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與魯提轄乃是舊相識了,雖然在那渭州因為金翠蓮的事略有些不痛快,但人在江湖嘛!
豈能因為一點小事就與人交惡,李忠對魯智深其實還是挺敬重的。
一來魯智深真是一個打抱不平的好漢;二來魯智深的武力值也實在太高。
現在周通安然無恙,那放明哨的兄弟也只是昏迷了過去。
李忠便主動介紹道:
“俺家哥哥姓王名禹,乃是中了童生的好漢,與清風寨花知寨也是至交好友。”
“魯提轄,久仰大名。來來來,村里正擺流水席,我們邊吃邊聊?!蓖跤砝斨巧畋阆虼遄永镒呷?。
梁山步軍有十個頭領,第一名便是魯智深。
未來造反,可少不了他沖鋒陷陣。
如此身材,如此神力,穿上三層步人甲,那便是戰場上的泥頭車,擋他的必將人馬俱碎。
這便是我的李嗣業啊!
未來獲取“傳說度”,豈能沒有猛將輔佐。
魯智深便是妥妥的武力值超九十點的猛將!
此刻,魯大師顯然是餓了,腹中“嘰里咕嚕”如雷般叫喚著。
“提轄,你如今當了和尚,還吃酒肉嗎?”李忠問道。
聞著酒肉的香氣,魯智深不免咽了一口口水:“灑家不忌葷酒,渾清白酒,都不揀選;牛肉狗肉,但凡有的便吃?!?/p>
“論力氣俺周通不如你,但論喝酒,俺自認沒輸過。今晚一定要大醉一場才是?!?/p>
周通抱來了一壇子酒,親自來篩。
王禹也開始炙烤起野味,笑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智深大師,我看你有佛門金剛的造化??!”
“不愧是能考中童生的好漢,出口便成揭語禪詩。”
魯智深端起篩好的酒水就豪飲了一碗,咧嘴笑道:“他日,灑家一定將這句詩說與智真長老聽?!?/p>
“哈哈,我聽聞那智真長老乃是當世活佛,知曉過去未來之事,不知是真的嗎?”
隨著王禹發問,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魯智深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長老有大智慧,想來是知曉過去之事的,至于是不是知曉未來之事,灑家就不知道。不過,灑家離開前,長老贈了灑家四句偈言。要是一一靈驗,那便是連未來也知曉了?!?/p>
眾人沒問這偈言是什么,只王禹頷首道:“有機會必上五臺山去拜見長老,求取真經。來來來,肉熟了?!?/p>
這夜,好生大醉一場,自不必多提。
又在桃花山盤桓數日,魯智深急著去東京大相國寺,便來向王禹告辭。
王禹也不多留,只道:“智深大師,我送送你!”
他記得,自桃花山離開,魯智深很快就遇到了“九紋龍”史進,這才有了“九紋龍剪徑赤松林,魯智深火燒瓦罐寺”的回目。
至于前往東京的盤纏,不用王禹交代,李忠、周通便掏出了三十兩銀子,裝了一包袱,并打了一葫蘆烈酒,好叫他路上解渴。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王禹兄弟,留步!”桃花山下,魯智深如是道。
“我與兄長一見如故,容小弟再送一送,順便討教討教煉肉之法。”
“也好,灑家與你細說。”
魯智深雖然不是個好老師,但皮肉筋骨臟的修煉等級極高,每每指點,都讓王禹受益匪淺。
不覺便送出了六七十里之地,又到了日落黃昏時候。
“兩位哥哥,此地前不著村后不著店,該找個背風之地早早落腳才是。”
李忠說罷,又走了一兩里地,竟然隱約聽得遠遠的鈴鐸之聲傳來。
王禹豎起耳朵,心下已然知道找對了地方,拍手道:“好了!今晚不必露宿山野,那里不是寺院,便是宮觀,這是風吹得檐前鈴鐸之聲,我們去那里投齋?!?/p>
“甚好!灑家的酒也喝光了,該打上一葫蘆才是?!?/p>
話說三人走過數個山坡,見一座青翠的大松林掩蓋了視野,只能看到一條山路蜿蜒而上。
隨著那山路行去,走不到半里地,抬頭看時,卻見一座敗落寺院,鈴鐸被風吹得脆響。
再看那山門,上有一面舊朱紅牌額,內有四個金字,都昏了,寫著“瓦罐之寺”。
又行不到四五十步,過座石橋,再看時,一座已有年代的古寺,就在前方。入得山門里,仔細看來,雖是大剎,卻好生崩損。
知客寮門前大門都沒了,四圍壁落全無;
方丈室前的屋檐下,滿地都是燕子糞,門上一把鎖鎖著,鎖上盡是蜘蛛網;
香積廚更是沒眼看,鍋也沒了,灶頭都塌損。
終于,三人在廚房后面一間小屋,尋到了幾個癱坐在地上的老和尚,一個個面黃肌瘦,有氣無力。
“李忠兄弟,泡些炊餅給他們吃吃?!?/p>
有了米水進肚,老和尚們也便有了氣力。
“都是有手有腳的,怎餓成了這樣?下山去化緣也能活??!”魯智深問道。
“唉!”老和尚嘆息一聲:“寺中也曾種了些糧食,足夠吃喝,還能接濟往來僧人,不曾想,上個月卻被一個云游和尚引著一個道人霸占了寺廟。他兩個無所不為,把眾僧都趕出去了。我們幾個老的走不動,只得在這里過活,要不是施主施舍,便真的要餓死了。”
智深擰起濃眉,甕聲道:“胡說!量他一個和尚,一個道人,縱然有些本事,去官府告他們便是?”
“師父你不知啊,這里乃是青州和淄州的交界地,官兵兩不管的地帶。況且,那和尚、道人好生了得,都是殺人放火的人。尋常官兵斗不過他們的……我看三位也是行善的好人,速速離去,莫要妄送了性命?!?/p>
“哼!告訴灑家他們在哪?!?/p>
王禹指著怒意勃發的魯智深,笑道:“我這位哥哥,有千鈞之力,我也是有武藝傍身,你們盡管說來便是?!?/p>
“他們在后面安身。”
“都喚作什么?”
“那和尚姓崔,法號道成,綽號生鐵佛。道人姓丘,排行小乙,綽號飛天夜叉。這兩個哪里似個出家人,只是綠林中強賊一般,小官人萬萬小心??!”
“不必擔心,若真是強人,我們三兄弟順手打殺了便是?!?/p>
這時,一破鑼嗓子高聲唱起了歌兒,歌聲漸漸靠近:
“你在東時我在西,你無男子我無妻。”
“我無妻時猶閑可,你無夫時好孤恓?!?/p>
從窗戶口縱目一望,那是一道人,頭戴皂巾,身穿布衫,腰系雜色絳,腳穿麻鞋,挑著一擔兒:
一頭是一個竹籃兒,里面露些魚尾并荷葉托著些肉;一頭擔著一壇酒,也是荷葉蓋著。
“他便是飛天夜叉丘小乙!”老和尚低聲道。
魯智深提著禪杖便要去,王禹一把拽住,說道:“智深勿急,我今日得哥哥指點,略有所得,手癢得很,讓我去會會他,哥哥來為我壓陣。”
“也罷!”
王禹拿著鳳翅鏜,一奔而出,呼嘯間往那“飛天夜叉”丘小乙的后背便是一刺。
“呀!”
這道人背后好似生了眼睛,丟了擔子,往空地便是一滾,險之又險躲過一刺。
說時遲,那時快,腰間的刀瞬間拔了出來。
可王禹早已經不是曾經那個需要偷襲才能拿下錦毛虎的吳下阿蒙了。
這一刺之后,宛如狂風暴雨一般,手里的重型兵器鋪天蓋地的刺擊而下。
丘小乙雖然有好身手,卻也難抵擋這般兇猛的攻擊。
只將手里的刀勉強抵擋了三五下,便知道不是對手,立刻便想遁走。
可旁邊自有魯智深、李忠壓陣,哪容他逃遁。
后路沒了,焦急之下滿身都是破綻,便被一鏜刺中胸口,飆出熱血,一命嗚呼。
就在這道人死去的剎那,王禹瞬間感到了一股力量加身,微凝精神,就見眼前浮現出了兩行字來:
【掠奪命魂:飛天夜叉】
【獲取天賦:勇健捷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