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與榮耀:創世主前的戀人
盛夏的海風卷著咸濕的氣息,拍打在“海疆燈塔”的石墻上。林硯站在燈塔頂層,指尖撫過銹跡斑斑的銅制望遠鏡,目光望向海天相接處——這座燈塔是祖父留下的遺產,也是她守護這片海域的理由。祖父臨終前,把一本泛黃的《啟示錄》交給她,扉頁上用鋼筆寫著:“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因他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
“請問,這里可以避雨嗎?”燈塔底層傳來一道清冽的聲音。林硯下樓,看見一個穿深藍色航海服的男人,渾身濕透,懷里緊緊護著一個防水包裹,里面露出半截航海日志。“我叫陸則,是海洋科考船的船員。”他抹了把臉上的雨水,指了指窗外的巨浪,“船遇到風暴,我跳海逃生,順著洋流漂到這里。”
林硯遞過一條干毛巾,目光落在他胸前的十字架吊墜上:“我叫林硯,是這座燈塔的守護者。”她把祖父的《啟示錄》放在桌上,剛好翻到“主啊,誰敢不敬畏你,不將榮耀歸與你的名呢?”那一頁。陸則看到經文,忽然睜大了眼睛:“我爺爺是牧師,他也常給我讀這段,說‘敬畏神’不是害怕,是承認他創造萬物的權柄。”
接下來的幾天,風暴未停,陸則暫時留在燈塔。林硯教他辨認海上的信號旗,他則給她講科考時的經歷——在馬里亞納海溝看到過發光的水母,在南極冰層下發現過古老的微生物,“每次看到這些奇妙的造物,我都忍不住想,創造這一切的神,該有多么偉大。”陸則翻著航海日志,里面貼滿了他拍攝的海洋生物照片,像一本鮮活的“創世圖鑒”。
他們的感情在朝夕相處中慢慢升溫。林硯會在清晨煮好海鮮粥,等陸則一起看海上日出;陸則會在夜晚幫林硯檢修燈塔的線路,還教她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星空。有一次,他們在燈塔的儲藏室里發現了祖父留下的舊電臺,陸則試著修復后,竟收到了附近漁船的求救信號——一艘漁船在風暴中迷失了方向,燃油即將耗盡。
“《啟示錄》里說神創造海和眾水泉源,也必看顧在海中的人。”陸則一邊用電臺指引漁船,一邊讓林硯點亮燈塔的應急燈。直到凌晨,當漁船安全停靠在附近的港口時,船長在電臺里哽咽著說:“是你們的燈塔和指引,救了我們整船人的命!”林硯看著陸則疲憊卻明亮的眼睛,忽然明白,“敬畏神”不僅是心里的承認,更是用行動彰顯他的榮耀。
風暴過后,陸則要歸隊了。臨走前,他把祖父留下的十字架吊墜送給林硯:“這吊墜陪我走過很多海域,現在我把它交給你,就像把我的守護交給你。等我完成科考任務,一定回來找你。”林硯握著吊墜,看著他乘船遠去的背影,心里滿是期待——她相信,創造天地的神,也必保守他們的約定。
可命運的考驗總是不期而至。三個月后,林硯收到科考隊的消息:陸則乘坐的船在考察時遭遇冰山,他為了保護隊友和科研數據,不幸失蹤。林硯拿著消息,坐在燈塔頂層哭了很久,直到指尖觸碰到祖父的《啟示錄》,看到“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因你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這句話,才漸漸平靜下來。“神的作為必有他的美意,”她輕聲說,“我要繼續守護燈塔,等陸則回來。”
接下來的日子,林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燈塔的守護中。她不僅維護燈塔,還在附近開設了“海洋科普站”,給當地的漁民和孩子講解海洋知識,也分享“敬畏神、歸榮耀與神”的道理。有一次,一群年輕人來科普站參觀,質疑“神創造萬物”的說法,林硯沒有爭辯,只是帶他們看陸則留下的海洋生物照片,“你們看這些奇妙的生物,它們的結構、習性,都精準得像被精心設計過——這難道不是創造主的作為嗎?”年輕人沉默了,后來竟有幾人主動來科普站當志愿者。
一年后的春天,當林硯以為陸則再也不會回來時,一艘科考船緩緩停靠在港口。船舷上,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朝她揮手——是陸則!他當年被冰山撞擊后,漂流到一座無人島,靠捕魚和島上的野果生存,直到被路過的貨船救起。“我在島上的日子,每天都背誦‘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是這句話支撐著我活下去。”陸則抱住林硯,聲音里滿是哽咽。
陸則歸隊后不久,就向科考隊申請調往當地的海洋保護站,以便能常伴林硯左右。他們一起擴建了科普站,還在燈塔附近建了一座“創世紀念亭”,亭子里擺放著陸則的航海日志和林硯祖父的《啟示錄》,供來訪者參觀。
那年圣誕節,陸則帶著林硯去了海上的一座小島。他從背包里拿出一個絲絨盒子,打開里面是一枚用珍珠和海藍寶石鑲嵌的戒指,內側刻著“敬畏歸主”四個字。“林硯,”他單膝跪地,海風揚起他的衣角,“神創造天、地、海,也創造了我們,讓我們在這燈塔下相遇。我想和你一起,繼續守護這片海,傳揚創造主的榮耀,直到永遠。你愿意嫁給我嗎?”
林硯用力點頭,眼淚落在戒指上,映出海面的波光。她忽然明白,人類繁衍的意義,從來不是血脈的延續,是“對創世主的敬畏與榮耀的傳承”——是祖父守護燈塔,彰顯神的信實;是陸則探索海洋,見證神的奇妙;是他們一起開設科普站,讓更多人認識創造萬物的主。就像《啟示錄》里說的,誰敢不敬畏神,不將榮耀歸與他的名呢?因為獨有他是圣的,他的公義作為,必顯在萬民面前。
后來,他們的“海疆燈塔”成了當地的信仰與科普地標。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里參觀,有人為了感受燈塔的守護,有人為了了解海洋的奇妙,有人為了聆聽“敬畏神”的道理。林硯常對來訪者說:“我們敬畏神,不是因為他可怕,是因為他是創造萬物的主;我們將榮耀歸給他,不是因為他需要,是因為這是我們被造的本分。”
夕陽下,林硯和陸則坐在燈塔頂層,手牽手看著海上的漁船漸漸歸航。燈塔的光芒穿透暮色,像一道指向永恒的光。他們知道,這份對創世主的敬畏,這份對榮耀的傳揚,會像燈塔的光一樣,一代又一代照亮這片海域,照亮人的心靈——因為創造天、地、海的神,配得所有的敬畏與榮耀;而人類繁衍的終極意義,就是在每一個世代,將這份敬畏與榮耀,永遠歸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