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
周志剛以及幾個領導已經審核通過了《強軍戰歌》,批準這半個月時間內,文工團內部練習新歌曲。
至于全軍學習的事情還沒有批示,畢竟歌曲表現如何,領導不知道。
早上。
周旭開始穿衣服,里面塞了一件前幾天買的保暖衣,哥們現在也是擁有幾百塊存款的男人,得穿鴨鴨!這可是國禮。
呸。
七十年代湖北是真的冷。冬天的冰一厘米厚很正常,農村屋檐下冰凌老長老長的了!現在的湖北連雪都很少下了。什么臭氧層、什么二氧化碳上升的。
反正一大堆東西。
周旭又穿著厚實的軍帽,軍棉衣,帶著氈帽出門。
別說,部隊對于創作員,或者特殊技能的人群確實是厚待。
進了排練廳。
雷遠生走過來,笑嘻嘻問道:“昨天首長下了命令,要求我們在這半個月內快點學會這首歌?!?/p>
“哦!那是好事呀!”
雷遠生招招手,歌舞團的歌唱家跑了過來,大概四十來歲的樣子:“給你介紹一下,我們歌舞團的女高音,黃小瑞,也是歌舞團的分隊長!”
黃小瑞確實是勝利文工團的招牌,51年秋赴朝參加抗美援c戰爭,1953年回國,在朝鮮戰場榮立三等功。
“周同志,幸會,你的《長津湖》我拜讀過了,寫得很優秀!”黃小瑞對著周旭微微一笑。
周旭笑著說道:“謝謝?!?/p>
“昨天給你的歌,你看了沒?”雷遠生問道。
“看了看了,寫得出奇的好,誰寫的?”
雷遠生介紹:“看看,這就不知道了吧?周旭同志寫的,首長可下了命令,要求我們半月內全部學會呢!”
“哦!原來是你,沒想到你會寫歌曲。”
“我就跟著幾位歌舞團的老師學習的?!敝苄裰t虛說道。
“你們三個還在聊呢?那邊的同志都等不著急了!”高如星咳嗽一聲。
老高是一群人當中服役年限最長的,也是僅次于白樺的老人家,一群人停下來討論聲。
雷遠生拿著稿子,黃小瑞也拿著稿子。
“我們先各自練各自的,過幾天再合練一次呀!”雷遠生帶著樂譜說道。
“好?!?/p>
歌舞團體下小隊伍挺多的,西洋樂隊就是雷遠生領導、指揮;黃小瑞指揮的就是她代表的歌舞隊。
兩人分了個遍。
周旭跟著黃小瑞過去。
排練廳下面是鋪的木板,學過舞蹈的應該知道,地板大多都是木板,因為摔著不疼,也好打掃。
整個屋子都是綠油油的。
門左邊有一塊黑板,一般文工團就是靠著這塊黑板進行學習的。
黃小瑞把樂譜抄寫在一塊黑板上面:“今天創作員寫了一首新歌,要求我們歌舞團盡快學會,之后會進行大合唱,各位現在記下來歌詞和曲子!待會我再進行訓練。”
歌舞隊的一群同志站在一起,都盯著前面的黑板看著。
“這歌寫得好像不錯呀!”麥穗看著歌詞說道。
旁邊的何靜是文工團舞蹈擔當,麥穗就是年輕一輩的歌唱擔當。
“我看詞不錯,聽說是周旭同志寫的。”
“哇!真厲害?!?/p>
很快,黃小瑞那高昂的聲音出現:
“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
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
國要強我們就要擔當……”
一群人跟著學:“聽吧……”
“唱高了,你們剛剛唱高了,開頭是聽~~吧~~”黃小瑞拿著鞭子敲著黑板。
“……”
哇!
周旭以前不是正統學習的聲樂,但是簡單的曲譜鐵定是能看懂的,不然不可能寫不出來。
“這一群人唱著還真有氣勢。”
一群人學了一遍,黃小瑞回頭問了句:“周旭同志,你別看著,你作為作曲作詞,你評價一下?”
周旭笑呵呵:“我覺得很好!”
“哎?老師我都說了吧,其實已經夠了……”
黃小瑞咳嗽:“夠了夠了?文工團要求的不止是夠了,我們要把最好的狀態留給戰士們!”
“……”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文工團依舊在練習周旭寫下來的新歌。
政委路過了幾次,聽著里面的聲音,每次都是摸著下巴琢磨,跟著白樺感嘆了一句:“這首歌寫得真好,一群人唱起來實在是有氣魄,文工團還真的撿了一個人才。”
……
五號。
周旭在里面跟著黃小瑞一起直到歌舞團。
郵遞員喊了一聲:“周旭同志,你的快遞!”
軍隊有隊伍內部專門的郵遞員。
周旭的信件是由雜志社,也就是《解放軍文藝》發過來的,所以進入軍區自然沒什么大問題。
周旭和黃小瑞說了句:“我出去拿信了,黃同志你先訓練吧?!?/p>
走到門口。
就見到郵遞員提著一大袋子東西從車上下來,一邊嘆息一邊說道:“這寄的啥東西,咋的這么沉呀!”
周旭也覺得奇怪,
走過去隨便接過來一篇。
“哦!”他自己也明白了,原來是讀者來信呀。
他以前還沒收到過讀者來信呢!
這么一看,自己的小說在社會上面似乎還有著不錯的影響力嗎?
畢竟他在部隊內部,看不到社會上面的反應,也無法感受到社會上面的反應。
但是通過讀者來信,周旭是能夠了解到一些讀者關于他小說的態度的。
他拿著信件沒有回排練廳,直接回去了自己的宿舍。
點燃了爐子,嘩啦啦,屋子里面慢悠悠開始暖和起來……現在的煤炭是部隊提供的。
拆開第一封信:“我的父親也是志愿軍戰士!我和我的父親都拜讀了你的作品,實在是激動!”
第二封信:“哇!第一次了解到志愿軍的故事,是通過你的小說,現在我才知道那場戰爭的艱辛”
“……”
周旭摸到了一塊硬硬的信件拆開一塊:“我嘞?這是啥?給我寄一個子彈殼?”
“我覺得這個子彈具有特殊意義,所以寄給您,未來我也想要參軍報道祖國!”
“嗯……”
周旭摸一摸子彈,現在地方還有很多民兵隊伍,都是會發子彈的,所以有子彈不是奇怪的事情,真正完全禁槍、一點痕跡沒有了也得是二十一世紀初了。
他挑了幾封信件,準備寫個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