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有些擔心,畢竟方才方娘子的面色可真算不得好,于是就拿著肉餅走到窗戶處,想瞧瞧是什么事兒,但離得遠什么也聽不見,只得放棄。
桂瑛給她舀了一碗菜稀飯遞給她:“別擔心,有啥事個高的頂著,許師傅、米師傅兩個幫廚在,二灶師傅沒啥大事兒。”
柳葉接過稀飯,道了聲謝,又問道:“桂瑛姐,方娘子經常叫幾個大師傅去商議事情嗎?”
“經常叫出去說事兒。”桂瑛點頭不大在意的回道,呼呼的喝了一口加了蘿卜纓子的稀飯,又咬了一大口肉餅,夾了一塊咸菜就著稀飯吃。
等吃完了早食,張秀芳等師傅還沒有回來,桂瑛就帶著翠兒、柳葉幫著其他人洗菜、備菜。
柳葉拿著一根竹片兒幫許來福刮姜皮,就問許來福:“來福哥,你說方娘子跟許師傅他們說什么呢?這么久還沒有來回來。”
許來福道:“應該是說元宵節宴的事情吧。”
“元宵節宴?”柳葉疑惑。
許來福道:“這兩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人都會設宴款待劍南道的官員,去年也有這么一遭,估計是商量元宵節宴會的菜品去了。”
柳葉聽他這么說,就多問了兩句:“來福哥,這元宵節宴都有些什么流程呀?我聽我阿姐說,府里元宵節還會掛燈籠猜燈謎,我阿姐去年還求了拆燈籠的小廝,給我帶了個兔子燈回去,可好看了。”
許來福回道:“元宵節的燈籠,每年都是新扎的,底下的下人要是喜歡都可以拿,那小廝肯定是看你阿姐老實,才拿喬讓她三求四求的。今年你還想要,我給你拿兩個,那小廝不敢欺負我們這些。”
“真的?謝謝來福哥,那到時候能幫忙挑個粉色的嗎,我阿姐喜歡粉的。”柳葉開心的道。
“沒問題。”許來福一口應下,然后又給柳葉講了元宵節府里的章程:“元宵節的前一天,府里就會掛好燈謎,中午的時候,那些大人們就會來府里赴宴,用了午膳就是聽曲兒,還有雜耍跟百戲,這一熱鬧就要鬧到晚上,晚上天剛黑就燃起燈籠開始猜燈謎,那些大人還會吟詩作對,比一比誰的燈謎做得好。晚上還要放煙花,等煙花放完了,這宴會才會結束。”
柳葉聽完這些有些向往,她雖然在這大安王朝生活了八年,但她對外面的情況了解得太少,更別提什么元宵燈會了,想著前世電視劇跟短視頻里面的那些元宵燈會的熱鬧場景,免不得期待起來,隨后又問道:“那元宵節宴要準備多少道菜呀,是不是山珍海味全都有?”
“那肯定的,那山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飛的,一應具有。甚至還有那南邊的地方送來的冰在冰塊里的海魚、海蝦、海貝這些,去年有個大人運氣好,吃個螺居然吃出螺珠來,一舉拔得宴會頭籌。”許來福說著話,手底下可沒停,很快就將姜皮刮干凈了,然后又清理小蔥葉、香菜、芫荽這些調味的菜。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那些大師傅們也散了,柳葉見了就小跑到張秀芳身邊,挽著她的手臂小聲的問道:“阿娘,剛才你們是在說元宵節宴的事情嗎?”
張秀芳點點頭,面上帶了兩分愁緒,柳葉就問:“阿娘,是方娘子說了咱們嗎?你咋愁眉苦臉的。”
張秀芳低頭小聲道:“剛才方娘子說,主君今日發下話來,說去年的元宵節宴府里準備的菜色太過尋常,主君不大滿意,今年要請兩個大廚進府專門做元宵節宴,一個紅案師傅,一個白案師傅。還說咱們府里的點心粗鄙,不及江南那邊的雅致,今年邀請的大人中有兩個江南那邊的,方娘子叫咱們今年弄些有新意的點心,別叫丟臉丟到外邊去了。還說這幾日讓我專心研究新點心,咱們手里的雜活都交給李師傅那邊做。”
張秀芳能夠做上二灶,靠的就是當初干娘留下的幾本傳家菜譜,但她不大識字,見識也不算多,那上面的點心除了干娘在世帶她做過的那些,其它的都看不大懂,因此發愁得很,忍不住向柳葉絮叨幾句。
就在母女兩人小聲說話的時候,三灶臺的二灶娘子李大花就帶著雙胞胎女兒走了過來,帶著幾分幸災樂禍道:“張娘子,最近的活兒我都幫你干了,你可得好好想想新點心,別叫方娘子失望了,你這白案師傅的名頭別被摘了下去。”
張秀芳看向李大花,冷笑道:“倒是不勞煩你費心。”
說完,張秀芳就拉著柳葉,叫來桂瑛、翠兒兩人,對兩人道:“最近我要想新點心,你們兩個暫時就去三灶臺幫廚。”
桂瑛擔憂道:“師傅,你試新點心,總得找個人準備餡料這些,要不我留下幫你打下手。”
張秀芳面色柔和了兩分,對桂瑛道:“我這邊三姐幫著打下手就夠了,你跟翠兒到了三灶臺那邊,別跟大周、小周兩個丫頭別苗頭,她們兩個是李大花的女兒,你們爭起來絕對吃虧。”
“嗯,我記住了。”桂瑛應道。
張秀芳就看向翠兒,翠兒沉默著點頭。
張秀芳有些無奈,但想著李大花那人最是勢利眼兒,要是知道翠兒有個做大丫頭的姐姐,怕是不敢欺負翠兒,也就放心了幾分。
張秀芳囑咐好廚房這一攤子事兒,就跟方娘子告了假,說要回去研究一下菜譜。
方娘子自是知道此事的,就同意的,還給了一把鑰匙給張秀芳:“這是小廚房那邊的鑰匙,你要是想要折騰新點心,就來廚房這邊支取東西,去小廚房那邊做。”
張秀芳接過方娘子手里的鑰匙,心下松了一口氣,她還有些擔心在大廚房這邊做會漏了秘方,現在有了小廚房就可以放心折騰了。
柳葉就此跟著張秀芳回了家。
張秀芳到了家,對柳葉道:“你盯著點,別叫人接近窗戶,我去拿東西。”
柳葉點頭:“阿娘放心,我會看好門戶的。”
張秀芳便進了屋,從隱秘處翻出一個包裹,外層還包了一層防水的桐油紙。
張秀芳拿了一張破舊的包袱布將東西包上,隨后帶著柳葉又匆匆進了府,去了小廚房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