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寧遠的路上,一行人少了許多言語,洪安瀾垂頭喪氣,鄧玉函心事重重,李南東悵然若失。
蕭遠不是傻子,像聰古倫這樣聰慧絕倫的女子可遇不可求,何況她還對李南東如此傾心,只是兩國交兵,就算情義再重也只能忍痛割棄了。
蕭遠越想越不是滋味,便想讓周虹煙勸勸李南東,誰知周虹煙心里也正不爽,氣不過道:“他自個兒想不開,我何必多管閑事。”此時雖已春盛,但遼地苦寒,連日行走風侵,再加上心情積郁,李南東
“哇”地一口鮮血吐出,體力不支,幾欲墜馬。周虹煙趕緊扶住,不忍道:“罷了,罷了,今日豁出去了。你要真喜歡那聰古倫,我就陪你回去找她,只是我要做大她做小。”蕭遠早已看出周虹煙也屬意李南東,但沒想到她語出驚人,全然不顧女孩子家矜持,就連洪安瀾等人也被她這句話驚到。
蕭遠尷尬道:“師妹,就算你要和三弟結親,那也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周虹煙道:“他都這樣了,還等什么父母之命,難道非要像梁祝化蝶才廝守一起?你是師兄,長兄如父,你就代替我爹成全我倆。”邊說邊拉著李南東下馬,竟是要在這路邊行大禮。
一看她這大反倫常,洪安瀾也急了,忙道:“周姑娘和李兄弟結連理再好不過,只是李兄弟眼下身子弱,你這一折騰怕小媳婦沒做成先當了新寡婦,還是先回寧遠再說。”周虹煙聽著有理,又心疼李南東身體,總算罷手。
快到寧遠,鄧玉函突然說不進城了,眾人問他原因,他只道有要事回京,取出紙筆寫了短信讓洪安瀾轉交羅立,交待完便匆匆走了。
等進了城,洪安瀾打發了隨從,讓周虹煙陪著李南東先去歇息,自己和蕭遠去督師府復命。
袁崇煥正在府中議事,待洪安瀾將一番波折說過,袁崇煥道:“回來就好。”接著洪安瀾將鄧玉函的短信呈上,袁崇煥看完面露憂愁道:“鄧先生說皇太極精明強干有帝王相,假以時日難以制御,要我早做準備。”說完不知不覺信紙從指間滑落。
蕭遠道:“皇太極確實聰明,但要說英明神武,小人看也未必。”袁崇煥道:“小兄弟勇氣可嘉,但鄧先生所言也不能不信。正好你們回來,我有一事需你等去辦。”洪安瀾和蕭遠齊道:“請督師吩咐。”袁崇煥道:“我意下月赴東江閱兵,需得力之人先行到毛帥那兒通報一聲,有勞二位再辛苦一趟,另有書信一封帶與毛帥。”洪安瀾和蕭遠應聲諾,退下各自回去收拾了。
蕭遠回到住處說要去皮島一趟,往來估計要有幾日,交待周虹煙這段時間照看李南東,說完便出門了。
這邊洪安瀾也收拾停當,因要渡海怕雨淋濕還帶了油傘,問起李南東情況,蕭遠說不見起色,洪安瀾唏噓不已。
船行兩日,繞過旅順,遇著東江鎮的巡邏船,哨兵驗過印信,便派快船先行通報,等到了皮島已是三日后。
這皮島雖在明軍治下,卻在朝鮮境內,與朝鮮本土不過一江之隔,與鹿島獐子島成三足鼎立之勢。
毛文龍手下有人識得洪安瀾,一登岸便迎入鎮守府。毛文龍看過洪安瀾帶來的書信很是高興,說:“難得督師惦念,文龍何德何能。兩位遠來辛苦,一會兒為兩位洗塵。”說完吩咐擺宴。
這皮島草木不生,鎮守府里卻是山珍海味都不缺,珍饈美饌,酒光食色。
席間,毛文龍問感受如何,洪安瀾答遠甚寧遠,毛文龍得意大笑,拍手招來一隊歌伎陪酒,席中座上各留兩名。
毛文龍左擁右抱,上下其手,手下諸將也是丑態畢露。酒酣興高處,毛文龍忘形道:“這是朝鮮國進貢的美女,被老子截下來,怎么樣不曾耍過吧?”蕭遠哪見過這調調,見洪安瀾尚在半推半就,冷哼一聲,砰的一聲將手中酒杯砸在案上,旁邊毛有德看他要發作,趕緊向毛文龍稟道:“上差初到,不諳風情,就讓兒子陪著去島上逛逛。”毛文龍正樂在其中,哪顧得了這些,揮揮手示意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