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十年,太極殿。
李世民正唾沫橫飛地跟房玄齡、魏征他們吹噓自己當年玄武門之變的英勇,忽然殿外傳來一陣騷動。
“天!天黑了!”
“快看天上!那神物又出現(xiàn)了”
李世民眉頭一皺,正要發(fā)火,就看到魏征那老家伙,正張著嘴,一臉活見鬼的表情指著殿外。
他心里咯噔一下,也跟著抬頭看去。
只見那熟悉又陌生的金色光幕,再次籠罩了整個長安城。
“又來了!”李世民一屁股坐回龍椅上,臉上卻帶著幾分壓抑不住的興奮,“快!快給朕看看,朕那后世子孫,還有那個木家,又搞出什么名堂了!”
……
漢,元狩二年,未央宮。
漢武帝劉徹正聽著衛(wèi)青匯報北擊匈奴的戰(zhàn)果,同樣的天幕,也出現(xiàn)在了未央宮的上空。
“陛下!這……!”殿下百官瞬間跪倒一片。
劉徹卻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
他負手而立,仰望著那片光幕,眼神銳利。
“孤倒要看看,這木家究竟還能做出什么驚世之舉。”
……
蜀漢,丞相府。
諸葛亮剛剛批閱完最后一份軍報,正準備歇息,窗外的天空卻驟然暗下。
他推開窗,看著那片橫貫天際的金色光幕,久久無語。
也就在此時,所有時空的天幕之上,一行行威嚴的古篆大字,緩緩浮現(xiàn)。
【諸位觀眾,別來無恙。】
【今日,我們繼續(xù)《華夏風骨·忠臣錄》的篇章。】
【在講述木家的千古冤案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他們所輔佐的君主——天祐大帝,李曄。】
畫面一轉,出現(xiàn)了長安皇宮的御書房。
年輕的天子葉衛(wèi)青,正對著一份地圖,眉頭緊鎖。
【天祐大帝,一生要強。】
【他以一人之力,幾乎完成了三代人的功業(yè)。他修運河,筑長城,驅蠻夷于漠北三千里開外,平內(nèi)亂于藩鎮(zhèn),收復西域,重開絲路,派遣使者下西洋通商……】
天幕的旁白,用一種平鋪直敘卻又無比震撼的語調,列舉著這位后世帝王一樁樁驚天動地的功績。
太極殿內(nèi),李世民聽得眼皮直跳。
修運河?筑長城?這不都是前朝楊廣干的事嗎?這小子,就不怕步了楊廣的后塵?
可接下來的一句,讓他徹底坐不住了。
【他在位期間,創(chuàng)立一院三府五部集權制。同時完善科舉,打壓世家,開創(chuàng)了‘天祐之治’,史稱大唐中興。
彼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國泰民安,四海升平。人人皆可飽食,街頭再無乞兒。】
【而大唐也于天佑大帝之治下臻至巔峰,其東征蠻夷,下打西洋,使煌煌大唐之富強與威嚴播揚于四海八荒,彼時萬國來朝,八方來拜,威震海內(nèi),四夷賓服。】
【所以在史書上,天佑大帝又被譽為地球秩序重塑者、地球話事人、東半球球長、星球表面最強拆遷隊總指揮,最無可爭議的千古一帝!】
“這……這怎么可能!”李世民猛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他引以為傲的“貞觀之治”,也不過是勉強讓百姓能吃上飯而已。
這后世子孫,竟然做到了“人人皆可飽食”?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
“若真如此……此子,堪比堯舜啊!”魏征撫著長須,聲音都在顫抖。
未央宮內(nèi),漢武帝劉徹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驅蠻夷于漠北?這小子,有點東西。
可天幕接下來的話,卻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然,就是這樣一位近乎完美的帝王,晚年卻心魔纏身,心疾難醫(yī)。】
【他功在千秋,德在萬代,對得起天下人,對得起大唐江山及列祖列宗,卻唯獨……對不起木子氏。】
【他手下文有堪比蕭何、房玄齡之謀臣,武有不輸衛(wèi)青、霍去病之猛將,可謂群星閃耀。】
【可這些國之棟梁,大多都姓木。】
【而這些姓木的臣子,幾乎……全都死在了他這個皇帝的手上。】
轟!
此言一出,所有時空,所有觀看天幕的人,腦子都嗡的一聲。
什么玩意兒?
殺了所有忠于自己的木家臣子?
這他媽是人干的事?
李世民剛剛還一臉欣慰,此刻臉都綠了。
“混賬!這個不孝子孫!他要干什么!自毀長城嗎!”
他指著天幕,滿臉的不可置信:“他不是剛說完‘吾弟當為堯舜’嗎?朕親眼看見的!君無戲言,他怎么敢!”
劉徹的臉色也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最恨的,就是君主猜忌功臣,背棄承諾。
而就在眾人驚疑不定之際,天幕的畫面,再次變幻。
畫面之上,不再是重復的影像,而是浮現(xiàn)出了一段從未出現(xiàn)過的,浸染著悲涼的文字。
【曾記否,宣政殿內(nèi),君臣相對,天子降階。】
【一句‘吾弟,當為堯舜’,許下的是江山與共,生死相托。】
【然,天下人不會知道,這句承諾的背后,是另一場更加殘酷的交易。】
【木子于,為帝王之‘影’。他行酷吏之法,擔萬民之怨,背千古之罵名,只為將一個干凈、完整的大唐,交還到那位‘圣君’手上。】
【他用自己的身軀,為帝王筑起了一道隔絕所有污穢的墻。】
畫面到此,貞觀朝堂已是一片死寂。
原來……原來如此!
李世民只覺得一股寒氣從心底冒起,他想起了那個年輕人主動求死,主動背負罵的場景。
那時只覺其忠勇,此刻卻只感到一陣刺骨的悲涼。
【當勝利的號角吹響,當異族的鐵蹄退去,那柄沾滿污穢與罪孽的‘刀’,便再無用處。】
【萬民請愿,百官上奏,皆曰:‘木賊不死,國無寧日!’】
【而那位曾許下生死與共的帝王,那位曾親手將佩劍與私印交予其手的‘兄長’,最終,選擇了天下,舍棄了他的‘手足’。】
【他默許了那場審判,默許了萬民的唾罵,默許了自己的‘弟弟’,被斬于朱雀門下。】
【他用木子于的命,換來了大唐的中興,換來了自己的千古圣名。】
“畜生!”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一腳踹翻了面前的龍案,雙目赤紅,“他怎么敢!他怎么敢!那可是他的‘手足’啊!他親口說的!”
他無法接受!
為國贏得勝利的功臣,竟然被自己守護的百姓,與忠誠的君王,逼上了絕路?
這是何等荒唐!何等諷刺!
未央宮內(nèi),劉徹的拳頭攥得咯咯作響,聲音冰冷:“帝王心術,用之于此,非雄主,乃懦夫!”
而天幕之上,一行血紅色的古篆大字,緩緩浮現(xiàn),仿佛是對這場君臣悲劇,下達了最終的判詞。
【宣政殿之盟,君臣一體,千古際遇。】
【亦是,千古第一冤案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