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氣氛凝滯如鐵。
“陛下!”御史大夫賀謙手持笏板,向前半步,聲線因激動微微發顫,“臣要參新任市令周琸玉!此人上任月余,看似政績斐然,實則手段酷烈,濫用職權!京城市場如今看似秩序井然,實則是被他用強權打壓得噤若寒蟬。”
他上前一步,語氣愈發痛心疾首:“據臣所知,已有十余家經營多年的老字號不堪其擾,被迫關門歇業。其所推行的所謂‘新政’,不過是排除異己、討好陛下的手段!長此以往,京師商業活力必將枯竭,此非治國之道,實乃亂政之源!”
賀謙話音剛落,工部尚書公西恒便緩步出列。他不像賀謙那般激動,語氣平穩,卻字字暗藏機鋒。
“陛下,賀大夫所言,臣深有同感。”公西恒微微躬身,“周琸玉為了在短期內做出成績,以求圣心,其手段確實值得商榷。臣聽聞,他手下的胥吏借‘核驗’之名,行‘勒索’之實,稍有不服,便加倍課稅,美其名曰‘規范征收’。商戶敢怒不敢言,稅銀雖表面增長,實則乃涸澤而漁,傷的是我大垚商業的根基!此等行徑,與酷吏何異?”
二人一唱一和,目光掃過群臣,帶著幾分施壓的意味。殿內鴉雀無聲,官員們或低頭不言,或暗中交換眼神,知曉他們從來與劉執徐不對付,不論真假都無人敢輕易跟隨。
龍椅上,永昌帝面色平靜,看不出喜怒。他目光掃過群臣,最終落在了戶部侍郎劉執徐身上,終于開口,聲音不高卻穿透殿內:“劉執徐。”
他出列,持笏躬身:“臣在。”
“周琸玉是你舉薦之人。賀大夫與公西尚書所言,你有何看法?”
劉執徐聲音沉穩,回道:“回陛下。賀大夫與公西尚書憂國憂民,其心可鑒。然,臣以為,所言或與事實有所出入。”
“據臣所知,周市令所整頓、乃至導致其關張的商戶,如‘豐源錢莊’、‘隆昌布行’等,皆是有確鑿證據長期偷漏國稅、或曾欺行霸市之徒。其所為,正是滌蕩積弊,還市場以清明。至于‘勒索’、‘加倍課稅’一事......”
劉執徐抬起頭,目光坦然:“臣懇請陛下,可即刻派員前往市令衙,調取近一月所有稅收賬目及核驗文書,與往期比對,一看便知稅率有無增加,二看程序是否合法。若周琸玉真有此等行徑,臣,愿同領失察之罪!”
皇帝不語,似乎真的在思考可行性。
就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聲音響起了。
左諫議大夫周聞瀚出列。他神色平靜,語氣間只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
“陛下,臣身為諫官,有聞必奏。”周聞瀚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近日市井之間,對于周市令,確有兩種聲音。一者,贊其雷厲風行,市場風氣為之一新;二者,也確有怨言,稱其手段過于剛硬,不留余地。”
他話鋒微轉,既不維護,也不攻擊,反而提出了一個方向。
“然,空口無憑,非朝廷論事之道。正如劉侍郎所言,賬目、文書,皆可查證。商戶是正常倒閉還是被逼關門,其過往納稅記錄、有無訴訟案底,皆在戶部、刑部有檔可查。陛下何不令有司徹查?若趙玉琸清白,則可正其名,堵悠悠眾口;若其果真行為不端,亦當按律懲處,以正綱紀。如此,方能彰顯陛下圣明,不枉不縱。”
他提議的調查,聽起來公正無比,卻讓想開口的賀謙等人無法反駁。
永昌帝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嘴角勾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
“行了。”永昌帝帝淡淡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賀愛卿,公西愛卿,你們憂心國事,朕心甚慰。”先給了顆甜棗,隨即語氣轉冷,“但,彈劾官員,需有實據。你二人所言,多為‘風聞奏事’,可有過硬憑證?”
“僅靠風言風語,評價朕親授的京師市令,是在質疑朕的眼光嗎!”永昌帝突然抬高聲音怒斥,喜怒無常嚇得群臣一個哆嗦。
賀謙、公西恒心中一緊連忙跪下:“臣不敢!”二人皆語塞——他們雖收集了商戶怨言,卻無趙琸玉貪腐或擅改稅率的鐵證。但萬萬沒想到永昌帝的反應竟如此之大。
永昌帝冷哼一聲,繼續說道:“周琸玉上任一月,商稅增收兩成,市場秩序井然,此乃朕親眼所見之實績。爾等若有真憑實據,朕絕不姑息;若僅憑猜測便攻訐能臣,擾亂朝綱......”
永昌帝的目光如冷電般掃過二人,讓他們遍體生寒。“朕絕不姑息。”
“此事到此為止。”永昌帝一錘定音,“傳朕旨意,任何人不得再以無據之言,干涉市令署政務。退朝!”
皇帝起身,憤然拂袖而去。
群臣山呼萬歲,心思各異。有些人心思同頻,對視時眼中滿是不甘與陰沉。
劉執徐與周聞瀚默默退朝,并未交流,但心中都松了口氣。兩人并肩走出大殿,前者低聲道:“周大人今日之言,多謝了。”
周聞瀚搖頭,語氣凝重:“不必謝我。陛下此舉,看似護著琸玉,實則是把他架在了火上。往后,明槍暗箭只會更多。還望劉大人往后多多擔待。”
劉執徐緩緩點頭,邁步出了丹鳳門,兩人分道揚鑣而去。
賀謙與公西恒在這兒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更加不滿。
杜仕恩審時度勢,諫言道:“兩位大人,下官知曉‘豐年五谷’的掌柜曹建明,因長期使用‘陰陽斗’被周琸玉處罰,對此事耿耿于懷、一直懷恨在心。我們何不聯系曹建明,由他出面聯合其他停業的店鋪一起對付周琸玉?”
明著彈劾趙玉琸行不通,幾人商議一番便開始暗中勾結市場內的不法商戶。
公西恒的幕僚找到他,許諾只要他能讓市場陷入混亂,便會幫他恢復糧行的聲譽,還會給他提供官府的庇護。曹建明心動,當即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