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宮內風波平息,李南東與仁穆大妃等達成和解,重歸王室,身份榮寵。
蕭遠等人這才知道李南東竟然是朝鮮王子,以前種種不解一夜之間全明白了。
回想當年初識,只道李南東落魄來投親,卻不曾看出他出身高貴。等得知了金不換的真實身份,蕭遠更是唏噓不已,總道認識金不換也非一日兩日,竟不知他身上也有這許多故事。
李南東問是否要將此事告知周虹煙,蕭遠沉思半響,說人既已死不必徒增煩惱,只是金不換臨終托付切不可忘記,李南東點頭答應。
李南東繼位世子,結盟一事自然順順利利,劉興祚辦完事先回皮島。等過了幾日,鄭芝龍腿傷養好,蕭遠也提出辭行,李南東和周虹煙挽留不得,只好流淚相送。
蕭遠心疼師妹,擠出笑容道:“快要做王妃了,不要小孩子脾氣,今后母儀天下可不要忘了我這個師兄。”周虹煙破涕而笑,說大禮那天要蕭遠和小白都來,旁邊鄭芝龍假裝不滿道:“原來我腿上這一槍白捱了。”周虹煙趕緊賠不是,說哪能忘了擋槍之恩。
眾人皆笑。蕭遠和鄭芝龍這才下得船,與周李二人揮手告別。離開朝鮮,蕭遠問鄭芝龍是否愿意到寧遠軍中效力,鄭芝龍道:“老哥哥我素來不喜歡官府,還是做賊自在些,我只管把你送回寧遠,其余一概不問。”蕭遠見他這樣說也不好強求,便說些當日別后事宜,兩人都經歷了許多故事,路上聊著倒也不寂寞。
這一日,蕭遠正在艙內歇息,恍惚間似乎聽到有人叫自己名字,便起身往召喚處尋去。
來到甲板,只見岸上站著兩排士卒,領頭一員武將騎在馬上扔給蕭遠一把麻扎刀,說:“穎昌告急,快隨我去救援。”蕭遠接過刀,跳下船,跟著便走。
不一會兒到了一座城下,只見烽火連天,旌旗蔽日。城門口一員白袍小將,頭戴兜鍪,見著蕭遠等人道:“你們來了,快隨我迎敵。”說完下令騎兵準備。
蕭遠見他手下不過千余騎,再看對面黑壓壓一片,不知有多少人。對方軍中樹著幾面大旗,上書
“龍虎大王”、
“蓋天大王”、
“神勇無敵大王”等字樣。見蕭遠眼中有疑慮,白袍小將笑道:“跟著我岳云打仗,怕什么?”身后將士群起豪笑道:“怕什么?”蕭遠聽說是岳云,打起十二分精神。
此時戰馬恢恢,鑼鼓催動,岳云下令騎兵正面沖擊,步兵兩翼策應。一聲令下,騎兵如箭一般向前沖去。
岳云一馬當先,手舞雙錘,擋者立斃馬下,身后眾將士不甘落后,勇往直前,人人奮戰,無一后退。
蕭遠熱血沸騰,手執麻扎刀,上斬敵酋,下砍馬腿,殺得酣暢淋漓。岳云領著八百騎兵來回沖殺,所向披靡,金兵陣腳大亂。
城頭守軍瞧著眼熱,喊了一聲
“還守他娘的啥城”,全都沖出來,有馬的騎馬,沒馬的徒步,有槍的執槍,沒槍的拿棍,連七十歲的老叟也殺出城來助陣。
岳家軍士氣大振,金軍喪膽,全線潰退。追擊中,只聽一處高喊
“董先斬金武衛上將軍一名”,那一處喊
“徐慶取萬夫長首級一枚”,再有一處喊
“粘罕索孛堇被我拿下”,喊殺聲此起彼伏,眾將士歡歌笑語,暢飲慶功酒……忽然戰場外馬蹄聲急,朝廷發十二道金牌要岳家軍班師。
岳飛和岳云含淚告別中原百姓,蕭遠也稀里糊涂跟著回京城。誰料一到臨安就有禁軍來拿人,將岳飛一干人下大理寺獄。
沒過多久萬俟卨來宣圣旨,說是定了岳飛死罪,和岳云一道立刻執行。
蕭遠大怒,喊道:“豈有此理!”揮掌劈去,萬俟卨朝后退去。蕭遠猛地一抬頭,檐下牌匾上赫然寫著
“風波亭”三個大字。蕭遠眼前一黑,哇呀一聲吐出一口鮮血。就在這時,只聽鄭芝龍在耳畔道:“蕭遠老弟,做什么夢吶?寧遠快到了。”蕭遠這才驚醒,一身冷汗,原來是做了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