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死寂中響起一聲近乎夢囈般的低喃。
“動而生道弦……振而發(fā)靈力……顯而為靈氣……”
出聲之人是溫體仁。
他目光渙散,心神仍沉浸在宇宙生滅、道弦震顫的壯闊景象中,下意識地將崇禎闡述的核心要義提煉了出來。
御座之上,崇禎淡淡地瞥了溫體仁一眼。
這一眼,驚醒了其他尚在迷茫中的人。
侯恂慌忙用袖口擦拭嘴角血跡,顧不得失儀,急聲問道:
“陛下圣論如醍醐灌頂,使臣得見宇宙真容。”
“既明此理,我等**凡胎,又該如何入手,方能如陛下所言,感知、共鳴,進(jìn)而使用靈力?”
這話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渴望。
畢竟,道理再高妙,若無法踐行,終究是無用之物。
“答案是【功法】。”
崇禎話音甫落,身形似水中倒影般微微蕩漾,消失于御座之上。
不等眾人驚呼,皇極殿再次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雕梁畫棟如同褪色的畫卷般隱去,眾人置身于無垠的虛空,一幕幕生動而玄妙的景象輪番上演——
光影凝聚。
一個蜷縮的嬰兒,懷抱一顆蔚藍(lán)色的星球,懸浮于太虛之中。
大小懸殊的二者,仿佛本為一體。
“噓……”
嬰兒正在酣睡。
地球的輝光,竟也隨著他呼吸的節(jié)奏明暗交替。
呼,是潮漲潮落、晝夜輪換;
吸,是四季更迭、斗轉(zhuǎn)星移。
無需引導(dǎo),來自太陽的磅礴靈氣,自然而然滲入嬰兒晶瑩剔透的肌膚;
而他周身散發(fā)的、未經(jīng)任何后天意念雕琢的純粹生機(jī),也反哺般融入恒星的光暈之中。
渾然天成的景象,讓觀者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寧靜與祥和。
旋即,嬰兒與星球的影像淡去。
取而代之的是參天森林。
無數(shù)古木拔地而起,藤蔓纏繞,蕨類叢生。
而眾人此刻已開“法眼”,能清晰“看”到每一片舒展的綠葉,每一寸斑駁的樹皮,甚至深埋土壤的根須——
都在向外散發(fā)極其淡薄、凝聚盎然生機(jī)的青色光暈:
【草木清氣】。
場景驟然拉遠(yuǎn)。
滄海桑田。
高山隆起又夷為平地,大河奔涌又歸于干涸。
宏大的時空尺度下,萬物劇變。
最后,所有景象收束,聚焦于一個盤膝靜坐的人形光影。
此人呼吸綿長,意念沉凝。
在其丹田處,一點(diǎn)靈竅明亮可見。
只見周遭空間中彌漫的【日精】、【月華】、【草木清氣】等其他天地靈氣,被靈竅一絲絲地牽引,納入體內(nèi)。
在這四幕景象循環(huán)演變的同時。
崇禎恢弘的聲音,直接從每個人的心湖深處響起,將修煉之秘娓娓道來:
“以法為引,竊天地之機(jī)。”
“修煉之始,人體與天地靈機(jī)間,存有無形隔閡。”
“胎息與練氣二境,便是憑借功法,于體內(nèi)構(gòu)筑一條‘盜取’天地靈機(jī)的秘徑,將外界的靈氣,煉化為己身的靈力,藏于靈竅。”
聲音頓了頓,虛空中的景象再次聚焦于那個靜坐的人影。
尤其凸顯其丹田處那點(diǎn)明滅。
“第一境,胎息。”
“靈竅初開,神與氣交。”
“在于閉外竅,啟內(nèi)竅。”
“由凡俗口鼻之后天呼吸,轉(zhuǎn)為靈竅之先天吐納……”
隨著崇禎的解說,人影內(nèi)部的景象變得透明可見。
只見他依照某種玄奧的功法圖示與口訣,收斂所有心神,將全部意念沉于丹田之處。
或觀想有形——如雞子、飛龍、鳥雀——圓融一體;
或觀想一個抽象的點(diǎn)、沒有線的面。
功法不同,觀想所需不同。
所追求感應(yīng)的天地靈氣,亦截然不同。
“天地萬氣,無論清濁貴賤,皆由道弦所生,本質(zhì)無差。”
崇禎的聲音帶著洞悉本質(zhì)的肅穆:
“真正的分野,在于煉化之法。”
場景再次變化。
兩道人影并排而坐,一道周身環(huán)繞著濃郁精純的日精,另一道則只吸引稀薄駁雜的普通天地靈氣。
“下乘功法,粗疏簡陋,即便置于日精月華之中,亦如竹籃打水,十成靈氣掠取不足一二。煉化所得更是蕪雜不堪,徒增靈竅負(fù)擔(dān),進(jìn)展遲緩。”
只見那被稀薄靈氣環(huán)繞的人影,靈竅光芒晦暗,吸納煉化的過程雖艱澀無比,充盈速度卻快于引日精者。
“上乘功法,非但能掠取更多靈氣,更能高效煉蕪為菁,化異力為己用。所得靈力,至純至厚,同境修士沛然莫御!”
更神奇的是,修煉上乘功法的雜氣修士,在靈力充盈靈竅后,如甘霖般反哺靈竅本身,使其壁障愈發(fā)堅韌瑩潤。
靈竅空間也被悄然拓寬了一絲。
“靈竅得此滋養(yǎng),不斷成長,可納更多靈力,筑就無上仙基。”
“是故功法之高下,決非虛名,乃通天之梯與踟躕小徑之別,關(guān)乎道途之遠(yuǎn)近,根基之厚薄。”
崇禎未對功法品質(zhì)進(jìn)行過多介紹。
大明的首批修士,在胎息階段將使用相同的功法。
崇禎抬起食指,把場景拖回引氣未成前的畫面,繼續(xù)道:
“待功行深厚,念與氣交臻至圓滿,于某次深沉存想中,丹田靈竅便會豁然洞開,伴有或溫?zé)帷⒒蚯鍥龅膶嵸|(zhì)觸感。”
話音未落,靜坐人影的靈竅如火種點(diǎn)燃,引力自其中產(chǎn)生,牽扯周圍靈氣通過體表進(jìn)入周身經(jīng)脈。
“靈竅既活,如啟肉身秘藏,與周天靈韻初建共鳴。”
“褪凡之始,大道之門由此洞開,可言修士。”
見眾人欣喜地看著演示用修士,甚至還想蹲下去撫摸其靈竅,崇禎嚴(yán)謹(jǐn)?shù)穆曇粼俅雾懫穑?/p>
“但,需知此刻,尚不能算真正的胎息一層。”
演示用修士如打蚊蟲一般抬手,將朱純臣伸來的爪子拍掉,嚇得后者連連后爬。
韓爌等人震驚之下,急忙騰挪到虛空邊緣。
成基命緊緊攥住錢龍錫的衣袖:
“怎么可能……莫非這不是幻覺……”
錢龍錫并未回應(yīng),只專心致志地聽取崇禎說的每一個字:
“——靈竅初開,似雛鳥破殼。初見天地,羽翼未豐,尚不能翱翔。”
“因其內(nèi)空空,未存靈力。”
“此階段,爾等可稱之為——”
崇禎戲謔道:
“【半步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