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漢、巴林帶著兩旗蒙古兵來取昌黎,本以為縣城會不戰而降,誰知城門緊閉城上布滿長槍火藥,顯見得是不準備降了。
巴林問怎么辦,敖漢道:“我軍連戰皆捷,區區一座小城又能如何。只要攻進城去,城中子女玉帛便盡歸我等所有,還問什么?”說完也不整軍便下令攻城。
一萬蒙古兵呼喝著沖向城墻,架起云梯蜂擁而上,因梯子少有些兵找了根木頭便往上爬。
城頭一陣鑼響,火藥熱湯傾倒下來,把蒙古兵燙得上躥下跳。敖漢在后督陣,聲稱攻下城池財物任取,蒙古兵聞言踴躍,又大叫著攻了上來。
眼看情勢緊急,蒙古兵后隊卻亂了起來,原來是蕭遠等殺到。只見蕭遠快人快馬,雙刀飛舞,在前開路,刀光落處哀嚎聲不斷,一路殺到城墻下,縱身躍下馬,將云梯一一拽倒。
梯上的蒙古兵摔得暈頭轉向,還沒爬起身,被隨后趕到的李南東和周虹煙一刀一鞭送上西天。
巴林恃著勇悍,朝蕭遠射了一箭,被蕭遠用刀撥落。好個蕭遠,奮力一刀擲去,砍中巴林左肩,差點劈到腦袋。
主將負傷,蒙古兵軍心潰散,城中守軍趁勢殺出。敖漢見巴林受了重傷,也不知是死是活,心中慌了神,趕緊鳴金收兵。
殺退了蒙古兵,蕭遠等進了城。帶頭守城的是個知縣,名喚左應選,個子矮小,其貌不揚,因是新任,程應琦也不認識。
雙方見過面,蕭遠說明緣由,左應選謝過。李南東問城池狹小如何守城,左應選只笑笑,稱已善作準備無須多慮。
再問,左應選不肯多說一個字。說話間不時有人打斷問話,蕭遠等見他忙得不可開交,不便叨嘮,便告退自行安頓去了。
上了城樓,見這城池雖小,背山面河,形勢卻很險要。城墻上除了官兵,還有不少百姓,數十人一組,插標戴號,來回巡邏。
尋了幾個來問,說是前幾日聞聽韃子要來百姓本來要跑,左縣令擋住城門大喊才穩住了民心。
一個白發老叟道:“都是自個兒家業,誰舍得丟棄?還不是怕當官的先跑,百姓任人宰割。如今左大人振臂高呼,百姓當然響應守城。大家說是不是這理兒?”圍觀眾人齊聲叫好。
李南東遠望灤河對蕭遠道:“此地背靠青山,面向灤河,韃子不能用武,這左知縣又得民心,只要皇太極的大軍不來,八成能守得住?!笔掃h也深以為然。
晚上上燈時分,左應選帶著一班父老攜酒菜上城樓犒軍,遇見蕭遠等,道:“韃子白天失了銳氣,晚上不敢來攻城,諸位不妨到宅房歇息。”蕭遠道:“不礙事,只是明日韃子來攻城,單憑城中老弱怕難濟事,不知大人有何妙策?”左應選指著城頭擺放的火藥道:“喏,就憑此物?!笔掃h一看,原來是寧遠軍營中見過的散彈,問道:“未見這里有許多虎蹲砲,韃子來時用何物發射?”左應選笑道:“用虎蹲砲發射耗時費力,且射程不過百步,我今擺放城頭,點著引信,往城下人多處扔去,韃子無處躲藏。”蕭遠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小人愚昧,不明良用?!弊髴x謙虛道:“我也是受高人指點。”次日,敖漢領著蒙古兵又來攻城,剛來到城下,城墻上火藥如雨點般落下,聲光巨烈,炸得蒙古兵哭爹喊娘。
眼看強攻無果,敖漢下令三十丈外列陣,要城中出來迎戰。城頭軍民不懂蒙語,也不知城外嗚哩哇啦喊的什么,大概猜著蒙古兵在叫陣。
蕭遠氣盛,要去應戰,卻被左應選攔住道:“蕭英雄何必費這力氣,韃子叫喚只管讓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