領導班子,必須配備齊全,這是組織原則!而且,不僅是要配齊,更要配強!”
“要選政治過硬、能力突出、作風扎實、能夠扛得起重擔的同志上來!”
“決不能出現‘瘸腿’班子,更不能讓關鍵崗位長期空缺!這關系到全縣的穩定大局!”
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打在李國棟的心上。
“強力部門”、“配齊”、“配強”、“穩定大局”……這些詞匯組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壓力。
他瞬間明白了!
江昭寧兜了這么大一個圈子,從職能說到方法,否定合并,又突然提起人事空缺,根本目的就在這里!
他是在為接下來的人事安排做鋪墊,而且這個安排,很可能完全打亂自己原有的部署!
所有的鋪墊、試探、否定、突兀的問題……在這一刻,電光石火之間,全部貫通!
一幅清晰的、也令他感到極度恐懼的畫面瞬間在他腦中展開!
“空缺兩個副局長……配強……在這個節骨眼上……在批評完治安越權禁毒工作之后……他排除了合并的選項……”李國棟只覺得天旋地轉,一股冰冷的絕望感瞬間將他吞噬!
一個名字如同閃電般劈入李國棟的腦?!獑虈?!
天吶!
這個念頭帶來的沖擊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李國棟眼前猛地一黑,一陣強烈的眩暈感襲來,他幾乎要控制不住地昏倒在座位上!
他下意識地用手撐住了桌沿,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江昭寧繞了這么一大圈,難道就是要強行把喬國良推上副局長的位置?
通過讓他上位當副局長來解決越權越位辦案的情況?
讓他主管治安、刑案的偵破?
讓他直接領導這兩個大隊?!通過人事任命,而不是機構調整,來重新界定權責?!
讓他握有治安、涉毒及其他刑案的偵破大權?
這無異于在自己身邊埋下一顆定時炸彈!
這簡直是要他的命!
江昭寧竟然對于喬國良的頂撞毫不在意?
甚至,甚至是欣賞他的直腸子?
就在李國棟內心翻江倒海、驚駭欲絕之際。
江昭寧拋出了最后一個問題,如同法官落下的法槌,徹底將他逼到了墻角。
“那么,”江昭寧的目光牢牢鎖住李國棟,帶著不容回避的審視,“距離老張退休已經一個月,雙規那位也快一個月了?!?/p>
“為什么你們局黨委,到現在還沒有向縣委正式報送補缺人選?”
他微微瞇起眼睛,語氣中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質詢,“是……工作太忙疏忽了?”
“還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最后一句問得輕飄飄,卻像一把淬了毒的軟刀子,直指李國棟可能存在的工作失職或是在人事安排上另有私心。
巨大的壓力如同實質的海水將李國棟淹沒。
他感覺喉嚨發干,心臟狂跳,幾乎要從嗓子眼里蹦出來。
他知道不能再沉默了,更不能表現出絲毫猶豫或抗拒。
江昭寧的話已經把他架在了火上烤!
他必須立刻回應,而且要拿出一個“合理”的說法!
李國棟幾乎是憑借著多年官場歷練出的本能,強行壓下心頭的驚濤駭浪和那份幾乎要脫口而出的“喬國良”的猜測。
他急忙開口,聲音因為緊張而顯得有些急促,甚至微微發顫:“江書記,我們黨委……有考慮!有考慮的!”
“人選問題,我們一直在醞釀!”他努力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堅定而積極。
“哦?”江昭寧眉毛微挑,身體放松地靠回椅背,雙手交叉搭在小腹上,好整以暇地看著他,那眼神仿佛在說:說來聽聽。
“是誰?”簡簡單單兩個字,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再次拉緊。
李國棟深吸一口氣,知道此刻必須亮出底牌了,雖然這底牌在江昭寧的突然襲擊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他硬著頭皮,清晰地說出了兩個名字:“一個是……夏向明同志,另一個是……吳興昌同志?!?/p>
“夏向明……吳興昌……”江昭寧輕聲重復了一遍這兩個名字,像是在記憶中檢索相關信息,“一個是警務督查大隊長,一個是刑偵大隊長?”他像是在確認。
“是的,江書記?!崩顕鴹澸s緊點頭,試圖為這個提名增加分量,“兩位同志都是局里的業務骨干,政治可靠,經驗豐富,在各自崗位上成績都很突出?!?/p>
“夏向明同志原則性強,熟悉內部管理和紀律規章;吳興昌同志破案能力一流,是局里的刑偵尖刀?!?/p>
“我們認為,他們具備擔任更高職務的潛質和能力?!?/p>
江昭寧聽完,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
他只是微微側頭,目光轉向一直沉默旁聽的劉博文,語氣平淡地問:“劉政委,國棟局長說的這個意向,是已經經過了黨委會討論醞釀,走過了必要的民主推薦測評環節?”
“還是……”他故意拖長了尾音,“僅僅是部分同志私下的‘意向’?”
這個問題極其關鍵!
如果是前者,代表了組織程序的嚴肅性,雖然最終決定權在縣委,但局黨委的意見有相當分量。
如果是后者,那幾乎等同于李國棟在搞“一言堂”或者私下授意,其合法性和公信力將大打折扣。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集中到劉博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