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
距離那段令人沸騰又艱辛的日子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了。
《解放軍文藝》和部隊一樣,放假時間都是三天。
三天里面,也就一些主編有時間會過來看兩天,其他時候一切如常。
早上,劉家駒冷得一抖,劉佳最近因為警戒的事情連家都很少回了,而且總政、空政的不少文工團都出去慰問演出了。
這種時候,想要生平有點履歷,就會去前線慰問。
劉家駒倒是挺支持自己的女兒的,不過看著樣子,周旭作為武漢軍區的苗子,那孩子應該會去,他心里替周旭祈禱了一小會兒。
畢竟槍炮可不長眼,就算不是最前線也有可能遇到打散的小隊伍。
當年遼沈的時候,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第七師二十一團三營在副團長徐銳的帶領下,向胡家窩棚急行軍。到達后,他們通過當地百姓提供的線索,判斷胡家窩棚可能是敵人的指揮機關。
最后“金絲眼鏡湖南腔,活捉**廖耀湘!”。
這就是個小眾隊不小心進入了人家的后方了。
劉家駒搖搖腦袋。
進了編輯部。
他看了一眼門口的信箱,問了一句:“小李?這郵箱怎么還不清理一下,都堆滿了?”
小李走出門來,手里還提著一袋子信件呢:“編輯,我還在收拾呢!”
小編輯就是沒人權呀,這種臟活累活都是他們的。
因為幾天沒有管理郵箱了,最近編輯部里面進來了越來越多的信件。
劉家駒問道:“這些信,都是干什么的呀?咋的這么多呀!”
“我剛剛看了一眼,幾乎都是讀者來信!”小李說道。
“讀者來信?”
劉家駒意外。
隨便拿起來兩封信件,一看來信都是給《長津湖》寄信來的,這么看的話,可見周旭的小說,在人群當中的影響力到底多大多深呀!
這些信件,有些是部隊里面來的,有的是從社會上面來的。
都是表達了對于周旭的喜愛、對最可愛的人的敬意……反正內容很多很雜,基本上一半以上都是給的周旭。
哇!
劉家駒很意外:“這小說這么受歡迎呀?”
他幫著小李提起來了一堆信件,跟著就帶著往屋子里面走。
劉松林靠過來看著:“老劉,今天奇了怪了,你還干活?”
“屁話,我不干活像你一樣呀?”劉家駒吹胡子瞪眼,但是他心情還不錯。
因為《長津湖》似乎在社會當中的影響力也不錯。
畢竟《長津湖》是部隊寫的抗戰小說。
很多時候叫好不叫座,劉家駒倒是相信周旭能夠在部隊出來不錯的成績,但是社會當中到底能不能出成績,他也不清楚。
現在是小說發表的二十多天之后了,
《長津湖》的口碑就是在慢慢發酵,在社會上面,肉眼可見的是討論這篇小說的聲音也多了起來。
小說的影響力在整個社會已經到達了最大的值。
而且最關鍵的是,雜志的銷量也確實是在穩步上升。
劉家駒朝著劉松林問道:“松林,你統計銷量了嗎?”
“銷量?”
“就是最近幾個星期,這篇雜志大概能賣多少冊呀!”劉家駒扶額。
“最近回家玩迷糊了,我還沒看呢!等等我去給你查查!”劉松林離開了辦公桌,跑去了查銷量了。
過了好一會兒,劉松林急匆匆的走了回來。
劉家駒比起她來更加的著急:“到底多少冊?”
“這二十天時間,這篇小說呸,這個雜志一共是賣了四十萬冊!”
劉家駒都不禁咂舌。
二十天四十萬冊,按照比例來算,一個月就是六十萬冊。
但是現實卻不是比例,而是類似一個拋物線的樣子,也就說最后的銷量恐怕能夠到達七十萬!
對于雜志社來說。
一個月的正常銷量是二三十萬冊,這屬于文學類雜志的正常銷量,《解放軍文藝》就是一個部隊的文藝雜志。
但是七十萬冊,也就證明了,《長津湖》讓這一期的雜志社的銷量翻倍了!
對于雜志社來說,這就絕對是一篇優秀的小說!
不過這篇小說銷量和口碑都還不錯,但是在文藝界的討論度不高。
因為抗戰小說都是類似的。
通俗性極其優秀,但是文學性就稍微落了一點,自然文藝界討論的人少一些。
“嘖,確實不得了呀!我們看看讀者來信吧!我不知道讀者大概是怎么評價這篇小說的!”劉家駒說道。
劉松林點點頭。
這里有三大堆讀者來信,都是寄給周旭的。
他們還是比較尊重讀者和小說作者的,也就只看了看寄給雜志社的讀者來信,至于其他的就準備后面郵寄給周旭。
“硝煙點燃的不只是歷史的車輪,還有新中國的偉大征程!志愿軍偉大!”
“看到最后,第七穿插連實到一人的時候,我眼淚都不禁流下來了,沒有先輩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
這個七連就是鋼七連的后續原型,當然很明顯都是蘭曉龍寫的劇本,有聯動正常。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篇小說寫得很優秀……”
劉家駒看著一封封信件,自然知道這篇小說點燃了一個個人的愛國熱情,也是一篇宣傳了志愿軍偉大的優秀的小說。
“哎!看來小說在讀者當中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呀。”
劉松林點點頭:“挑幾個讀者寫封回信吧。”
劉家駒立馬說道:“回信我來寫……”
“您寫……?你不是從來不寫回信嗎?”劉松林愣了一會兒。
不過很快。
她又覺得自己是說錯了。
劉家駒對于抗美援c的情感比起來他們都要深一些,自然更加樂意做這些事情:“好的,那我去幫忙了,我把信件收拾一下,給周旭同志寄回去吧!”
“嗯。”劉家駒低頭就開始,在桌上趴著寫起來回信。
劉松林利落的開始收拾讀者來信。
一看,三大堆來信當中,一堆都是專門寄給周旭的。
這些信里面有些寄了禮物,有些甚至給了錢和票……
這些都是給作者的感謝禮物呀,這年代這種事情不少,有的作家甚至還說過,他是靠著讀者打賞才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