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六日,艾菲的燒終于退了,卻依舊身子虛弱。走路要扶著廊柱,說話也輕聲細語的,仿佛一陣風就能把她吹倒。這日午后,天難得放了晴,陽光透過窗欞灑進來,暖融融的。甄嬛要去御書房給皇上送親手做的綠豆糕,特意讓艾菲跟著,笑著說:“總在屋里躺著也不好,帶你多曬曬太陽,補補元氣。”
艾菲扶著甄嬛的胳膊,慢慢走在連接御書房的回廊上。廊外的紫藤蘿開得正盛,淡紫色的花穗垂下來,風一吹,便有花瓣落在她的發間、肩頭。她正低頭拂去肩上的花瓣,就聽見前方傳來太監尖細的唱喏聲:“皇上駕到——”
甄嬛連忙拉著艾菲避到廊下,屈膝行禮:“臣妾參見皇上。”
雍正邁步走來,身上穿著明黃色的常服,腰間系著玉帶,神色帶著幾分批閱奏折后的疲憊。他的目光落在甄嬛身上時,瞬間溫和下來:“免禮,這么熱的天,你怎么來了?”
“臣妾想著皇上在御書房批閱奏折辛苦,做了些綠豆糕送來,給皇上解解暑。”甄嬛淺笑嫣然,將手中的食盒遞了過去。
雍正接過食盒,指尖不經意觸到甄嬛的手,見她手心微涼,便皺了皺眉:“怎么手這么涼?仔細受涼。”說著,便要叫太監拿件披風來。甄嬛連忙攔住:“皇上不必費心,臣妾不冷。”
就在這時,雍正的目光無意間掃到了甄嬛身邊的艾菲。見她臉色蒼白,身形單薄得像片柳葉,靠著廊柱才勉強站穩,連站都站不穩,不由皺了皺眉:“這丫頭是怎么了?前幾日聽內務府說,你宮里的婢女在翊坤宮受了罰,病得很重,就是她?”
艾菲心里一緊,知道機會來了。她連忙屈膝行禮,動作幅度不敢太大,怕顯得自己身子硬朗,聲音輕得像棉花:“回皇上的話,正是奴婢。勞皇上掛心,奴婢……奴婢已經好多了。”
“好多了?”雍正的目光落在她依舊泛著淡青色的臉頰上,又掃過她微微發顫的膝蓋,語氣里多了幾分不悅,“華妃也太不像話了。不過是個婢女失言,竟罰得這么重,生生把人折騰病了。這幾日你宮里的份例,是不是也被翊坤宮那邊克扣了?”
艾菲連忙搖頭,眼神里滿是惶恐,仿佛怕皇上遷怒華妃,又怕連累甄嬛:“皇上息怒!不關華妃娘娘的事,也不關份例的事,是奴婢自己笨,沒管住嘴。那日娘娘問起小主新得的那支羊脂玉簪,奴婢不該說皇上您夸小主的玉簪‘清雅脫俗,比赤金步搖更襯氣質’,惹得娘娘不高興。”
她說著,輕輕咳嗽起來,扶著廊柱的手微微收緊,指節都泛了白,臉色又白了幾分:“其實娘娘罰奴婢,也是為了讓奴婢長記性,免得往后再犯糊涂,給小主惹麻煩。奴婢不怪娘娘,只怪自己嘴笨。這些日子,小主怕奴婢身子弱,還把自己的燕窩分了一半給奴婢,每日都親自來看奴婢,給奴婢喂藥、擦身……若不是小主悉心照料,奴婢怕是還起不來床呢。”
這番話,既替華妃說了“情分”,免得皇上覺得她挑撥是非,又悄悄點出自己是“記掛皇上對小主的贊賞”才失言,更把甄嬛“體恤下人、心地善良”的形象不動聲色地說了出來——她知道,皇上最看重的,就是甄嬛這份難得的溫柔與體貼。
果然,雍正聽了這話,臉色緩和了不少。他看向甄嬛的眼神里,多了幾分贊許與心疼:“你倒是心細,還這么體恤下人。往后別總想著別人,也要好好顧著自己的身子。”說著,便轉頭對身邊的總管太監李德全說:“去內務府傳旨,給碎玉軒的艾菲賞兩匹杭綢、一匣珍珠,再送些上好的老山參來。一個忠心護主的丫頭,不能受了罪還沒個補償。另外,再給莞貴人加些燕窩、海參的份例,讓她也好好補補。”
“謝皇上恩典!”艾菲連忙跪倒在地,動作慢且輕,顯得身子虛弱不堪,聲音帶著幾分哽咽,“皇上這么疼奴婢,奴婢……奴婢往后一定更加用心伺候小主,絕不辜負皇上的厚愛!小主待奴婢如親人,奴婢這條命,就是小主的!”
她磕頭時,額頭輕輕碰在青磚上,沒敢用力,卻恰到好處地顯出了虔誠與感激。雍正點點頭,又叮囑了甄嬛幾句“別太累著自己”,才帶著人繼續往御書房走去。
等皇上走遠了,甄嬛才扶起艾菲,無奈地搖了搖頭,語氣里卻帶著笑意:“你啊,嘴巴倒是越來越甜,不僅讓皇上記掛你,還順帶替我討了份例。”
艾菲垂下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聲音依舊柔弱:“都是托小主的福。若不是小主平日里待奴婢如親人,奴婢也不敢在皇上面前說這些話。再說,小主本就該得到皇上的疼惜,奴婢只是說了實話而已。”
她知道,今日這出“偶遇”,不僅讓皇上記住了她這個“可憐又忠心”的婢女,更讓皇上加深了對甄嬛“體恤下人、溫柔善良”的印象——這才是她真正的目的。幫小主在皇上面前刷了好感,往后小主的地位越穩,她在碎玉軒的日子,也就越安穩。
回到碎玉軒時,內務府的賞賜已經送來了。兩匹杭綢是最時興的藕荷色,質地柔軟光滑;一匣珍珠顆顆圓潤飽滿,泛著瑩潤的光澤;老山參更是比拇指還粗,一看就是上等的好貨,滿滿當當擺了一桌子。
小丫頭們圍在旁邊,嘰嘰喳喳地羨慕著:“艾菲姐姐真是好福氣,得了皇上和小主的雙重疼惜!”“可不是嘛,這珍珠多貴重啊!”
艾菲坐在暖閣的窗邊,看著桌上的賞賜,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沒有絲毫得意。她拿起那匣東珠,走到正在刺繡的甄嬛面前,輕輕放在桌上:“小主,這珍珠您拿著吧。您要是做抹額,或是繡在宮裝上,定是好看的。奴婢一個婢女,戴這么貴重的東西,反倒扎眼,還容易招人議論。”
甄嬛抬起頭,手里還捏著繡花針,笑著推了回去:“這是皇上賞給你的,你自己留著。女孩子家,戴些珠玉才好看。再說,這是你應得的,是你忠心護主,皇上才賞你的。”
“可奴婢不需要這些。”艾菲堅持著把珍珠匣塞到甄嬛手里,眼神里滿是真誠,“小主才是碎玉軒的主子,您體面了,奴婢臉上才有光。再說奴婢這身子,就算戴了珍珠,也襯不起來。倒不如給小主,讓小主在宴席上更亮眼些,也讓皇上更喜歡小主。”
她說著,又輕輕咳嗽了兩聲,抬手揉了揉胸口,臉色又添了幾分蒼白。甄嬛見她這般,心里越發感動,不再推辭,只是伸手摸了摸她的頭發:“你啊,總是替別人著想,把自己的委屈都藏著。往后別這么傻了,該為自己打算的時候,也要好好打算。”
艾菲點點頭,眼眶瞬間紅了,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小主,有您這句話,奴婢就算受再多苦也值了。從前在蘇州,奴婢爹娘走得早,是您收留了奴婢,給奴婢飯吃,教奴婢識字、讀書,還教奴婢做人的道理。到了宮里,您又處處護著奴婢,不讓奴婢受半點委屈。那日在翊坤宮,您明明自己也受了華妃娘娘的氣,卻還反過來安慰我,給我上藥……奴婢這輩子,能遇到您這樣的主子,是奴婢的造化。”
她走到暖閣中央,對著甄嬛深深屈膝,語氣無比鄭重:“往后,奴婢這條命就是小主的。若是有人再敢欺負您,就算拼了奴婢這條命,也要護著您!就算是華妃娘娘,奴婢也不怕——只要能護著小主,奴婢什么都不怕。”
甄嬛連忙扶起她,看著她眼底的真誠,心里一陣暖意。她一直覺得艾菲性子柔弱,沒想到竟有這般剛硬的心思。她握著艾菲的手,輕聲道:“傻丫頭,咱們在宮里,不求與人爭斗,只求平安度日。有我在,不會讓你再受委屈的。你放心,往后我定會護著你。”
艾菲靠在甄嬛身邊,輕輕點頭,眼淚卻無聲地落了下來。她知道,經過這幾日的事情,小主對她的信任和疼惜,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皇上那邊,也記住了甄嬛“體恤下人”的好——這正是她想要的結果。
窗外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暖閣里,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艾菲幫著甄嬛整理繡線,偶爾輕聲說幾句話,都是些體貼的家常話:“小主繡久了眼睛累,奴婢給您泡杯菊花茶吧,清肝明目。”“小主晚上睡覺容易踢被子,奴婢給您多備個暖爐,省得半夜受涼。”“小主明日要去給太后請安,奴婢把您那件月白色的宮裝找出來,襯得您氣色好。”
每一句話,都溫軟貼心,恰到好處地顯出自己的“懂事”與“依賴”。甄嬛聽著,心里越發熨帖,覺得有這么個貼心的婢女在身邊,真是件幸事。
夜深了,艾菲躺在自己的床上,摸著枕邊那匹藕荷色的杭綢,嘴角帶著滿足的笑意。她知道,這場“裝可憐”的戲,她演得很成功——既讓小主更心疼自己,鞏固了自己在碎玉軒的地位,又幫小主在皇上面前刷了好感,讓小主的恩寵更穩固。
往后,她會繼續做小主身邊最忠心、最可憐,也最貼心的婢女——既讓小主離不開她,又讓皇上贊許她,在這深不見底的朱墻之內,穩穩地站住腳跟,陪著小主,一步一步,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