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帥,陽翟城門開了!”小頭目裴方興奮的大呼。
聽到呼聲的劉辟不僅沒有欣喜,反而還添了七分驚慌:“不會吧?在這個時候......”
自卯時攻城以來,劉辟時刻都在擔心劉備何時會出城。
而今,這個擔心也成真了,目視城門口涌出的“劉”字旗后,劉辟的戰意也隨之消散。
硬碰硬?
沒資格!
劉辟很有自知之明,麾下數萬人看似聲勢浩大,實際上都不夠劉備那一千人砍的!
“鳴金。”
“鳴金?”
裴方愣了愣,旋即似乎想到了什么,臉色也變得慘白。
急促的鳴金聲響起,攻城的黃巾也如潮水般退去,使得城門口列陣的西園兵極為顯眼。
不論是城頭的陽翟城兵,還是城外的黃巾兵,皆被西園軍的齊整軍容所吸引,那是一股仿佛渾然一體的氣勢!
即便遠遠望去,也會生出一股自慚形穢之感。
“好威猛的兵馬!”
“這可是天子親軍,挑選的可都是來自各州郡的猛士!”
“那穿紫袍的就是右校尉劉備,果真神俊非凡啊!”
“聽聞右校尉麾下有三員猛將,皆號萬人敵!白袍銀槍、綠袍長刀、黑袍蛇矛,這三人的體型,簡直就跟后山的熊虎一般!著實恐怖!”
“黃巾賊一見右校尉率兵出城就匆匆鳴金,此等威勢令人生羨,若能入右校尉帳下,我牽馬執蹬、死亦無悔。”
“想得美!就憑你也想牽馬執蹬?”
“.....”
相較于城頭陽翟守軍的驚嘆、羨慕、亢奮等高昂之語,城外的黃巾兵幾乎沒什么討論,一個個看向西園兵充斥了畏懼。
黃巾兵也不是傻子,西園兵和陽翟兵的精銳程度連肉眼都能輕易分辨!
“渠帥,要一擁而上嗎?”裴方小心翼翼的詢問。
劉辟狠狠瞪了裴方一眼,想我死然后將我取而代之就明說!
一擁而上?抱著西園兵再厲害也不可能一下將我們殺完的心態?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劉辟策馬出陣。
“素聞右校尉乃當世英雄,仁德載世,仁者之風更是浩浩蕩蕩,恩威無窮。在下黃巾渠帥劉辟,有禮了!”
隨后,又見劉辟在戰馬上向劉備行了個大禮,顯得對劉備極為尊崇。
“這劉辟,倒也機智。”
劉備饒有興致的審視劉辟,嘴角也泛起笑意。
機智的人,談起條件時也能痛快。
對劉備而言,時間就是前程,是不允許浪費的。
在沒有足夠的社會地位前,將時間浪費在社交上更是毫無意義,有這心思遠不如習文練武。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孜孜不倦,勤勉不懈......方為人生快意之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亦以修身為基,只有自身硬了,才有資格去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弟,速將此人擒來!”
劉備揚鞭一指,關羽便如離了弦的箭一般,策馬向劉辟猛沖。
赤菟馬快,眨眼間就突進到了劉辟左側,單臂一伸,劉辟就如同被抓小雞一般被抓到了劉備馬前。
黃巾見劉辟被抓,頓時變得慌亂,嘈雜聲隨之響起。
“人又沒死,慌什么!俺大哥要問話,休要吵鬧!”雷鳴般的吼聲響起,卻是張飛也策馬出陣,對著黃巾就是一聲呵斥。
得聞劉辟沒死,慌亂的黃巾也逐漸安穩,一雙雙目光紛紛看向劉備將旗方向,等待接下來的命運。
“我給你兩個選擇。”
劉備也不浪費時間,直言了當。
“第一,潁川太守陰修,稍后會發放錢糧,讓爾等過冬,待到來年.....”
話音未落,劉辟便高呼“選第一個!”
“我都還沒說完.....”劉備頗有些無語。
劉辟的想法卻是簡單,率眾來此,本就是為了錢糧過冬。
如今錢糧有了,又何必再去在意劉備會提出什么條件、劉備的第二個選擇是什么?
天上不會掉餡餅,給了錢糧就必然會有約束,不可能任何便宜都讓劉辟等人占了。
對此,劉辟看得很通透!
活下來才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跟隨張角那批純粹的信徒早就死了。
剩下的大抵都是打著旗號狐假虎威的,只要誰肯給錢糧,劉辟就愿跟著誰干!
“既如此,可速速回去排隊領錢糧。”劉備也不想浪費時間,眾將士早飯都還沒來及吃,早點解決早點回營,還能剛好趕上飯熟。
這就完了?
劉辟看著前隊變后隊、后隊變前隊的西園兵,不由錯愕。
猛然間,劉辟腦中靈光一閃,高呼道:“小人愿追隨右校尉左右,牽馬執蹬,在所不惜!”
話音剛落,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就架在了劉辟的脖子上,喝道:“你為黃巾賊首,豈能為右校尉牽馬執蹬?你莫不是想要挑撥離間,好讓小人構陷右校尉私通賊人?”
劉辟嚇得冷汗直流:“誤會!誤會!小人絕無此意!小人是真心想要追隨右校尉!”
“二弟,不要總是嚇唬人。”劉備示意關羽將刀移開,給劉辟及城外的黃巾都安上了新的身份:“這里沒有黃巾賊,也沒有黃巾賊首,只有一群來陽翟討食的饑民!若此人替我牽馬執蹬,我就要被構陷為私通賊人,那潁川太守拿出五百萬錢和一萬五千石糧賑濟饑民,豈不是聚眾謀反?”
劉備故意抬高了聲音,城頭的鐘繇、荀攸、張禮、杜佑、郭圖等郡吏,皆是一陣背脊發涼。
“這劉備,好狠的心計!”眾人看向劉備的眼神,皆是面有忌憚。
眾人都是機智之人,也能聽懂劉備話中的警告。
潁川郡吏大抵出身本地世家大族,陰修拿錢糧賑濟饑民及后續的安置,勢必會觸碰本地世家大族的利益。
為了維護本地利益,潁川郡吏必會設計針對劉備。
然而劉備卻是堂而皇之的告訴眾郡吏:別閑得沒事瞎針對,真要斗起來,我不一定會死,你們一定活不了!
私通賊人可遠遠比不上聚眾謀反!
倘若潁川太守陰修被定義為聚眾謀反之罪,那么整個陽翟城的郡吏,尤其是被陰修征辟提拔的郡吏,有一個算一個,都得消消樂!
自決定采納許攸計策開始,劉備就是抱著得罪到底的心態。
潁川雖然人杰地靈,但并非劉備的立業之地。
即便都得罪了,也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