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朝前望去,只見一個女人正伸手撿著掉在地上的炊具碗碟,旁邊還有一個垂頭不語的姑娘。
女人一身灰色工作服,收拾得頗為干練。
站著的姑娘穿著一件方格毛衣,里面是碎花襯衫,她個子不高,臉有些圓,五官倒是漂亮,只不過皺起的眉頭讓人看著不舒服。
走廊不算短,鐘友為的步伐卻陡然加快,他幾步湊過去,看著女人手里破碎的瓷片。
“蘊如,你這……手沒受傷吧?”
王蘊如抬起頭來,看看鐘友為,又偏過頭望望跟在后面的鐘山,擠出一個笑容。
“回來啦?路上順利嗎?”
鐘友為下意識答道,“還行,就是你怎么沒去——”
哪知王蘊如不等他說完,已經開始繼續訓斥著旁邊的姑娘。
“鐘小蘭你說說你!放個寒假,干什么我都順著你的意,可我說的話你聽過一句嗎?”
對面的鐘小蘭聽著王蘊如的話,卻瞪了鐘山一眼,沒吭聲。
王蘊如還不肯罷休,“你爸你哥都要回來了,讓你收拾屋子你也不收拾,一天到晚懶得要命,你心里有這個家嗎?這不是旅館!我也不是你家的老媽子!”
說罷,她繼續撿著打碎的瓷片。
鐘小蘭耷拉著頭歪向一邊,鐘友為一時間不知所措。
站在后面的鐘山卻心如明鏡。
自己這位“后媽”那哪是訓閨女???這一番指桑罵槐,分明是借機跟自己這便宜老爹表達不滿呢!
看來鐘友為從老家把自己接過來的決定只是一意孤行,家里其他人實際上并不歡迎自己。
恐怕不來接站也是王蘊如有意為之。
鐘友為緩過神來,蹲下要幫王蘊如收拾,手卻被拍開,“行了,你們先進屋吧?!?/p>
鐘友為聞言站起來,看著鐘小蘭“你這幾天在家是怎么回事兒?”
“嘖,”鐘小蘭抱著胸、撇著嘴,“就這么回事兒唄。”
王蘊如頓時不滿,聲音再次提高,“跟你爸好好說話!”
忽然門栓作響,旁邊一扇門開了,一個頭發有些斑白的大娘探出頭來。
“小王,怎么了這是?”
“沒事兒金嬸!”王蘊如站起來展示手里的瓷片,爽朗一笑,“小蘭不小心把碗打了,我這正收拾呢!”
“金嬸”聞言哦了一聲,眼睛一轉開始打量一旁的鐘山。
“友為啊,這就是你那個兒子?”
“是!”鐘友為點頭笑笑,拍拍鐘山,“這是咱們鄰居,快叫金奶奶?!?/p>
鐘山連忙招呼道,“奶奶您好?!?/p>
金奶奶滿面笑容,“好、好……你們忙,我出去逛逛?!?/p>
看她轉身走了,鐘山發現對面的鐘小蘭不著痕跡地翻了個白眼。
他頓時明白了,這個金奶奶大約是個愛傳閑話的。
金奶奶走了,四個人頓在原地,鐘友為無奈開口,“行啦,進屋說吧?!?/p>
幾人收拾東西進了屋子,鐘山跟在后面進來,靜靜地打量著這處蝸居。
這是一間狹窄的房間,約莫只有三米寬,進深也不過四米多,這間斗室里,所有的東西全都以一種極為緊密的方式排列著。
進門迎面就是一個單座沙發和一塊小方幾,靠背后面是一張未展開的折疊桌。幾個接連的衣柜、書柜排列在東墻上,一直延伸到盡頭的窗戶邊,西墻則是豎著放了一張雙人床,床底下也塞滿了箱子。
墻上掛的、房頂吊的、柜子上擺的……
可以說除了開門、走路必要的空間,以及一條通向隔壁房間的窄道,所有的空間都幾乎被用到了極致。
東墻上開了一個小門,通向了鐘友為口中的隔壁房間,鐘山過去放行李的時候,掃了一眼,這間屋子更小,寬度恐怕只有兩米多。
屋子里除了各種柜子、堆積的雜物,就是一張小床和兩張書桌。床角疊放的都是些女式的衣物,空氣中還泛著淡淡的脂粉味,顯然這就是鐘小蘭平日住的地方。
十幾平米,兩間小屋,一家三口,如此的生活條件,在這個人均居住面積兩平米的時代,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當然,現在又多了鐘山這個“累贅”。
鐘友為拉過鐘山,對著屋里的兩人介紹起來。
“這是鐘山。”
說罷,他扭頭看看鐘山,“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愛人王蘊如,按理說你叫她——”
王蘊如搶過話頭,“你叫我王阿姨就行!好啦,你們說,我去做飯?!?/p>
說罷她提著碎瓷片出了門。
鐘友為摸摸鼻子,又指著一邊扎著辮子的大姑娘。
“鐘小蘭,剛滿十八歲,你妹妹。小蘭,來,叫哥!”
鐘小蘭有點圓的臉上并無半點表情,只是冷眼看看鐘山,甩下一句“我去復習功課”就扭頭進屋,咣的一聲,把小屋的門關得嚴嚴實實。
屋子里就剩下了父子兩人。
鐘山看著尷尬的鐘友為,“我就說我不來吧,你看……”
鐘友為難得嚴肅起來,“行了!我還沒死呢!你一個人無依無靠算怎么回事?這事兒不要再說了。”
說罷,他從小沙發后面搬過桌子支起來。
“一會兒咱們就在這里吃飯,你把凳子拉過來……”
這點活兒很快干完,倆人又無事可做了。
鐘友為走到書柜前,拿起了家里唯一的娛樂設備:一臺收音機。
誰知擰了擰發現電池沒電了,他悻悻地放下,從書柜里抽出一本書遞給鐘山。
“看會兒書吧?!?/p>
鐘山接過一看,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長的談話》。
想想也對,畢竟眼前自己這個父親好歹也是在燕京市教育部門工作。
只不過想到鐘友為已經過了45歲,還只是個副科長,顯然他在單位里也不是什么先進分子。
隨手翻了一會兒書,飯很快就做好了,一盤子炒白菜幫,一大碗燉豆腐,一小碟雪里蕻,除此之外就是饅頭稀飯。
四口人圍坐在支開的小木桌前吃飯。
今天這白菜、豆腐都做得太咸,鐘友為夾了一筷子就趕緊喝稀飯,鐘小蘭干脆拿饅頭蘸湯吃。
鐘山嘗了一塊豆腐,勉強還能接受;至于那盤白菜,真是比咸菜還咸。
這咸來“嫌”去的,自己這晚娘是拿菜玩諧音梗呢?
想到這里,他硬是咽下去,故意滿面笑容地贊道,“阿姨廚藝真不錯!”
王蘊如臉上有些羞愧,“嗨呀,別夸啦!今天這菜放鹽放重復了!”
“沒事兒!不咸!”鐘山當面咬了一大口饅頭,“味道挺好!”
一旁的鐘小蘭冷哼一聲,“鄉下人就是沒見識?!?/p>
王蘊如聞言一拍筷子,“你胡說什么?”
鐘小蘭也不吭聲,伸手往饅頭上扒拉了些雪里蕻,捧著碗轉頭進了屋。
王蘊如朝她的背影瞪了一眼,卻也沒發作,喝了口稀飯假裝無事發生。
鐘友為把饅頭掰成兩半,往里夾了一點白菜幫子,直接當咸菜吃了。
他一邊吃,一邊問道,“不是說好今天來接我們嗎,我跟小山在車站等了半天,是不是記錯時間了?”
“哪兒啊!”
王蘊如搖搖頭,喝了口稀飯,解釋起來。
“本來我中午就要出發,你閨女鬧肚子疼,非要我帶她去醫院,去了醫院急診又沒事兒了,這一來一回時間都浪費了,我尋思你們等不到人肯定該回來了,這不是趕緊回來弄飯,結果這孩子還……”
她說到此處沒再繼續,轉而嘮叨起了鐘友為。
“你這一趟去了十天,趕明兒快回單位銷假吧,請假這么久,你們科室還不定亂成什么樣呢?!?/p>
“我管它亂成什么樣?”
鐘友為說起工作顯得忿忿不平,“平常都把活扔給我,我不在了誰愛干誰干?!?/p>
“呵!”
王蘊如冷哼一聲,根本不信,她看看對面的鐘山,和顏悅色起來。
“小山,我聽你爸說,你是57年生人?屬雞的?今年22了吧?”
鐘山笑笑,“阿姨您記性真好!”
“22歲也不小啦,原來村里有人介紹對象嗎?”
鐘山搖搖頭,“我媽成分不好,這些年要不是做赤腳醫生、教書,根本沒人愿意湊近乎,哪有人替我操心啊?!?/p>
王蘊如點點頭,“上過學嗎?”
“只上過小學?!?/p>
“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那時候……”
她嘆了口氣,一邊吃飯,一邊跟鐘友為商量。
“咱家里一個月收入加起來還不到一百塊呢,這大小伙子進了城,天天跟家里呆著誰也養不起,你去你們單位問問,看看能不能幫忙解決解決?!?/p>
“明天看看吧……”
鐘友為嘆了口氣,“我走之前為了給他調檔案遷戶口,就已經找了一次局長了,要不我先找別人問問?!?/p>
王蘊如放下碗,“我也去問問我們單位,只是現在待業青年這么多,恐怕不一定有地方安排?!?/p>
“想想辦法,”鐘友為嘆道,“總不能去服務部吧?”
幾人低聲說著話,一頓飯吃得飛快。
最后菜剩下不少,鐘友為笑道,“明天下面條正好!”卻被王蘊如狠狠瞪了一眼。
等她出去洗碗筷的功夫,鐘友為招呼著鐘山收拾餐桌,然后趕緊倒了幾杯涼白開。
今天真是吃咸了,所有人都叫渴,王蘊如喝著水也沉思起來。
休息了一會兒,時間已然不早,一家人開始面對一個關鍵問題:怎么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