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飛天”復原項目的成功,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的漣漪遠遠超出了敦煌研究院的圍墻。
先是國內幾家權威的文博和藝術類媒體報道了此事,將其譽為“科技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完美融合”、“為瀕危壁畫開啟數字永生之門”。緊接著,影響力更大的主流媒體和科技門戶網站也紛紛轉載報道,配以那張驚艷絕倫的數字飛天圖,瞬間引爆了社交網絡。
#數字飛天活了#、#科技復活敦煌壁畫#、#這才是文化自信#等話題接連沖上熱搜。網友們被這跨越千年的美所震撼,更對背后神奇的AI技術充滿了好奇。
“太美了!看哭了!這才是我們大唐的氣象!”
“科技用在保護文化上,意義非凡!給研發團隊點贊!”
“能不能出周邊?想拿來做手機壁紙!”
“希望這項技術能推廣,保護更多快要消失的瑰寶。”
贊譽如潮水般涌來。姜窈、周韻、馬躍,甚至秦漠(作為重要的學術支持者被提及),都一時間成為了媒體追逐的焦點。研究院的宣傳部門電話幾乎被打爆,無數采訪、講座、合作邀請紛至沓來。
姜窈保持著相對的冷靜,她婉拒了大部分個人采訪,將曝光機會更多地讓給了研究院和團隊。但她深知,這波關注度帶來的不僅是聲譽,還有潛在的機遇與挑戰。
果然,資本的嗅覺是最敏銳的。
幾乎是在話題爆火的同一時間,各種尋求合作的投資人、企業代表就開始通過各種渠道聯系研究院,聯系姜窈。他們的郵件、電話、甚至直接登門拜訪,目的明確而統一——看中了“數字敦煌”項目的巨大商業潛力。
院長決定召開一次小范圍的合作洽談會,篩選了幾家背景實力較強、意向也最明確的投資方進行初步接觸。會議室內,氣氛與往日的研究學術討論迥然不同,充滿了商業世界的精明與急切。
姜窈作為項目核心負責人,與院長、孫志遠副院長以及秦漠(院長特意點名讓他參加,以其在藝術層面的權威性把把關)一同出席。
來的幾家投資機構代表,個個西裝革履,言辭犀利。他們帶來的方案五花八門,但核心訴求高度一致:快速變現。
“姜組長,你們的數字飛天形象極具辨識度和美感!我們完全可以以此為核心,開發一系列爆款VR游戲!讓玩家化身飛天,在虛擬洞窟中翱翔,打怪升級,體驗盛唐風情!流水絕對可觀!”一位游戲公司的副總裁唾沫橫飛地描繪著藍圖。
姜窈眉頭微蹙,尚未開口,秦漠已經冷聲反駁:“飛天是莊嚴慈悲的佛教藝術形象,不是游戲里的戰斗寵物。這種開發是對文化的褻瀆。”
那位副總裁臉色一僵,訕訕地笑了笑。
另一家大型視頻平臺的代表則提出:“我們可以合作打造頂級IP!將數字飛天形象授權給我們,進行動畫、網劇甚至大電影的開發!我們擁有頂級的流量和制作資源,一定能將其打造成國民級IP!當然,版權費和分成都可以談。”
孫志遠副院長有些意動,看向姜窈。姜窈卻搖了搖頭:“文化的解讀和演繹需要嚴謹的態度,不能為了流量和娛樂性而歪曲其內核。目前階段,我們更傾向于做知識和體驗的傳播,而非娛樂化的IP開發。”
最讓姜窈感到壓力的,是一家背景深厚的風險投資基金,其負責人是一位名叫趙凱的年輕男人,目光銳利,語速極快。
“姜總,各位老師,”趙凱直接用了商場的稱呼,開門見山,“我看好的是‘數字敦煌’這個平臺的價值!單純的IP授權太小家子氣。我們應該成立一個獨立的運營公司,將所有的數字資源整合起來,打造一個線上線下一體的文化消費品牌!”
他侃侃而談:“線上,我們可以發行限量版數字藏品(NFT),搞饑餓營銷,絕對一搶而空!開發付費VR沉浸式游覽,對標迪士尼的‘飛躍地平線’!線下,可以搞高端數字藝術展,門票收起來!授權衍生品,從文具到奢侈品,全面鋪開!我們需要的是速度!快速占領市場,快速形成商業閉環!前期燒錢沒關系,我們要的是估值和市場份額!”
他的方案極具誘惑力,描繪了一個資本驅動下快速膨脹的商業帝國,連孫志遠都聽得有些目眩神迷。
但姜窈的心卻一點點沉下去。這完全背離了她的初衷。她做數字化,是為了更長久、更廣泛、更本真地保護和傳播敦煌文化,而不是將其打包成一個急功近利的快消品,在資本市場上待價而沽。
“趙總,”姜窈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語氣保持平和,“感謝您的看重。但敦煌文化的核心價值在于其歷史、藝術和學術內涵,保護和研究是我們的根本。商業化應該是謹慎的、有選擇的,是為了反哺保護事業,而不是唯一目的。您提出的這種……快速、全面的商業化路徑,可能會對敦煌文化的嚴肅性和品牌價值造成傷害。”
趙凱似乎早有預料,笑了笑,身體微微前傾,帶著一種壓迫感:“姜總,我理解您的文化情懷。但您要明白,沒有商業回報,哪來持續的資金投入去做更深入的保護和研究?靠國家撥款?靠研究院那點經費?杯水車薪!只有讓它自身具備強大的‘造血’能力,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這叫以商養文,是現代文化產業的必然趨勢!”
他頓了頓,意味深長地看了姜窈一眼:“而且,據我所知,您在北京的家族企業,最近似乎也面臨一些……壓力?如果‘數字敦煌’項目能快速證明其巨大的商業價值,對您個人而言,或許也是一步好棋。”
這話語帶著明顯的暗示和幾分威脅。會議室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微妙。
院長皺起了眉頭,孫志遠目光閃爍,不知在想什么。
姜窈的臉色沉了下來。她最厭惡的就是這種將商業算計與個人處境捆綁的施壓方式。
就在她準備嚴詞反駁時,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了。
“趙總,我想您可能誤解了文物保護工作的性質。”秦漠開口了,他坐姿筆直,目光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敦煌莫高窟,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不是待開發的商業項目。它的首要任務是‘保命’,是盡可能地延緩它的消亡,將它的信息盡可能完整地留給后世。在這個過程中,適當的、符合文化調性的傳播和利用是必要的,但必須建立在絕對尊重和保護的前提之下。”
他看向趙凱,語氣斬釘截鐵:“您所說的快速變現、市場占領,或許適用于互聯網產品,但絕不適用于敦煌。過度開發和消費,只會加速其文化內涵的稀釋和品牌價值的透支。這無異于殺雞取卵。我們需要的,是‘慢火燉高湯’,是可持續的、負責任的傳承,而不是一場資本的狂歡盛宴。”
秦漠的發言,立場鮮明,邏輯清晰,帶著學者特有的清高和底氣,瞬間將趙凱那套商業邏輯帶來的浮躁氣壓了下去。
姜窈有些意外地看向秦漠,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暖流和感激。在這種關鍵場合,他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用他的專業和聲望,為她抵擋了最猛烈的火力。
趙凱被秦漠這番毫不客氣的話噎了一下,臉色有些難看,但面對秦漠在業內的地位和其話語的分量,他一時也難以直接反駁。
洽談會最終在不甚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投資人們帶著各自的算計和不滿離開,留下了研究院內部更深層次的思考與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