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蟄伏隱忍給他重頭一擊嗎?
不,他不會讓這個兒子如愿的。
于是隔天以后,宴樓就把自己在外面已經成年了的三個私生子全都接到了公司,分別給安排了不同的職位。
從前他是很看好宴京的,哪怕對外面的那些兒子也喜歡,但是心里還是想把公司交給宴京來管理。
但是如今宴京竟然有了逆反心理,那么宴樓也不能把牌全部下在這個兒子身上了。
反正都是他的兒子,不如他就學學康熙帝,把權力放出去,誰有能力誰就來繼承這個位置。
正好有那幾個兒子的加入,也能給宴京增加一層危機感,讓他更能明白陸家這門婚事對他的重要性。
宴京高高興興的在準備資金,送陸念禾出國留學的時候,根本沒想到,因為自己的這一個舉動,為自己招來了多大的麻煩。
—
認親宴結束以后,陸時聲就入學了海城頂尖的大學,就讀于經濟管理學院。
她在此之前,都不知道什么是經濟管理,她根本接觸不到。
后來回到陸家,經過這兩個月的熟悉,慢慢也接受了這個專業,并且在朝著這個方向,很好地規訓自己。
家里人對她和哥哥真的是一視同仁。
李秋月是打算讓她大學去學學經濟,畢業以后進入自家公司,給哥哥做助手。
兄妹聯手,說不定還能把家族事業做大做強。
看著家人在把自己當成繼承人一樣培養,甚至還有機會分得公司,陸時聲心里頓時就一陣感動。
雖然她對這些東西都一竅不通,但是家人還是盡力把她朝這個方向培養,那她必定不會辜負家人。
她在大學一定好好學,等畢業以后,一定會為哥哥分憂解難的!
開學當天,一家人齊上陣,每人拿著一樣東西,把陸時聲送去了學校。
陸時聲來的也是時候,正好遇上的是新生開學。
她夾雜在新生中,倒也不顯得突兀。
按照陸家的關系,本來可以給她排一個博士生所住的單人間的。
但是陸時聲拒絕了。
她雖然從小學到中專的時候人際關系都不是很好。
但是她一個新入學的,去住博士生才能住的單人間,未免也太惹眼了。
還是和普通同學一起住的好,有人在旁邊,也不至于太孤獨。
對此,李秋月和陸鶴璋都沒提出反對意見。
人都是需要朋友的。
更何況是這個年紀的小姑娘,肯定是需要聊天對象的。
前些年陸時聲過得都太苦了,大學這幾年,就讓她交幾個真心朋友,快樂的過幾年吧。
一家人按照提示來到陸時聲宿舍的時候,里面已經有人在鋪床了。
看見陸時聲這全家都來送她的樣子,有個同學就羨慕的道:
“陸時聲同學,你家是本地的嗎,怎么一家都來送你呀?”
陸時聲沒想到對方竟然能精準的叫出自己的名字,愣了愣。
剛要問對方是不是認識自己,怎么能叫出她的名字,然后就在床尾的地方看見了每個人的姓名和專業。
害。
“是啊。”
她不善和人打交道,別人問一句,她就答一句,顯得干巴巴的。
但是很顯然,她的這個室友是個開朗自來熟的,直接就拿著一袋已經開封的薯片走到了陸時聲身邊:
“那真是太好了,我家也是海城的,不過是在海城郊區,我爸媽都忙只有我自己來呢。”
“你可真好啊,爸爸媽媽還送你來,后面這個是你男朋友嗎?這黑色西裝穿在身上,肩是肩,腿是腿的,真是比模子哥還帥啊。”
說到最后這一句的時候,那個同學已經擠眉弄眼的把眼神落在陸鶴璋身上了。
陸時聲曾經讀書的時候,普玲英老說她身上有股味,她因此也自卑,不敢和人這么親近,生怕別人嫌棄她。
此時看著靠她這么近的林致,她身體下意識的僵硬了片刻。
“是我哥哥。”
聽著她這解釋,林致更加感興趣了,壓低了聲音,興致勃勃的問道:
“親哥啊?你還沒嫂子吧?”
“沒有。”
陸時聲不習慣和人這么親近,尷尬的笑了一聲然后走遠了。
林致也不在意,只是笑了笑,然后走到了李秋月面前:
“阿姨,我來跟你一起鋪床吧。”
李秋月對于這個年紀的孩子有一種包容心,看著如此樂觀的林致,她搖搖頭:
“不用了,阿姨自己來吧。”
“你和我們家小聲是室友,往后你們還要在一起住很久,有空和聲聲一起來我們家玩。”
林致被拒絕了也不尷尬,只是順手給李秋月遞著東西:
“好嘞,沒問題的。”
“我們家在郊區有一個大果園,弄了一個農家樂,阿姨你有時間也可以去我們家玩啊。”
林致作為海城土著,雖然家不在市中心,但是各種名牌她還是分得清。
從陸家人走進來的時候,她就看出了這家人渾身上下的打扮都不簡單。
又是學經濟管理的,想必家里不會差,這樣的人好好交往,等以后出了社會,說不定會是一個好助力呢。
大學本來就是人際交往的關鍵時候,許多人人生里一輩子要來往的人,都是大學認識的。
這個年紀的學生們脫離了稚氣,步入了成年,有了自己的思想見解,也能更好的找到三觀相似的好友。
像林致這樣一點都不怕生,反而說話做事都落落大方的姑娘,是很討人喜歡的。
看著她給自己遞東西,在上鋪的李秋月也笑道:
“好,阿姨有時間一定去。”
一個宿舍4個人,等他們床鋪鋪的差不多,另外兩個床鋪的人也已經來了。
兩個姑娘都是父母送著來的。
往后這幾個孩子要在一個寢室里住4年,如今幾個孩子的家長見了面,就有人提議一起出去吃一頓。
對此,陸家人也沒什么意見,一起去了學校周邊的餐館吃了一頓。
也算是相互了解一下,以后孩子們在學校出了事情,也能更好的及時了解。
經過這一頓飯的觀察,李秋月覺得女兒的這三個室友倒也不是多事的。
可以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