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目標后,她起草了一份詳細的試點實施方案,包括數據采集流程(采用手持式高精度掃描儀,避免任何可能的風險)、AI修復的技術路徑、需要研究院提供的資料清單(歷史檔案、顏料分析報告等),以及預期的成果形式。
方案提交后,很快得到了批復同意。
接下來,就是組建臨時團隊和爭取支持的時候了。她向院長申請,希望秦漠能夠作為研究院方面的學術顧問,參與此次試點項目。
這個請求,在研究院內部又引起了一陣小小的波瀾。誰都知道秦漠對數字化的態度。
院長親自找秦漠談了話。出乎一些人意料的是,秦漠在沉默之后,竟然沒有直接拒絕,只是表示:“我可以提供必要的學術資料和咨詢,但具體操作,以她為主。我會監督整個過程,確保不對文物本體造成任何潛在影響。”
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讓步了。
于是,在一個下午,姜窈拿著厚厚的資料,主動敲響了秦漠工作室的門。
“請進。”
姜窈推門進去,看到秦漠正伏案繪制一幅壁畫的線描稿。他抬起頭,看到是姜窈,手中的筆頓了一下。
“秦老師,”姜窈開門見山,將試點方案和選定的飛天壁畫資料放在他桌上,“這是我選擇的試點目標和第xx窟那幅飛天的初步資料。院長應該跟您說過了,希望您能在學術上提供支持。”
秦漠放下筆,拿起資料翻看。當他看到那幅飛天殘破的現狀照片時,眉頭下意識地皺了起來,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痛惜。這幅飛天,他曾經多次臨摹研究,深知其當年的美麗。
“這幅飛天的褪色很復雜,不僅僅是顏料氧化,還涉及到過往一些不當清洗造成的損害。”秦漠指著照片,語氣是純粹的專業討論,“你的AI,打算如何區分不同的褪色成因,并進行針對性還原?”
他沒有再質疑該不該做,而是直接問怎么做。
姜窈精神一振,立刻在他旁邊坐下,打開自己的筆記本,調出AI模型的界面:“這就需要您這樣的專家來幫助‘訓練’AI。我們需要建立更精細的‘病害-顏料-年代’對應數據庫。比如,唐代常用的朱砂、石青、石綠,在不同環境、不同底層處理下,會呈現出怎樣的褪變色貌……您的知識和經驗,是設定算法參數和驗證修復結果的關鍵。”
她指著屏幕上復雜的參數界面,認真地解釋著。
秦漠看著屏幕,又看了看眼前這個眼神熠熠生輝、全身心投入技術講解的女人,恍惚間,似乎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只是他們守護敦煌的工具不同而已。
他沉默地聽她講完,然后拿起筆,在那份飛天的資料上,快速標注了幾個關鍵點:“這部分肌膚的顏料,根據殘留和同期洞窟對比,應該是以鉛白調和赭石為主,褪色后呈現灰白……裙裾的褶皺處,最初可能有金箔貼飾,后期脫落,需要注意光影邏輯……”
他沒有說支持,也沒有說不支持,但他給出的,正是姜窈最需要的、最核心的學術支持。
姜窈看著他那專注標注的側臉,看著他指尖因為常年接觸顏料和工具而留下的細微痕跡,心中微微一動。
“謝謝。”她輕聲說,這一次,帶著更多的真誠。
秦漠沒有抬頭,只是淡淡地“嗯”了一聲。
但兩人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對峙氣氛,似乎在這一刻,悄然溶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基于專業和共同目標的、微妙而嶄新的工作關系。
關于那幅褪色飛天的數字重生之路,就在這樣一種略顯沉默卻暗流涌動的氛圍中,正式開啟了。而秦漠內心的震動,也由此開始,轉化為一種更深沉、更復雜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