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楊景躺在家里的床上,面朝被熏得發黑的房梁躺著,身下是鋪了兩層粗布褥子的硬床板。
今晚雖然難得吃了一頓肉,但一家人卻都高興不起來,有的也只是強顏歡笑。
來自馮雷以及他背后寧老爺的逼迫,就像一座大山壓在了楊家人的身上。
姑父家中雖然和寧府管家有些關系,但那位寧老爺是出了名的鐵公雞,饒是寧家錢財雄厚,但想要讓寧家多出幾兩銀子,也希望不大。
想到這件事,楊景的眉頭不由微微皺了起來。
除了這件事外,楊景這次回家,感受到了伯母和堂哥楊安表現出的親近。
其實大伯一家都是老實人。
只是過去原身自視甚高,和過得比較窮困的大伯一家很少接觸,了解不多。
楊景上次稍稍改變了一些態度后,伯母也立刻有了回應,黑子被踢死后,伯母便將狗肉留了下來,要等楊景回來再吃,楊景不回來,誰也不能吃。
另外,楊景猜測堂哥楊安應該也是有練武根骨,短短半個月,楊安就比以前壯碩了一些,可見錘煉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就這樣,楊景想著事情,眼皮漸漸沉重,緩緩睡了過去。
.......
翌日,一早。
楊景從家中拿了一兩銀子外加一百三十枚大錢,便告別了家人,返回縣城。
他心中很清楚,當下最重要的是練武。
無論是對家族而言,還是對自己長期的發展也好,練武都是最重要的。
在這個亂象漸起的世道,唯有自己的實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只有自己擁有了強大的本事,才能保護自己,保護親人,保護想要保護的一切。
這個道理無論是在這個世界,還是在楊景前世的地球上都是通用的。
為了不耽誤練武,楊景路上走的很快。
這次回家,家中的境況讓他心中升起一股濃濃的緊迫感。
一路上,他看著穿著破爛的流民,甚至一些村子還特意安排人阻攔這些流民進村。
如今世道亂,年成也不好,很多人自己家都吃不飽肚子,更沒有多余的口糧施舍給這些流民了。
趕路的同時,楊景腦海中也在迅速思考著對策。
兩畝上田的市場價是十二兩銀子到十五兩銀子之間,以前上田還賣出過每畝十兩銀子的高價。
可即便現在田地的價格下落,可那位寧老爺只出六兩銀子就要買走楊家的兩畝上田,就實在是欺人太甚了。
況且楊家如今也只剩下這最后兩畝上田了。
若是就這么賣出去,今年還能勉強支撐過去,可明年若是收成仍舊如今年這般差,餓死人真不是簡單一句話的事情了。
據楊景所知,現在魚河縣就有一些村子出現了餓死人的現象,至于餓死、病死的流民就更多了。
“不能拖了。”
楊景雙眼微瞇,閃過一抹森冷。
想到這段時間家中的遭遇,一股怒氣在胸腔中升騰勃發。
........
楊景來到承平坊的武館時,已經有十余名弟子正在錘煉氣血、練習招式了。
他也沒跟人打招呼,自己脫了上衣,光著膀子,在院子里找了一處寬敞的地方舉石鎖。
館主孫庸說過,在練武之前,先錘煉氣血,然后再正式練武,進展會更快一些。
錘煉完氣血,楊景開始練《崩山拳》。
他的根骨普普通通,修煉速度自然也不會快,不過想到面板的強大功效,他練的倒是十分的投入,不像有些對突破明勁失去信心的弟子那樣敷衍、偷懶。
期間四師兄劉茂林過來指點了楊景一會兒,還親自和楊景搭手陪練。
對這位脾氣很好的師兄,楊景的印象也很好。
四師兄走后,楊景一直單獨練著崩山拳,直到中午該吃飯了,楊景才離開武館。
他直接去了西市,花了一百零四枚大錢從肉鋪里買了兩斤馬肉,中午的馬肉要比傍晚時每斤貴上兩枚大錢。
接著楊景帶著買的兩斤馬肉回了大通坊的住處。
練武在很大程度上練的就是氣血,而食補就是滋養氣血的很重要的一個方式。
武館中有幾名家世好的富家子弟,據說吃的肉都和尋常肉食不同,對氣血的滋補用處極大。
回到房間,楊景便開始燉肉,肉香味很快彌漫開來。
楊景吃了一半,剩了一半馬肉放在鍋里留到晚上吃。
感受著身體中傳出的絲絲熱量,楊景沒有耽擱,直接就在房間里練起了崩山拳。
趁著中間休息的功夫,他直接一口氣跑到了承平坊的武館里。
在武館中修煉要比在狹小的房間里修煉好多了,一是寬敞,二是有氛圍,三是最重要的有人指點。
畢竟都是花了錢的,而且練出勁力就可以真正拜入孫庸門下,成為正式弟子。
按照館主孫庸交代,練武中遇到不懂的先去問大師兄許洪,大師兄再不懂的才可問他。
不過很多時候楊景在練武中遇到困惑,都是詢問四師兄劉茂林,畢竟相比不茍言笑的大師兄許洪,脾性溫和的劉茂林要容易接觸的多。
楊景下午的練武中,能夠隱約感受到進展要比上午快了一些,明白這就是中午吃了那一斤馬肉的緣故。
就這么一直練到申時三刻,也就是地球上的下午四點半,楊景才緩緩收功,平復氣息。
調整好后,楊景走到院墻邊上,拿起這里的上衣,就要穿上離開。
“楊師弟,今天怎么走這么早?”
這時,不遠處的四師兄劉茂林看到楊景要走,疑惑問道。
這段時間,楊景身上發生的轉變他都看在眼里。
雖然不知道楊景為什么會突然變得這么專注練武,甚至到了有些瘋狂的地步,但對于這種變化,劉茂林是很為楊景感到高興的。
在孫氏武館中待了多年,劉茂林見過太多弟子了,其中不乏像楊景這般的鄉下農戶子弟,家中為了湊出一筆拜師費不知付出了多大代價。
雖然練出勁力萬分艱難,但若是努力修煉,終有一線希望,可若是在其它事上分了精力,可就連一線希望都沒有了。
在劉茂林眼中,以前的楊景就是如此,精力被一些蠅營狗茍的瑣事分散,沒有將全部精力放在練武上面。
前些時日,楊景和呂陽、張克寒、周霖三人鬧掰,然后全身心投入到練武中,一切劉茂林都看在眼里。
“四師兄,家里有事,我得回去一趟。”楊景穿上上衣說道。
“這樣啊,”劉茂林微微點了點頭道:“現在城外流民不少,頻出亂子,路上注意安全。”
“我知道了,多謝四師兄。”楊景點頭回應,接著便出了孫氏武館。
楊景沒有回大通坊的住處,而是順著朱雀大道一直往南,直接出了城,往洼子鄉的方向走去。
日頭斜掛西天,把楊景的影子拉得老長,也給官道鍍了一層淡金。
楊景一邊往洼子鄉方向走,一邊喚出了面板,看向了面板上的修煉進度——
【崩山拳入門(83/200)】
楊景微微點了點頭。
雖然囿于根骨,他的武學進度提升有些慢了,但卻在穩步向前。
最重要的是,相比其他人,楊景可沒有兇險無比、艱難萬分的瓶頸。
只需要修煉到極限層次,便能自然而然的完成突破。
一邊思考,一邊趕路。
一個時辰后,楊景來到了洼子鄉,馮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