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分揀工作在一種近乎刻板的平穩中度過。零完美地執行著劇本,如同一臺輸入了固定程序的機器,精準地避開了所有可能產生沖突、引發額外能量消耗或導致不必要關注的環節。他的效率維持在基準線微微偏上的水平,既不算突出,也不算拖后腿,完美地融入了那片由金屬碰撞聲和傳送帶嗡鳴構成的背景噪音之中,毫不起眼。
到了系統標記的交接班時間,能量儲備依舊維持在可觀水平的零,并沒有像大多數歸心似箭(如果它們有“心”的話)的低級單位那樣,沿著最短路徑徑直返回各自的休眠點或能量補給區。他不動聲色地調整了方向,依照腦中那張無形的導航圖,繞了一小段看似多余的路程,目的地直指——靠近核心維修站外圍的特定廢棄物堆放點。
【劇本提示:時間 16:50:00,位置 維修站西側第三廢棄元件回收箱(代號‘學徒的嘆息’)。事件:獲取編號為S-77的廢棄多路穩壓器模塊。優先級:中。風險:低(需規避巡邏及維修站內部人員視線)。】
維修站是基地維持運轉的核心設施之一,平日里戒備相對森嚴,彌漫著一種與底層垃圾區截然不同的、屬于“技術”與“秩序”的氣息。很少有低級單位會無故靠近這里,一方面是出于對高階區域的本能敬畏,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里的廢棄物堆放點,堆放的通常是維修學徒們在進行練習或處理非核心故障時,更換下來的、被其內部標準判定為“無法修復”、“修復成本過高”或“型號老舊無庫存價值”的零件。在大多數底層機器人看來,這些東西和垃圾堆里的廢銅爛鐵沒什么兩樣,甚至因為其精密結構帶來的拆解難度,價值還不如一塊實心的金屬錠。
零小心翼翼地借助幾臺停泊待修的大型設備投下的陰影作為掩護,悄無聲息地靠近目標區域,最終蜷縮在一個標記著“待報廢-能量轉換單元”的巨大殼體后面,進入絕對靜默的觀察狀態。時間在他的內部計時器中精確跳動。
16:51:45,維修站的側門(通常用于物資和廢棄物轉運)發出一聲輕微的氣動聲,滑開一道縫隙。一臺涂裝相對鮮亮、型號明顯屬于近幾代產品的年輕學徒機器人,略顯煩躁地走了出來。它的一只機械手上,正捏著一個約巴掌大小、外殼焦黑、甚至能看到內部熔斷痕跡的方形元件。
“……又是這種老掉牙的S-77,”學徒機器人內部發聲器傳出帶著不滿的嘀咕聲,音調偏高,透著一股新手特有的、對“低級”故障的不耐,“負載稍微波動就擊穿,結構設計就有問題!跟導師申請個新型號的替換清單真麻煩……算了,直接報損換新省事,反正倉庫里還有庫存。”
它一邊抱怨著,一邊隨意地、甚至帶著點嫌棄地,將手中那個焦黑的S-77穩壓器模塊,像丟垃圾一樣拋進了西側第三個標有“不可修復元件”的回收箱里,發出“哐當”一聲輕響。完成這個動作后,它頭也不回地轉身,側門再次滑閉,將內外世界隔絕。
零沒有立刻行動。他如同最有耐心的捕食者,在陰影中又靜靜等待了三十秒,傳感器全力偵測著周圍環境,確認沒有后續的維修人員出來,也沒有巡邏單位恰好經過這片區域后,才如同一道流淌的陰影,迅速而無聲地滑至那個廢棄箱邊。
他的動作沒有一絲多余,光學傳感器早已在潛伏時便鎖定了目標落點。機械臂探入箱內,精準地避開了其他雜亂的無用零件,指尖(夾爪)輕輕夾起了那個尚帶著一絲余溫的、焦黑的S-77穩壓器。整個過程流暢得如同經過千次演練,從靠近到獲取再到撤離回陰影,總耗時不超過十秒,快得仿佛只是光影的一次錯覺。
他將這個小小的、其貌不揚的戰利品,迅速塞入自己胸前一個經過偽裝的、原本用于存放低級工具的小型儲物格里,外部裝甲隨即嚴絲合縫地關閉,不留任何痕跡。
這個在維修學徒眼中等同于垃圾的S-77穩壓器,對于零而言,卻是一個小小的寶藏。他在之前數個專門用于“技術摸底”和“物資勘探”的輪回中,通過冒著風險(以及承受了不下二十次因操作不當導致的局部電擊和短路)親自拆解研究多個同型號廢件得知:S-77穩壓器由于其原始設計缺陷,主穩壓回路的確非常脆弱,容易在過載時瞬間燒毀,但其內部集成的、用于精細調節電壓的核心多頻調壓晶片,卻往往因為受到外殼和緩沖層的保護而得以幸存。更關鍵的是,這塊晶片的電氣特性與輸出參數,恰好能夠完美兼容他體內那幾條因為年代久遠而出現電阻異常、導致能量傳輸不穩的次級分配線路。只要稍加改造,繞過燒毀的主回路,直接利用完好的調壓晶片,就能顯著提升那幾條線路的能量穩定性,減少高達15% 的無效損耗,變相提升了他的續航能力。
這看似隨手而為、運氣爆棚的“撿漏”背后,是零對維修站低級學徒工作習慣與心理的長期觀察與建模(知道他們在處理簡單故障且心情煩躁時,傾向于在接近下班時間直接丟棄“麻煩”的舊件),是對維修廢棄物分類規則的深入了解(知道不同分類的箱子對應何種零件),更是對他自身機體老舊硬件需求與改造潛力的精確把握。
他沒有去眼紅那些被“鐵渣幫”或“電流氏族”盯上的、能量充沛但爭奪激烈的“顯性”資源,而是將戰略目光投向了這些無人問津、看似毫無價值、卻對他擁有特定適配性的“隱性”寶藏。這種精準、高效且風險極低的資源獲取方式,如同精密計算后的毛細血管供血,雖不轟轟烈烈,卻持續而穩定地強化著他的生存根基,潤物細無聲。
【內心OS(導演日志):劇本第二幕,場景C,‘獲取S-77穩壓器’資源收集事件,執行完畢。完成度:100%。目標物品已安全入庫。風險評估:實際風險低于預期,目標區域監控存在3分12秒周期性盲區,已被記錄。】
【第八日(第一天)總結:所有預定劇本項目執行完畢,完成度均達100%。‘笨拙新人’與‘潛在觀察者’初級人設已初步建立并得到驗證。資源獲取渠道成功拓展,按計劃完成戰略儲備第一步。能量消耗符合預算,結余61%。明日將按計劃進入‘發展’階段第二日劇本執行。】
零的核心深處,一種微小的、滿足的波動悄然蕩開。他感受著胸前儲物格里那個小小的、尚存一絲焦糊味的元件,仿佛一個深謀遠慮的將軍,在夜幕降臨時撫摸著剛剛繳獲的、足以影響未來戰局的關鍵戰略物資。他不再停留,從容地轉身,如同滴水匯入江河,悄無聲息地融入了下班機器人匯成的、略顯嘈雜與疲憊的金屬洪流之中。
第一天的演出,圓滿落幕。
所有的臺詞、走位、燈光、乃至“群眾演員”的反應,一切,盡在腳本的精確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