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城下一戰,趙率教以下四千余人全軍覆沒,無一生還,洪安瀾自剄,蕭遠下落不明。
皇太極乘勝連陷遵化、三里屯,巡撫王元雅、總兵朱國彥畏罪自縊。消息傳來,袁崇煥帶著九千騎兵正馬不停蹄趕往薊門,聞之傷痛不已。
一路上,各路明軍前來應援聽候調遣。袁崇煥派參將楊春領步兵三千守永平,游擊鐘宇引兵兩千協防撫寧,游擊滿庫兩千人馬守遷安,參將鄒宗武兩千守豐潤,游擊蔡裕龔彰三千守玉田,游擊劉鎮華兩千守建昌路,調兵遣將,應接不暇。
祖大壽不解,謂敵軍勢大,正應合兵擊之,何故分兵四塞?袁崇煥不及細答,只顧揮軍西進。
等到了薊州,眾將請示方略,才聽袁崇煥道:“韃子善騎射,我與之野戰,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勝算無幾。薊門地形險要,有萬人憑城堅守,韃子不能攻取,必困于城下,待援軍四集,則可圍殲之。若韃子游擊他處,我有兵守之,候其攻掠之時,大軍躡其后,使彼不得專心攻城,賊疲于奔命,則戰機在我,此之謂以逸待勞之計。昔日寇準守檀州便是用此法卻遼兵?!北妼⒙犕晷膼傉\服,各自回營準備防御去了。
待眾將散去,程本直來稟,說已派快馬催促關寧后隊速到薊州。袁崇煥點點頭,問程本直給皇帝的上疏是否擬好。
程本直答已寫好并呈袁崇煥過目。袁崇煥看過,讓程本直在最后加一句引咎自責的話。
程本直不解,問:“薊門之失,督師早有疏報朝廷,按理于督師無關,何故自責?”袁崇煥苦笑:“官場之道,本直勿復多言,只管寫上就是?!闭f完讓程本直退下,躺在椅上閉目歇息,想到趙率教等人戰死一節不禁淚流,再加上連日勞累,不一會兒便昏沉沉睡去。
另一邊大明的朝堂之上熱鬧非凡,兵部尚書王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整日里忙著應付皇帝朱由檢的連番質問。
皇帝畢竟年輕,登基不久就碰到大敵入境,難免慌張。廷臣中老到的知道皇太極繞道入境是心存僥幸,形勢其實對明朝有利,但又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只好委婉提醒。
動機不良的則借機生事,御史曹永祚彈劾袁崇煥有通敵引虜入塞之嫌,御史袁弘勛又扯出袁崇煥擅殺毛文龍一事,廷議紛紛,就是無人明言退敵之策,搞得皇帝心慌意亂。
明眼人當然曉得這些都是一派胡言,大敵當前,豈有污蔑重臣之理。吏部侍郎成基命看不過去,辯駁了幾句。
禮部侍郎周延儒提出了折中的建議,先不管彈劾的事,讓袁崇煥擊退皇太極再說。
皇帝朱由檢正在狐疑之際,又要依靠袁崇煥退敵,周延儒的提議最是適合,于是傳旨派御使方大任到薊州監軍,命袁崇煥統御各路兵馬,務必不得讓皇太極越過薊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