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中家:
劉海中見傻柱將東西搬進來,二大媽:“哎,陳老根怎么沒搬東西?”
“哼,傻柱那傻不拉幾的討好老陳家,想要說一門親事唄,甭管別的,回頭家里買煤球什么的,冬儲白菜,你都喊陳老根和陳家老大干就行。”
劉光齊:“爸,別這么麻煩人家了,陳衛東畢業了以后是大學生了,將來分配了就是干部,不是咱家能招惹的。”
劉海中想到陳老根一臭蹬三輪的,他兒子都能大學生,他兒子卻只能上中專,心中憋氣:“大學生怎么了?當干部也管不著咱院的事兒。
陳老根注重他小兒子的名聲,陳家老大還指望我和老易在軋鋼廠給他說好話,給他哥轉正機會呢。
他們不敢出什么幺蛾子。”
“二大爺,挨家嗎?我來是說一聲,晚上請大家伙到咱街道辦的掃盲班去,我想感謝一下大家伙。”
劉海中腦子粗,沒那么多彎彎繞繞,見陳衛東這么客氣,洋洋自得:“老大,看著沒?這陳衛東還不是老老實實的?”
劉光齊今年十七歲,比陳衛東小三歲,從小他就是在陳衛東光環下長大,他覺得陳衛東絕對不是上課這么簡單。
但是他不想多說,橫豎這個家,他不想多呆了,愛怎么著怎么著吧。
陳老根整天說陳衛東學習不怎么地,一般般,能騙院里人,但是騙不了劉光齊,劉光齊和陳衛東是同一學校,教的老師都是同一批。
每次上課,老師都會拿著陳衛東給他們做典型,可以說,在學校,一直流傳陳衛東的傳說。
劉光齊不愿意澄清,就是因為他不愿意在學校被陳衛東壓一頭,在院里也活在陳衛東光環下。
陳衛東這個四合院唯一大學生在院里矚目下,帶著陳老根從劉海中家出來,又進了易中海家。
院里不少人議論紛紛:“哎,老陳家還真是今非昔比了。”
“誰說不是呢,瞧瞧陳衛東,年紀輕輕,這么沉穩。”
易中海家門口,易中海站在門口,看著陳衛東和陳老根一前一后走出屋子,心中奇怪,老陳家在四合院,就是軟柿子,誰家都占點小便宜,去捏一下。
這在易中海看來,根本算不上欺負,畢竟,東西不放在他家門口,他都覺得做人不能太自私,人家愿意找陳老根,那是沒拿陳老根當外人。
陳衛東回來,就帶著陳老根找他。
易中海還以為,陳衛東回來,是給老陳家撐腰,要求他這一大爺主持公道的。
易中海準備一肚子說辭,結果,陳衛東什么都沒說,只要大家伙去掃盲班上一堂課,還說要感謝全院。
這大學生,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難道,這小子遺傳了陳老憨的懦弱?
南鑼鼓巷街道老交道口胡同掃盲班中,陳衛東已經將九十五號大院所有人都召集起來。
至于人為什么這么齊,很簡單,陳衛東邀請理由,讓他們無法拒絕:
第一,他今天在南鑼鼓巷掃盲班,等著院子里的街坊鄰居,目的就是回報院里鄰居給大家伙的照顧。
第二,陳衛東準備在掃盲班分享他考大學的經驗,分享他的學習方法。
且不說第一條,讓大家伙都覺得,陳衛東這次定然給街坊鄰居準備了好東西,就是第二條,足以讓全院沸騰了。
這個年代,誰家不是孩子好幾個?
誰家家長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盼家里有個和陳衛東一樣的大學生?
就算閻埠貴家這樣,小業主成分,孩子不能考大學,不能上中專。
但是閻埠貴是小學教員,若是他能教出個大學生,對他將來提升教員等級是有利的。
所以,陳衛東這一次掃盲班,算是將全院的胃口給吊起來了。
就連院子里去掃盲班的老大難賈婆婆,最不愿意配合政策的,唯恐陳衛東是按人頭報答,她要是不去,那家里就少占便宜。
所以,原本傍晚七點才開始的掃盲班,六點半,人就到齊。
王主任看著掃盲班坐著的板正的九十五號大院,滿臉笑容:“衛東,不愧是大學生啊,還是你有辦法,為這事兒我可是好幾天都睡不著覺了,你幫我大忙了。”
陳衛東:“王主任,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大學生是人民的大學生,就應該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好,好,好孩子,馮鵬,你好歹跟著陳衛東學著點,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馮鵬吊兒郎當站在一旁,看著陳衛東:“我說,東子,你已經夠優秀了,給我們留條活路吧,從小,我就聽著你的故事長大,你現在還這么追求進步,要我說差不多就行了,反正大學生指定有工作,你們鐵道部學院,如今人才緊缺,你以后可是鐵老大工作呢。”
陳衛東:“工作沒落實,我干等著,也不放心,干脆干點事。”
馮鵬有一句無一句的和陳衛東聊著天,論學習成績,論專業,學校,馮鵬其實都沒有陳衛東優秀,過去上學時,陳衛東在馮鵬面前占優勢。
因為那些很復雜的題目,在陳衛東眼中,似乎都不是事兒,馮鵬總是需要拼了命,還看不到陳衛東的后背,但是畢業了,兩個人之間的分水嶺就顯現出來了。
馮鵬:“真正分配名單確定,怎么也得等七月十號,你現在著急也沒用,不過,要是你有門路,你的分配方案定下了,那應該能打聽出來的。
要是沒定下來,那你就要小心,容易被分配下去,雖然也是省會城市優先,但終歸比四九城差不少!”
陳衛東心中一凜,張助教臨走的時候,明確給他消息了,那會他的分配方案沒定下來,難道,會有變故?
馮鵬拍拍陳衛東肩膀:“差不多了,你該進去了,對了,我分配方案已經確定了,分配在區委-組織部,以后你要是有事兒需要我幫忙,盡管找我。”
陳衛東恍然,怪不得馮鵬漫不經心中,帶著一股自信,
在新國家,組織部是體制內的“中樞神經”,管干部、定升遷。跟著組織部,年年有進步不只是一句空話。
陳衛東原以為進了大學,他就和他們同一起跑線,但是現在才明白,人家的起跑線,恐怕是他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奮斗目標。
不過陳衛東也沒有頹廢,人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他能穿越這個年代,激活金手指,還能考上大學,他也很優秀,就算沒有家世,靠著自己能力,他一樣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陳衛東深吸一口氣,走上掃盲班,因為聽說陳衛東要在掃盲班講解考上大學的經驗,這個年代,消息閉塞,又沒有后世那種學習班,陳衛東這一分享,直接將整個胡同人都引來了。
大家伙都自發的將孩子帶來,帶著本子筆,甚至還有抱著小嬰兒來聽課的,
用他們的話說,就算聽不懂,那也要蹭蹭小神童的文氣。
王主任去準備迎接區委那邊的領導去了,陳衛東走進教室,沒有著急講課,而是先看了看手中安全材料,還有掃盲班,識字的好處。
其實寫的都挺簡單。
安全宣傳無非就是:“寧可停工停產,決不違章冒險。十次事故九次快,麻痹大意是禍害。安全情系你我他,預防事故靠大家。安全生產勿僥幸,違章蠻干要人命。”
掃盲班的好處,也簡單,都是通俗易懂的掃盲課:“掃盲識字班,今天開學了,上學的男和女,早早就來到,學文化、學政治,專心聽課,天下的大事情,我們能知道……”
這樣的宣傳不是不好,只是對大部分人來說,不夠深刻,不懂其中好處,這就很難貫徹下去。
“衛東,可以開始了!”
王主任給陳衛東打了個手勢,陳衛東明白,區委的領導已經來了,他可以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