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是個急性子,上去就想要搶報紙看,許大茂一臉鄙視:“傻柱,就你還看報紙,你識字嗎?你家趁報紙嗎?”
傻柱冷哼一聲:“就你識字,要我說,學校就不長眼,給你頒發初中學歷。還當放映員,你放得明白嗎?”
閻埠貴:“都不要搶,想要看報紙的,大家伙都來前院,我讀給大家伙聽,就當慶祝,咱院子里出了一位大學生了。”
“好,三大爺,你快讀!”
剛出去瘋玩回來的何雨水雙眼放光,看著閻埠貴手中的報紙,在她心中,陳衛東就是她偶像,是她一生想要追隨的學習目標。
自從何大清離開后,她在院子里處境一天不如一天,她清楚,跟著寡婦跑的爹靠不住,整天盯著別人家媳婦的傻哥哥,也靠不住。
她想要活下去,只能靠自己,努力學習,離開這座四合院。
閻埠貴:“咳咳,四九城鐵道學院陳衛東同學,在校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專業課次次第一?
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為小山村建立衛東學校....”
閻埠貴越念臉色越難看,過去陳老根低調,每次都跟院里人說,陳衛東學習一般,在學校也一般。
這孩子不會有出息之類的,他都當了真,還以為陳衛東學習成績真的一般般。
加上劉光齊不服氣,家世不如他的陳衛東竟然能上大學,他卻上不了,每次咱院里都說,陳衛東那學校,是大學之中最好考的。
這個年代,消息閉塞,加上大學,對于普通老百姓是很遙遠的事情,不少都相信了。
但現在,閻埠貴看著報紙,嘴里像是含了黃連,苦澀無比。
怎么就讓陳老根的兒子出頭了呢?
陳老根那軟蛋,平時三棍子出不來個屁,被欺負了也笑瞇瞇的,他兒子能有這么大出息?
易中海和劉海中也在院里上演了一出笑容消失術。
尤其劉海中,他一直覺得他是工人階級,陳老憨是臭蹬三輪的,集體所有制企業,都不算工人,比他差遠了。
他兒子劉光齊品學兼優,大有干部之姿,肯定也比陳衛東強,但是現在陳衛東上了大學,還名列前茅,品學兼優,還上報紙。
這小子,哪里來這么大的造化?
易中海眉心跳了跳,看著眸子淡然的陳衛東,這小子,上報紙這種事兒,都這么淡定,此子不簡單。
可千萬不能讓他工作分配在四九城,不然以后院里就亂套了。
“衛東可以啊,上了人民RI報啊?”
“還有四九城日報是什么?”
“四九城日報,是講衛東幫助街道辦組織大家伙知道掃盲班重要性,上掃盲班的。”
此話一出,院里再次安靜下來。
陳衛東掃盲班在南鑼鼓巷一鳴驚人,甚至還進了區委領導的視線中。
這掃盲班對于陳衛東來說,是進步的敲門磚,對三位大爺來說,是陳衛東敲打他們的棍棒。
易中海心中難受,過去都是他利用別人辦成自個兒的事兒,但是現在陳衛東三言兩語就召集全院,為他樹立名聲。
“名望值 190,名望值 176,名望值 121.....”
陳衛東眸子微閃,沒想到,建立小學堂讓他上報紙,獲得名望值,去上掃盲班,順便敲打一下院里三大爺,也能讓他收獲名望值。
“請問陳衛東同志在嗎?你的掛號信,兩封。”
門外響起郵遞員的車鈴鐺聲,陳衛東快步跑出去,看著來人,眼睛一亮:“林子,怎么是你?”
林子是陳衛東中學同學,也是林家的老疙瘩,畢業之后,就接了他父親的班,當了一名郵遞員,成為陳衛東同學中,為數不多的“有車一族”。
家鄉遇故知,陳衛東很高興,“行啊,郵遞員同志,比起你,我可落后多了,到現在我還沒有到崗位上發光發熱。”
林子一拳打在陳衛東胸口:“你小子少跟我來這套,你可是這院里,第一個大學生,將來是要進部的。
哎,聽說沒有?馮鵬真的進部了。組織部,那天我去送信,看著他正要去工廠準備鳴放工作,還說要斗爭,要交心,要幫助同志,對他們提出批評,和意見,還要寫宣傳報呢。那架勢,一看不一般。”
陳衛東不想背后議論別人,他給了林子一拳:“故意的,吊我胃口是不是?兩封掛號信呢?”
林子見陳衛東不想多談馮鵬,笑著轉移話題:“哈哈,我就知道,你沉不住氣,沒想到,上大學了,還一點沒變,兩封信,一封你們學校郵戳,一封是三合屯的。”
三合屯?
陳衛東有點意外,三合屯余會計給他寫信,難道學校遇到什么問題了嗎?
但陳衛東還是先拿到那封四九城鐵路局,一封很簡單分配通知:陳衛東通知分配到四九城鐵路局研究所。
鐵路技術員等級:13級,待遇每月56塊,相當于行政等級22級,4級辦事員,是大學轉正才有的待遇。
陳衛東的檔案,糧食等關系已轉入四九城鐵路局的研究所,但是報到單位寫著豐臺機務段。
這一點陳衛東沒有意外,現在是五七年下半年,上面準備廢除鐵道部原先的乘發包制度,在各鐵路分局設基本建設分處,要求設計所,技術員等技術性專業人才,分散配屬各個基建基層分處,以解決工程設計,滿足大干快上的現場施工需要,領導干部,知識分子下基層,是重中之重。
讓陳衛東驚喜的是他的技術等級十三級,這可是大學生轉正之后的待遇,正常大學本科畢業,技術定級應該是14級,工資48.5塊。
但是他竟然提了一級,應該是人民日報的學校,還有掃盲班的名望增加的功勞。
看來以后,在研究技術的同時,也得注意名望的養成。
分配工作定下,他的工作關系定在四九城鐵路局研究所,分配到豐臺機務段,這對陳衛東來說,是他理想中最好的分配單位了。
雖然級別上去了,該實習的過程一點不能少,豐臺機務段就是讓陳衛東了解鐵路工作的一個起步平臺。
也不知,宿舍另五位君子被分配到哪里去了。
要是能一個單位就好了,大家伙和大學一樣,一起學習,一起研究技術,一起出游。
陳衛東拿著信件進了院子,易中海圓臉小眼笑瞇瞇,一副老好人的模樣:“衛東,可是你們學校分配通知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