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天光未亮,宿舍窗外還是一片沉寂的深藍。姜凌霜準時醒來,沒有一絲賴床的困倦。她輕手輕腳地起身,用冷水仔細地洗了臉,刺骨的涼意瞬間驅散了最后一絲朦朧,讓大腦變得異常清醒。她換上那件洗得最干凈、雖然舊卻熨燙平整的格子襯衫,這是她唯一一件看起來稍微體面點的衣服。然后,她將昨晚已經反復檢查過無數遍的準考證、身份證、鋼筆、鉛筆、橡皮等考試用品,再次一一清點,整齊地放入一個透明的文件袋里。
她沒有去吃食堂準備的所謂“營養餐”,而是拿出姜大伯他們送來的雞蛋,用開水泡熱,慢慢地吃了一個,又喝了一杯溫水。食物簡單,卻讓她感到一種由內而外的踏實和溫暖,仿佛汲取了來自姜家坳的力量。
走向考場的路上,校園里已經人頭攢動??忌鷤儚乃拿姘朔接縼恚樕辖豢椫o張、焦慮、期待和故作鎮定的復雜表情。家長們圍在校門口,踮著腳尖,一遍遍地叮囑著,眼神里是比考生更甚的焦灼。凌霜獨自一人,穿過喧鬧的人群,步伐沉穩。她沒有看向任何人,目光平視前方,專注于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努力將外界的一切干擾屏蔽在外。
考場設在教學樓,氣氛肅穆到近乎凝固。入口處,監考老師手持金屬探測儀,一絲不茍地檢查著每一位考生??諝庵袕浡舅臍庀⒑鸵环N無形的壓力。找到自己的座位號,凌霜安靜地坐下,將文件袋放在桌角。桌椅有些陳舊,桌面上還有不知哪屆學生刻下的痕跡。她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試圖將那份源自全村期望的巨大壓力,轉化為專注答題的動力。
第一科,語文。
試卷發下來的那一刻,教室里響起一片翻動紙張的沙沙聲,夾雜著幾聲壓抑的驚嘆或嘆息。凌霜迅速瀏覽全卷,題型熟悉,但閱讀材料的深度和作文題的開放性,都預示著這不是一場輕松的戰役。她摒棄雜念,從最基礎的字詞音形義開始,穩扎穩打。閱讀理解的文章涉及古典文學鑒賞,她調動起全部積累,字斟句酌,努力捕捉字里行間的深意。最關鍵的作文題終于映入眼簾,題目要求圍繞“根”與“遠行”談談思考。凌霜的心猛地一跳,這個題目仿佛是為她量身定做。她閉上眼,腦海中瞬間閃過雞鳴嶺的山水、母親墳頭的黃土、大哥南下的背影、鄉親們送行時的目光……一股熱流涌上心頭。她沒有猶豫,提筆便寫,將三年來的艱辛、對故土的眷戀、對未來的憧憬,化作真摯的文字流淌于筆端。筆尖沙沙,情感真摯,她完全沉浸其中,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這是在決定命運的考場。
下午,數學。
這是凌霜的強項,也是拉開分差的關鍵。試卷難度果然不小,尤其是后面的幾道大題,層層設卡,需要極強的邏輯思維和綜合能力。凌霜沉著應對,先易后難,確保基礎分一分不丟。遇到難題,她不急不躁,仔細審題,在草稿紙上一步步推演,將復雜問題拆解成熟悉的模塊。汗水浸濕了她的額發,她也渾然不覺,整個世界只剩下題目和演算。終于,在交卷前一刻,她攻克了最后一道壓軸題,雖然過程曲折,但答案清晰。放下筆的那一刻,她長長舒了一口氣,一種經過激烈搏殺后的疲憊與成就感交織在一起。
第二天,理科綜合。
這是一場對知識儲備、答題速度和體力精力的終極考驗。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知識交織,題量大,時間緊。凌霜根據自身優勢,制定了先做生物、再化學、最后攻堅物理的策略。她全神貫注,大腦高速運轉,在不同學科間快速切換思維頻道。實驗題、推理題、計算題……她像一名熟練的工匠,精準地使用著三年磨礪出的“工具”。時間一分一秒流逝,考場里只能聽到筆尖劃過答題卡的密集聲響和偶爾傳來的沉重嘆息。凌霜拼盡全力,終于在終考鈴響前的最后一分鐘,填滿了答題卡上最后一個空白。放下筆時,她的右手手指已經僵硬酸痛,后背也已被汗水濕透。
最后一科,英語。
這是凌霜最沒把握的一科。聽力部分,她凝神靜氣,努力捕捉每一個音節。閱讀理解,文章題材廣泛,生詞不少,她運用技巧,根據上下文推斷,力求理解主旨。完形填空和作文,她調動起所有積累,謹慎選擇,盡力表達。雖然過程中仍有磕絆和不確定,但她始終沒有慌亂,堅持到了最后。
當終考的鈴聲尖銳地劃破考場的寂靜,宣告一切塵埃落定時,凌霜緩緩放下筆,身體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氣。她沒有像有些考生那樣歡呼或哭泣,只是靜靜地坐在座位上,看著被收走的試卷,心中百感交集。過去三年一千多個日夜的艱辛奮斗,過去兩天高度緊張的腦力鏖戰,以及背后承載的無數期望,在這一刻,都畫上了一個暫時的**。
她走出考場,午后的陽光有些刺眼。混在涌出教學樓的人流中,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虛脫,但也有一絲隱隱的釋然。無論結果如何,她已拼盡全力,無愧于心,無愧于那些殷切的目光。接下來的,便是等待。而等待本身,亦是另一種煎熬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