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分班,發新書,認識新老師。每一件事對姜凌霜來說都是一次考驗。
她的蹩腳普通話在課堂上鬧了笑話。語文老師點名讓她朗讀一段課文,她緊張地站起來,用帶著濃重鄉音的普通話磕磕絆絆地讀著,教室里不時響起壓抑的低笑聲。她的臉一直紅到耳根,讀完坐下后,恨不得把頭埋進課桌里。
更讓她難受的是那種無處不在的、因貧富差距而帶來的隔閡。課間,同學們拿出從家里帶來的餅干、糖果互相分享,沒有人會分給她,她也拿不出任何東西可以分享。她的午飯是從食堂打的最便宜的、看不見油花的青菜和兩個窩頭,獨自一人躲在角落飛快地吃完,而有些同學則會去校門口的小吃攤買肉包子或者面條。
她的同桌是一個叫李麗華的縣城女孩,穿著漂亮的格子外套,用的是帶著香味的橡皮。她似乎不太愿意和凌霜多說話,偶爾借塊橡皮也帶著施舍般的表情。有一次,凌霜不小心把墨水濺到了李麗華的作業本上,李麗華立刻尖聲叫起來,嫌棄地拍打著本子,仿佛沾上了什么臟東西,引得周圍同學都看了過來。
“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凌霜慌忙道歉,拿出自己的手帕想去擦,那也是一塊洗得發白、邊緣磨損的舊手帕。
“算了算了,別用你的臟手帕碰我的本子!”李麗華一把推開她的手,語氣充滿了不耐煩和鄙夷。
那一刻,凌霜僵在原地,羞辱感讓她渾身發抖。她緊緊攥著拳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才勉強沒有讓眼淚掉下來。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貧窮帶來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匱乏,還有尊嚴上的踐踏。
然而,凌霜骨子里的倔強和不屈,也被這種環境激發了出來。她知道自己沒有退路,也知道自己唯一能依仗的,就是成績。
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清晨,天還沒亮,她就悄悄起床,借著走廊昏暗的燈光背誦課文、單詞;課堂上,她全神貫注,恨不得把老師講的每一個字都吃進去;晚上熄燈后,她還會躲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偷偷看書、做題。她基礎扎實,又極其刻苦,很快,她的優勢在幾次小測驗中顯現出來。
數學課上,老師出了一道難度不小的思考題,很多同學抓耳撓腮,連李麗華也皺緊了眉頭。凌霜仔細演算后,舉手說出了自己的解題思路,清晰且簡潔。老師驚訝地看著她,連連點頭稱贊:“姜凌霜同學思路非常清晰,解法也很巧妙!大家要向她學習!”
那一刻,教室里安靜下來,同學們看她的目光里,少了幾分輕視,多了幾分驚訝和探究。李麗華的表情更是復雜,有不服,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
凌霜并沒有因此而得意,她只是平靜地坐下,繼續認真聽講。但她心里明白,在這個陌生的戰場上,成績,是她唯一能贏得的尊重和立足的資本。這場無聲的較量,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