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也只能這樣了,不然天天拎水確實太費勁。你去買水泵,咱們是不是還得買個水缸?”王佳琪輕嘆一聲,望著灶膛里跳動的火光,輕聲問道。
“水泵買回來就行。剛才你媽——我丈母娘來電話了,說一會兒要送些生活用品過來,連水缸也一起帶來。你在家等著他們吧,我去買水泵就行。”
“什么時候打的電話?”王佳琪好奇地問。
“就剛才,我正燒火的時候。”方海依舊蹲在灶口,往里添著柴火,語氣平靜。
王佳琪點點頭,思索片刻道:“要不……今天別去了,明天再去買吧。”
“嗯?”方海抬起頭,一臉疑惑地看著她。
“你想啊,一會兒你老丈人親自送東西過來,你卻不在家,多不合適?更何況是他們主動聯(lián)系你。水泵不急,現(xiàn)在燒炕用水不多,明天買也來得及,對吧?”
方海沉吟片刻,點頭道:“是啊,他們大老遠送來水缸和日用品,我卻不在,總不能讓人家自己扛進去吧?確實不合適。”
“對啊,再說他們已經(jīng)打過電話了,你這時候走了,更顯得不尊重人。”王佳琪附和道,“而且,光燒一下午炕,能干啥呢?”
“也夠了。咱們這炕小,就一間,干得快。我今晚再燒一宿,明天差不多就能搬進來住了。”
“可明天你不還得找人壘墻、安大門嗎?”
“那不急。咱們先搬進來再說。原來那小新房太擠,冰箱空著用不了,買點魚肉還得寄存在別人家冰柜里。早點搬過來,通上電,生活也方便。等安頓好了,再慢慢壘墻、裝門,反而更利索。”方海語氣堅定,說得有條不紊。
王佳琪細細一想,覺得他說得極是。先搬進來,省得兩頭跑,冰箱也能用上,生活立刻就順了。可她忽然想起什么,抬頭看他:“可咱們這還沒通電呢,怎么辦?你找電工了?”
“找了,明天搬的時候,電工就來接線。”
“什么時候找的?”她忍不住追問,“你哪有時間聯(lián)系電工啊?”
“昨晚通宵打麻將,就是跟電工一塊打的。”
“啊?”王佳琪愣住,隨即笑出聲,“電工也是你牌友?那安電……還得給錢吧?”
“不用,我們常一起玩。這種情況不用花錢,有‘護頭’呢。”
“哦?”她若有所思,眨眨眼,“那昨晚誰贏誰輸?你是不是故意輸錢,討好他?”
“哪能啊!”方海搖頭失笑,“手氣背,輸錢沒辦法。我倒是想故意輸,可誰愿意干?昨晚就他一個人輸,我們?nèi)齻€分他的錢,后來還請他吃了頓飯。”
王佳琪笑得更歡:“贏的請輸?shù)某燥垼銈冞€挺講究啊?”
“玩嘛,圖個樂呵。再說賭得也不大,輸贏都無所謂。”
“那你們在誰家打的?那么晚,不打擾人休息?”
“在麗麗家商店。方便,渴了餓了直接拿,煙也管夠,不用往外跑。”
“哦?那麗麗就陪著你們熬了一夜?”
“沒有,她回屋睡了,她對象陪著我們,連飯都是他做的。”
“這倒是個好辦法,一邊打牌一邊做生意,貨都賣給你們了。”王佳琪笑著搖頭,忽然注意到方海滿臉煙灰,忍不住道:“你快起來洗把臉吧,我來燒會兒炕。瞧你這臉,都快跟包公一個色兒了。”
“有嗎?我自己都沒發(fā)現(xiàn)。”
“你要能看見自己臉,那可就成鬼了。”
兩人正說著笑,院外傳來“突突”的發(fā)動機聲。一輛農(nóng)用三輪車緩緩駛?cè)朐鹤印M跫宴鬓D(zhuǎn)頭一看,頓時笑了——是娘家人來了。
姐夫開著車,車上堆得滿滿當當,像個小百貨鋪。父親、母親和姐姐坐在車里,一個個臉上都帶著笑意。
“怎么帶這么多東西?”王佳琪迎上去,又驚又喜。
三輪車在屋前停下,一家人陸續(xù)下車。
“你們蓋房,我們沒幫上忙,心里過意不去,就買了些日用品,都是些生活必需品。”姐夫笑著解釋,一轉(zhuǎn)頭看見方海那張黑乎乎的臉,忍不住打趣:“方海,你這是挖煤去了?這么帥的臉,咋糟蹋成這樣?王佳琪要是以貌取人,早跟你分手了!”
“你這是**裸的羨慕嫉妒恨!”方海笑著回懟。
“行了行了,別貧了,趕緊搬東西吧!”父親笑著擺手,指了指車上堆成小山的物品。
“爸媽,你們先進屋坐,這些我們來就行。”方海連忙招呼,語氣恭敬又周到。
父母點頭,走進屋里。王佳琪搬來小凳子放在地上,請父母坐下。姐姐、姐夫和方海則開始往屋里搬東西。
父親和母親細細打量著這間空曠的屋子,灶炕還冒著熱氣,墻角堆著柴火。
“這么多房間,怎么就選兩間住?是不是太擠了?”母親關(guān)切地問。
“方海說,房子太大人少,冬天冷得厲害。一間小炕好燒,三頓飯一做,炕就熱了。要是兩間大炕,燒一天也不見得暖和。所以我們就決定先住這兩間,別的屋子也都收拾好了,隨時能用。”王佳琪解釋道。
母親點頭:“說得在理,冬天確實冷。對了,那兩袋米面和一壺豆油,是你大哥大嫂買的。他們上班走不開,托我們帶過來。”
“啊,謝謝大哥大嫂!”王佳琪連連點頭,又看向父母,“爸媽,你們先坐著,我去幫忙搬東西。等會兒咱們?nèi)シ胶尲页燥垼酝暝傩獣骸!?/p>
“不用了,我們在家吃過了才來的。”父親擺手,“東西搬下來我們就走,家里還有事呢。”
“那怎么行?飯都不吃就走?”王佳琪急了,“你們倒無所謂,可姐姐姐夫是頭一回來我家,怎么也得吃了飯再走啊。”
“真不用。”母親笑著安撫,“我們都商量好了,送到就回。你們趕緊收拾屋子吧,活兒還多著呢。你看這院子,這么大,也該好好拾掇拾掇,不然太亂,外人看了笑話。”
王佳琪見父母堅持,也不好再勸。她輕輕嘆了口氣,轉(zhuǎn)身走向三輪車,加入搬東西的隊伍。
他們送來的物品實在太多,廚房塞得滿滿當當,只好把剩下的搬進空著的屋子里。東西剛搬完,姐姐和姐夫也進屋看了看,略坐片刻,便開車離開了。
送走家人后,王佳琪站在屋中央,笑盈盈地打量著這一堆生活用品——水缸、腌菜的小缸、面板、菜刀、搟面杖……一應(yīng)俱全,仿佛新家一下子就有了煙火氣。
“現(xiàn)在時間還早,你在家燒炕,我這就去鎮(zhèn)上買水泵。”方海看著滿屋的物件,心里也踏實了,“水缸有了,水泵買回來,明天搬家,后天接電。等電一通,就能抽水了。米面也夠吃一陣子,不愁。”
“行,你去吧,我在這兒守著炕。”王佳琪點頭應(yīng)下。
“干樹枝要是燒完了,就去村東頭的小樹林撿些回來,那邊多的是。我走了啊?”
“去吧,路上小心。”王佳琪目送方海騎上自行車遠去,轉(zhuǎn)身在灶口旁撿了塊磚頭坐下,認真地往灶膛里添柴燒火。
方海一路騎到鎮(zhèn)上的百貨商店。他沒講價,付了錢,拎起水泵,又向老板要了個塑料袋包好。正要出門,上衣口袋里的手機突然響了。
他停下腳步,把水泵放在地上,掏出手機——是王佳琪打來的。
原來他走后不久,王佳琪忽然想起,光買水泵不行,還得買水管!沒水管,水怎么進水缸?再說,以后要是壘個小院墻,種點瓜果蔬菜,澆園子也得靠水管。她趕緊撥通電話,提醒他別忘了。
若不是這一通電話,方海還真把水管的事兒給漏了。他原本只想著趕緊回家安泵,等明天通電就能用。
掛了電話,他轉(zhuǎn)身對老板說:“再拿二十米水管。”
老板應(yīng)聲點頭,走出店門去取。水管都卷在外頭,他用米尺量了二十米,利落地卷好遞過來。
“這水管怎么帶回去啊?”方海付了錢,看著這團沉甸甸的管子,犯了難。
“簡單!”老板一笑,“你把水管卷套身上。先用繩子把水泵綁在車座后,再把管子卷套在腰上,騎車就行。”
說著,他扶住自行車,幫方海把水泵綁牢,又把水管卷放在車后座。方海從管子底下鉆過去,坐上車座,老板又找來繩子,把水管一圈圈綁緊,確保不會滑落。
方海試著騎了兩下,雖有些笨重,倒也穩(wěn)當,便道了謝,緩緩騎出了鎮(zhèn)子。
回到家時,王佳琪正拿著從鄰居家借來的掃把,一邊燒炕一邊清掃院落。院子寬敞明亮,她掃得認真,額上沁出細汗。
見方海回來,她放下掃把,笑著迎上去。方海停好車,王佳琪扶著車把,他則從纏繞的水管下鉆出來。
“這誰幫你弄的?我還正擔心你咋把這大卷管子帶回來呢,真有辦法!”王佳琪由衷贊嘆。
“哪是我有辦法,是老板幫的忙。”方海一邊解開繩子,一邊實話實說。
王佳琪點頭:“水泵好安嗎?”
“沒安過,本想找個懂行的來弄。不過……要不咱們先試試?實在不行再請人。”方海語氣里帶著試探。
“我覺得可以自己試試。”王佳琪建議道,“安個水泵,應(yīng)該不難。事事都求人,也不太好。”
方海想了想,點頭:“是啊,看著也不復雜,先自己裝,不行再找人。”
說干就干。方海拎著水泵走向井邊,王佳琪抱著水管跟在后面。
這口井是老井,早年全村人吃水都靠它。后來土地承包到戶,家家挖了菜園井,這口井便荒廢了。怕孩子玩耍掉進去,也怕雞鴨掉進井里,村民們便用木板蓋住了井口。
井就在東屋窗下。兩人合力掀開木板,方海把水管一端接在水泵出水口,用鐵絲扎緊,隨后拎著水泵和電纜,小心翼翼往井里放。
“要不要拿個鉤子,把水管勾著往下送?”王佳琪問。
“不用,你去把咱爸送來的菜刀拿來就行。”
“菜刀?能行嗎?”
“行,這水管是塑料的,菜刀一劃就開。”方海語氣篤定。
王佳琪半信半疑,回屋取來菜刀。果然,輕輕一割,水管應(yīng)聲而斷,干凈利落。
方海照著記憶里別人安泵的樣子,把水泵沉入井底,蓋好井口,再將水管從窗戶上方穿進屋內(nèi),引到廚房,固定在水缸上方。電纜線也順著墻根拉進來,在水缸旁安好電閘。
“電閘裝高點,離水缸遠些,安全。”王佳琪提醒。方海會意,重新調(diào)整位置,擰緊螺絲。
“好了,總算裝完了。”方海放下工具,拍拍手,帶著一絲期待看向王佳琪,像在等一句夸獎。
“這樣裝……對嗎?”王佳琪仍有些不確定,“不過,水泵行不行,得通電才知道。我看你裝得挺像樣,我爸當年安的時候,好像也是這樣。沒事,明天電工來接電,一試便知。不行再讓他幫忙改。”
“嗯,有道理。”方海點頭,收拾好工具,兩人走出廚房。
看著剩下的水管,方海說:“這些先放閑屋吧,現(xiàn)在也沒空壘菜園。”
王佳琪應(yīng)下,兩人一起把剩余的水管搬進空房。
他們又商量起明天后天要找人干活,做飯燒火,柴火肯定不夠。
“要不你在家燒炕,我去村東頭小樹林撿些干樹枝?現(xiàn)在人都用電磁爐,沒人撿柴了,那里的干樹枝多得很。”方海提議。
“要不咱們一起去?兩人拾柴,快些。”
“可咱都走了,誰燒炕?”
“走之前把灶坑填滿,等我們回來,火應(yīng)該還著著。”王佳琪笑著建議。
方海想了想,點頭:“行。”
他轉(zhuǎn)身回到灶口,把剩下的干柴一點點塞進灶膛。王佳琪則拿起掃把,輕輕掃著廚房的地面。等柴火填滿,廚房也已被她掃得干干凈凈,灶臺锃亮,地面無塵。
兩人鎖好門,找來繩子,肩并肩、說說笑笑地朝村東頭的小樹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