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喔——”
中平五年,三月初七,卯時,安喜縣。
熹微的晨光灑向縣尉的官宅,嘹亮的雞鳴喚醒沉睡的劉備。
......
“二弟,三弟,起床了。”
“今天不是我們卷死別人,就是別人卷死我們,我們絕對不能被卷死,我們就是最強的。”
“起來啊,讓我們一起卷,卷出人生巔峰,卷出燦爛輝煌,卷出一個新的世界。”
充滿陽光與朝氣的聲音響徹土屋,雙股劍在晨光的折射下映照出劉備滿臉的堅毅和俊朗。
土坑上,關羽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臉的無助:“大哥,現在才卯時!”
詢問間,劉備卻已穿戴整齊:“豈不聞祖逖、劉琨夜半之時,聞雞起舞?我只讓你二人卯時起床,不如祖逖、劉琨多矣!”
關羽懵道:“大哥,這祖逖、劉琨,何許人也?關某怎從未聽聞?”
劉備一本正經的數落道:“讓你平時多讀書,你偏不聽,祖逖、劉琨皆為晉將。”
“晉將?”關羽捏著長髯,眼神更懵:“關某熟讀春秋,從未聞此二人。”
祖逖、劉琨自然不是春秋所載的晉將,而是唐書所載的晉將,此晉非彼晉,但劉備并不打算多解釋,而是直接一腳踢向睜眼睡覺的張飛,喝道:“三弟,都火燒屁股了你還睡!”
“啊呀呀——”張飛猛地往地上一滾,雙手不斷的拍打:“大哥,俺最怕火了,快,快救俺——”
又是一腳踢向張飛,劉備恨鐵不成鋼似的呼道:“睡睡睡,就知道睡!若你統兵之時也是這般,腦袋早被人搬家了。”
張飛悻悻的低著頭,偷眼看向關羽,眼有求助之意。
關羽也低著頭,示意愛莫能助。
覺察到關羽、張飛的小動作,劉備倒握雙手劍,一臉認真的訓斥道:“方今亂世,群雄并起,我等起于微末,若不能付出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如何比得上世家豪族百年積累?”
張飛小聲嘟囔道:“俺就是個屠戶之家,也沒想跟世家豪族百年積累比啊。”
瞥見劉備那要揍人的眼神,張飛忙改口背誦道:“出身寒微,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為丈夫。大哥,俺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俺這就去十倍、百倍、千倍努力。”
隨后,張飛一股煙似的溜出土屋,生怕再被劉備揪著耳朵訓斥。
關羽亦是緊隨其后,高呼道:“三弟,二哥來也!”
看著奔逃入院的二人,劉備也疾步而出,在院中舞劍。
......
身為穿越者還沒系統,劉備時常感到莫大壓力。
在極重門第的漢末,似劉備這般出身寒微的,即便二十年寒窗也遠不如世家豪族百年積累之下的旁枝末節。
如曹操,依托家世,能在二十歲就舉孝廉入洛陽為郎,之后更是先后擔任洛陽北都尉、頓丘令、議郎、濟南相,雖未應就東郡太守就托病歸鄉,但再過幾月曹操依舊能入選西園八校尉。
東郡太守說扔就扔,皇帝西園想進就進,這就是家世的力量!
反觀劉備,沒爺沒爸的孩子是棵小小草,舉孝廉這好事兒也輪不到劉備,即便是穿越者努力卷了二十余年也只是勉強沒給漢昭烈帝這個賬號丟臉,若換個毅力差的,早就擺爛了。
但劉備不想擺爛,都登陸漢昭烈帝的賬號了,怎么也得當回皇帝享受享受,方不虛此生!
有幼小初高本碩博卷王時代經歷的劉備,在漢末也從三歲就開始卷了,劉備不僅自己卷,還拉著別人一起卷。
在涿縣遇到光屁股的張飛后,劉備就拉著張飛讀尚書,張飛的父母還樂呵呵的資助劉備銀錢,導致張飛從小就對讀書深惡痛絕,每每讀書讀得心情煩躁時,張飛就會拿長竹竿去捅豬,一捅就是十幾年。
關羽在河東犯事后,原本是想去遼東避禍的,途徑涿縣時被劉備撞見,在確定關羽身份后,劉備也拉著關羽讀書,剛開始的時候關羽還不情愿,但被劉備拖著張飛將關羽一頓胖揍后,關羽選擇了認慫。
對讀書,關羽同樣深惡痛絕,每每讀書讀得心情煩躁時,關羽就會拿著柴刀去劈竹,劈到最后,關羽還研究起了橫劈、斜劈、拖刀劈,以求萬竹叢中劈斷上竹只需一刀,樂此不疲。
似簡雍、牽招、公孫瓚等人,也曾被劉備拉著一起卷,但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點家世背景,實在卷不過劉備又舍不得彼此交情,紛紛借著求學的名頭遠遁他鄉。
為免關羽、張飛也借故跑路,劉備遂在張飛的桃園中對著關公木像與二人結兄弟之義,而面對關羽、張飛的疑惑時,劉備張口就胡謅“此乃武財神趙公明是也”!
......
舞劍到辰時,劉備這才中斷聞雞起舞,轉而為關羽、張飛準備早食。
每每這個時候,都是關羽、張飛最開心的時候。
由于劉備實在吃不慣這個時代的米面,這些年也搗鼓不少能下咽的“美食”,最常見的就是面粉發酵后制作的饅頭了。
雖然在口味上遠不如法式無糖小面包,但在漢末這個時代也可以稱得上是珍品美食了,即便在南朝時,面粉發酵制作的面餅也只在廟祭時用。
“大哥會讀書會舞劍還會蒸饅頭,只要有饅頭,關某跟大哥一輩子。”關羽囫圇吞棗般吞咽饅頭,若不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關羽都想將長髯割了,實在是太影響吃了。
“俺也一樣!”張飛的吃相也相差無幾,恨不得直接將饅頭塞進嘴里。
關羽、張飛吃得歡,劉備的心情也愉悅不已,吃飽喝足,才有力氣繼續卷。
二人又不在縣中任職,完全可以:卯時聞雞起舞,辰時吃飯讀書,巳時習練騎射,午時吃飯讀書,未時習練刀槍,申時吃飯讀書,酉時習練耐力,戌時入睡蓄銳.....
劉備雖然有縣中公務,但公務處理完后也會陪著關羽、張飛一起卷,為了避免浪費時間,劉備對公務也推行流程化,卷得縣令、縣丞、掾、史苦不堪言。
安喜令楊洪也不止一次向中山相請命,希望能將劉備調走,然而黃巾之亂后,各地長吏早就人滿為患,不是想調走就能調走的。
今日,楊洪卻是狂喜不已。
只因朝廷降詔,凡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