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場邊的“冠冕與羊”
暮春的風帶著青草香,吹過城郊“向陽牧場”的木柵欄。蘇晚蹲在羊圈旁,手里拿著奶瓶,小心翼翼地喂著剛失去母親的小羊羔。身后忽然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她回頭,撞進一雙盛滿笑意的眼睛。男人穿著洗得發(fā)白的牛仔服,褲腳沾著泥土,手里提著一個竹籃,里面裝著新鮮的苜蓿草。
“你就是來應(yīng)聘牧場管理員的蘇晚吧?”他把竹籃放在地上,伸手幫她扶了扶被風吹亂的頭發(fā),“我叫陸則,是這個牧場的主人。”
蘇晚點頭,臉頰微微發(fā)燙。她放棄了城市里的白領(lǐng)工作,來到這個偏遠的牧場,只因半年前在一本書里看到的句子:“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那時她正因職場的爾虞我詐感到疲憊,便想找一片“草場”,找回內(nèi)心的平靜。
陸則的牧場不大,卻打理得井井有條。羊圈里的羊毛發(fā)亮,雞舍里的母雞悠閑地踱步,柵欄外的田野里種著大片的苜蓿和燕麥。“我爺爺是牧人,”陸則一邊給羊添草,一邊說,“他常告訴我,‘神造的每只羊都一樣珍貴,不管是強壯的公羊,還是弱小的羊羔’。就像《約伯記》里說的,‘他待王子不徇情面,也不看重富足的過于貧窮的’,人也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神手所造的寶貝。”
蘇晚看著他認真的側(cè)臉,心里忽然涌起一陣暖流。她想起在城市里,為了一個項目名額,同事們勾心斗角,上司只看重業(yè)績,卻沒人在意她的努力——而在這里,連一只小羊羔都能得到細心的呵護。
接下來的日子,蘇晚跟著陸則學習牧場的日常打理。清晨,他們一起去田野里割苜蓿;中午,在牧場的小屋里煮簡單的午飯;傍晚,坐在山坡上看著羊群回家,聽陸則講爺爺?shù)墓适隆j憚t的爺爺曾在這片牧場養(yǎng)了一輩子羊,遇到流浪的小動物,總會帶回家照顧;附近的村民有困難,他也會主動幫忙。“爺爺說,‘神派我們管理萬物,不是讓我們支配它們,是讓我們守護它們’,”陸則望著遠方的夕陽,“就像《詩篇》里寫的,‘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這份‘管理’,其實是責任,是溫柔。”
蘇晚漸漸愛上了這里的生活。她會在清晨給小羊羔梳毛,在午后教小雞辨認食物,在傍晚和陸則一起給牧場的樹木澆水。有一次,一只母羊難產(chǎn),陸則守在羊圈里整整一夜,蘇晚陪在他身邊,幫他遞熱水、拿毛巾。當小羊羔終于順利出生時,陸則抱著濕漉漉的小羊,眼里滿是喜悅:“你看,每一個生命都這么珍貴,不管是人,還是動物。”
那天晚上,他們坐在牧場的小屋里,爐火噼啪作響。蘇晚忽然說:“我以前總覺得,人活著就是要追求成功,要比別人強。可來到這里我才明白,‘成功’不是比誰有錢、誰地位高,是像爺爺那樣,用溫柔對待每一個生命,用責任守護身邊的人。”
陸則握住她的手,輕聲說:“《詩篇》里說,‘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并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這份‘冠冕’,不是權(quán)力和財富,是神給我們的‘愛的能力’——能愛人,能愛萬物,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尊貴的樣子。”
蘇晚靠在他的肩上,心里滿是安定。她忽然明白,人類繁衍的意義,從來不是血脈的延續(xù),是“愛的能力”的傳承——是陸則的爺爺把“守護生命”的溫柔傳給陸則,是陸則把這份溫柔傳給她,是他們一起把這份溫柔,揉進牧場的每一個角落。
可生活總有意外。那年夏天,一場暴雨沖毀了牧場的柵欄,羊群受驚跑散了大半。陸則和蘇晚冒著雨尋找羊群,渾身濕透,腳上磨出了水泡。村民們聽說后,主動帶著工具來幫忙修柵欄、找羊群。當最后一只小羊羔被找回來時,陸則握著村民的手,眼里滿是感激:“謝謝你們。”
“謝什么,”一位老人笑著說,“你爺爺當年幫了我們多少忙,現(xiàn)在該我們幫你了。大家都是神的羊,本來就該互相照顧。”
那天晚上,牧場的小屋里擠滿了人。大家圍坐在爐火旁,吃著簡單的飯菜,聊著家常。蘇晚看著眼前的場景,忽然想起《詩篇》里的句子:“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原來,“屬他的民”,就是像這樣,在困境中彼此扶持,在平凡中彼此溫暖。
暴雨過后,牧場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陸則和蘇晚在村民的幫助下,不僅修好了柵欄,還擴建了羊圈,種了更多的牧草。有一天,蘇晚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陸則時,陸則激動得像個孩子,抱著她在牧場里轉(zhuǎn)圈:“我們要有自己的小寶貝了!我要教他養(yǎng)羊,教他愛護每一個生命,教他做一個溫柔的人。”
十月后,他們的兒子出生了。陸則給孩子取名叫“蘇牧”,希望他能像牧場里的羊一樣,在神的守護下,健康、溫柔地長大。每當蘇牧哭鬧時,陸則就會抱著他,坐在牧場的山坡上,輕聲讀《詩篇》:“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
蘇牧漸漸長大,成了牧場里的小幫手。他會跟著父母一起喂羊、割草,會把自己的零食分給流浪的小貓小狗,會幫村里的老人提水、撿柴火。有一次,村里的小孩欺負一只瘸腿的小狗,蘇牧跑過去護住小狗,認真地說:“爺爺說,每一個生命都很珍貴,不能欺負它們。”
看著兒子認真的樣子,蘇晚和陸則相視一笑。他們知道,爺爺?shù)臏厝幔麄兊膼郏家呀?jīng)傳給了蘇牧——這就是人類繁衍的終極意義,不是血脈的延續(xù),是“愛的能力”的傳承,是“尊貴冠冕”的傳遞。是讓每一個被神造的人,都能在平凡的日子里,用溫柔對待生命,用責任守護身邊的人,用愛活出神所賜予的尊貴。
后來,“向陽牧場”成了附近孩子們的樂園。每到周末,就會有很多孩子來牧場喂羊、看小雞,聽陸則講爺爺?shù)墓适拢犔K晚讀《詩篇》里的句子。蘇晚常常對孩子們說:“我們都是神的羊,都生活在同一片草場上。不管我們長得高還是矮,家里有錢還是沒錢,都是神手所造的寶貝,都要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夕陽下,蘇晚和陸則坐在牧場的山坡上,看著蘇牧和孩子們一起追著羊群奔跑,笑聲傳遍了整個草場。陸則握住蘇晚的手,輕聲說:“你看,我們的草場,越來越熱鬧了。”
蘇晚點頭,眼里滿是幸福。她知道,這片牧場,這份愛,這份“尊貴的冠冕”,會像爺爺當年希望的那樣,一代又一代,永遠傳下去——因為我們都是神的民,都是他草場的羊,都是他手所造的寶貝,都要在愛的傳承里,活出永恒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