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匠與泥:榮耀里的戀人
深秋的風卷起窯廠外的落葉,林硯蹲在黏土堆旁,手指反復揉捏著濕潤的陶土。作為陶藝世家的傳人,她卻在接手家族窯廠的第三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年輕人更偏愛機器生產的精致瓷器,手工陶品的訂單越來越少,窯廠的工人們也漸漸走散,只剩下她和年邁的父親。
“又在跟陶土較勁?”一道清冽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林硯回頭,看見一個穿淺卡其色風衣的男人,手里拿著一本翻舊的《 Isaiah》,扉頁上“陸則”兩個字透著溫潤的筆鋒。他是市里美術館的策展人,上周來窯廠考察,說想辦一場“手工陶藝與信仰”的專題展覽。
“這些陶土,好像跟我作對似的。”林硯苦笑,指了指桌上不成形的陶坯,“父親說,好的陶品是‘窯匠與泥的對話’,可我現在連‘對話’的資格都沒有。”
陸則在她身邊蹲下,指尖輕輕觸碰陶土,忽然說:“你知道嗎?《以賽亞書》里說‘我們是泥,你是窯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陶土不會跟人作對,它只是在等窯匠用耐心,把它塑造成該有的樣子——就像我們,都是神手里的泥,需要時間和打磨,才能成為榮耀他的作品。”
林硯的心猛地一顫。她想起父親常說的“陶藝如人生,急不得”,想起自己為了挽回訂單,盲目模仿機器瓷器的樣式,卻忘了手工陶藝最珍貴的,是“手作的溫度”和“窯匠的心意”。那天下午,陸則陪著她在窯廠待了很久,從陶土的篩選聊到窯火的控制,從古代陶藝的傳承聊到《以賽亞書》里“為榮耀創造”的意義,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落在滿是陶土的工作臺上。
展覽的籌備漸漸提上日程。林硯重新沉下心來,從最基礎的揉泥開始,每天泡在窯廠十幾個小時。陸則會在下班后趕來,幫她整理陶藝作品的介紹,還會帶一些藝術雜志,給她看世界各地手工陶藝家的作品。有一次,林硯為了燒制一件“窯變釉”陶瓶,守在窯邊整整兩天兩夜,陸則就陪著她,在窯火的微光里讀《以賽亞書》:“創造諸天,鋪張穹蒼,將地和地所出的一并鋪開,賜氣息給地上的眾人……”
當那件帶著星空般紋路的窯變釉陶瓶終于出窯時,林硯激動得哭了。陸則輕輕擦去她臉上的淚痕,笑著說:“你看,只要有耐心,泥也能變成榮耀的作品。就像神造我們,不是讓我們急著證明自己,是讓我們在打磨中,慢慢活出他賦予的榮耀。”
展覽開幕那天,窯廠改造成的展廳里擠滿了人。林硯的作品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每件陶品旁邊都配著一句《以賽亞書》的經文——“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我造地,又造人在地上”。有位老陶藝家站在“窯變釉陶瓶”前,久久不愿離開,說:“很多年沒見過這么有‘心意’的作品了,這不是陶土,是窯匠的靈魂啊。”
展覽的成功讓窯廠漸漸有了起色,不少年輕人來學習手工陶藝,訂單也多了起來。林硯的父親看著忙碌的女兒,笑著說:“我就知道,你能把咱們的窯廠傳下去——因為你懂‘窯匠與泥’的道理。”
可就在窯廠步入正軌時,林硯的父親突然病倒了,查出是胃癌晚期。躺在病床上,父親握著林硯和陸則的手,輕聲說:“我這輩子,跟陶土打了一輩子交道,最驕傲的不是燒出了多少好陶品,是看到你懂了‘傳承’的意義——傳承的不是手藝,是‘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的道理,就像神造我們,是讓我們把他的榮耀,一代一代傳下去。”
父親走后,林硯消沉了很久。陸則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每天陪著她,幫她打理窯廠,教新來的學徒揉泥、拉坯。在父親的遺物里,他們發現了一本泛黃的陶藝筆記,最后一頁寫著:“陶會碎,人會老,但窯匠的心意不會變;神造我們,是讓我們把這份心意,像陶土里的紋路一樣,刻在時光里。”
“我們把父親的筆記整理成書吧。”陸則看著林硯的眼睛,“讓更多人知道,手工陶藝不是簡單的手藝,是‘窯匠與泥’的對話,是神榮耀的見證。”
林硯點頭,眼淚卻掉了下來。她知道,這是父親的心愿,也是她對父親最好的紀念。接下來的一年,她和陸則一起整理筆記,編成了《窯匠與泥:一位老陶藝家的生命見證》。書的扉頁上,印著父親的照片和那句“我們是泥,你是窯匠”,后記里寫著:“人類繁衍的意義,從來不是血脈的延續,是‘榮耀’的傳承——是父親把‘用心’的心意傳給我,是我把這份心意傳給學徒,是我們一起把神賦予的榮耀,刻在每一件陶品里,刻在每一段時光里。”
新書發布會那天,陸則帶著林硯去了父親生前最喜歡的窯邊。他從口袋里拿出一個小木盒,打開里面是一枚用陶土燒制的戒指,戒指內側刻著“窯匠與泥”四個字。“林硯,”他單膝跪地,眼里滿是溫柔,“神造我,是讓我守護你;神造你,是讓你活出榮耀。我們都是他手里的泥,愿我們一起,在時光里,成為榮耀他的作品。你愿意嫁給我嗎?”
林硯用力點頭,眼淚落在戒指上,與陶土的紋路融為一體。她知道,她和陸則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他們會像父親一樣,用心對待每一塊陶土,用心對待每一個學徒;會把“窯匠與泥”的道理,把神的榮耀,一代又一代傳下去——因為神造我們,是為了他的榮耀;人類繁衍,是為了把這份榮耀,像窯火里的陶品一樣,在時光里永遠閃耀。
后來,他們在窯廠旁邊建了一座“陶藝與信仰”體驗館,每天都有很多人來這里學習手工陶藝,聽他們講“窯匠與泥”的故事,讀《以賽亞書》里的經文。林硯常常對孩子們說:“我們都是神手里的泥,或許會經歷打磨的痛苦,或許會遇到窯火的考驗,但只要相信他的心意,就一定能成為榮耀的作品。”
夕陽下,林硯和陸則坐在窯邊,看著學徒們認真揉泥的樣子,手緊緊握在一起。窯火的微光映在他們臉上,像神賦予的榮耀。他們知道,父親的心意,他們的愛,神的榮耀,都會在這里,在陶土里,在每一個用心生活的人身上,永遠傳下去——因為我們是泥,神是窯匠;人類繁衍的終極意義,是在時光的打磨中,活出他賦予的榮耀,把這份榮耀,刻進永恒的時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