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秘書長何有為點頭:“對,就是他。”
“那就難怪了。”
金瑞澤的筆在“江振邦”三個字上畫了個圈,“小小年紀,既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有全局思維、戰略眼光,又有驚人的實踐能力,媒體的報道看來沒有夸大其詞,我們奉省確實是出了個杰出的青年干部。”
微微一頓,金瑞澤感慨道:“少有呀,難得啊!”
有了省委書記的定調,會議室里對江振邦的評價風向瞬間轉變,剛才還存在的些許疑慮,此刻都化作了驚嘆和欣賞。
“書記說的對,這個小江同志,不止搞企業很厲害,眼光和格局也是一等的。”
組織部長王志成沉吟道:“夸張一點講,從那篇調研報告,以及當下興科集團和興寧市的發展成果來看,再從我個人和他短暫的接觸經歷分析。我個人認為,現在讓他做個縣長,那都是綽綽有余的。”
眾位領導聞言都有些驚訝,靜下來聽他給出理由。
王志成加重了語氣,繼續補充自己的看法:“雖然接觸時間比較短,但我對這個年輕人的印象很深,總結起來有幾點。”
“第一,是政治素養極高。他不是死記硬背文件,而是真正吃透了中樞和省里的精神,并且能創造性地結合地方實際去運用。在國企改革中,他那‘三個必須’的提法,既守住了底線,又搞活了企業,這本身就是對國企改革方向最生動的詮釋,少康省長的評價是,可以當成典型案例來在全省推廣了。”
“第二,是他的統籌能力和發展經濟的本領,已經得到了充分驗證。各位要知道,他不止是推動了興寧市的國企改革,興寧市整體經濟的盤活,從泳裝到超市,從農業到文旅,背后都有他的影子,都離不開他寫的那篇縣域調研報告。這說明什么?說明他具備了駕馭一個地區復雜經濟局面的宏觀能力。”
“第三,是綜合管理能力極強。截止我離開那天,興科集團員工已有一千九百人,管理這樣一個現代大公司的難度,大家應該都能明白,不亞于一個管理一個縣吶。而在興寧調研的時候,我讓秘書私下走訪,發現無論是管理還是基層員工,對小江同志都是交口稱贊的。興寧其他十余家國企老總,對小江同志也是恭敬有佳。”
“第四,是他的心理素質和言談舉止。當時,省長、我和少康同志叫他進來吃飯,他全程不卑不亢,沉穩練達,很從容,完全不像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面對尖銳問題,他也能應對自如,甚至還能舉重若輕地開個玩笑。”
“第五,是他的思想素養與優良作風,通過他一手塑造了興科,自己一分股權不要,卻把股權分給接班人和骨干員工,大家足以見其無私奉獻的精神,與對我黨事業的忠誠品質。”
王志成最后總結道:“所以我認為,對于這樣的人才,我們組織部門可以大膽使用,不拘一格。他的出現,本身就是我們干部年輕化政策的最好證明。”
眾領導眼神交錯,微微點頭,不知是贊同還是別的什么意思。
羅少康看了一眼一直沉默的方清源,后者表情平靜如水。
省委副書記,省會奉陽市的市委書記周學軍,笑道:“我還是頭一次聽王部長用這么大的力度,全方面的夸獎一個干部,還是一個年輕人,罕見吶!”
王志成微笑:“人才難得啊,忍不住多講了兩句。”
“確實,不過小江同志的能力大家實際都不懷疑,就是年齡太小啦。”
“小一點好啊,小一點更有培養價值嘛。”
“這種年輕的干部,就是要好好呵護,重點培養!”
王志成又道:“如果后續興科正式省屬,我個人建議,可以考慮直接把興科暫時提為正處級,讓江振邦同志繼續擔任董事長,興科現書記陳玉彬同志四月份就退休了,到時可以考慮再排一個熟悉黨務工作的老同志,和他搭班子。”
方清源終于控制不住表情,眼皮一跳,心中無語,這餅還沒到鍋里來呢,你就想著怎么吃了?
不過王志成這么一講,話題又回到正軌:興科的股權劃分!
常務副省長黃毅問:“少康省長,這個433的比例,確定是談不下來了嗎?興科三成可以,但興寧市這塊你可以再做做工作嘛,起碼要保證省里掌控51%的股權啊。”
言外之意,就是分而劃之,給興寧市的兩個主官上上壓力。
“不好做工作啊。”
羅少康則解釋道:“雖然正式談判開始沒幾天,但此前聯合工作組一直在興科駐扎,三方私下聊了很多次了,這就是他們的最后條件。”
“而且,小江同志本身就是興寧人,他和興寧市的兩位主官統一戰線了,堅持一定要按這個比例來。他這一堅持,興寧市兩個主官也很有底氣。”
討論陷入了僵局。
就在這時,一直主張強硬的專職副書記趙國斌,忽然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建議。
“既然我們在這里爭不出個所以然,我倒有個想法。”
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趙國斌靠在椅背上,環視一圈:“剛才我聽王部長對這個小江同志的評價如此之高,我都對他有點好奇了,相信在座的各位不少人也抱著我這個想法。”
“那我們不如把這個小江同志請過來,到我們常委會上,讓他自己來講一講。”
“讓他跟我們親自闡述一下,他那個四三三的方案,到底是怎么想的。也讓我們大家,都聽一聽來自改革第一線的年輕人的聲音。”
趙國斌的話音落下,三號小會議室內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安靜。
在座的都是奉省權力金字塔尖的人物,哪個不是心思深沉,城府似海。
趙國斌這個提議,看似是想給改革一線的年輕人一個表現的機會,讓江振邦進入各位省委大員們的視野,是對他的賞識、青睞。
但是,這實則暗藏機鋒,是一步相當陰險的棋!
這就是捧殺,是上屋抽梯計謀中的圈套!!
把一個年僅二十一歲的正科級干部,直接拎到決定全省命運的省委常委會上,讓他當著十一位省委常委的面,為自己那個四三三的大膽方案辯護?
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尋常人別說條理清晰地闡述觀點,恐怕連站穩都難!說話都要打顫!
到時,只要江振邦在會上表現出任何一絲的怯懦、狂妄,或是邏輯上的疏漏,他和他那個方案的份量,都會大打折扣。
屆時,趙國斌便可以可名正言順地以“年輕人想法不成熟”、“脫離實際”為由,徹底否決興寧市的訴求,兵不血刃地將興科集團這顆熟透了的桃子,完整地入摘入省里的囊中。
“……”
省長方清源的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隨后迅速舒展,呵呵笑道:“國斌同志的提議,體現了我們黨兼容并包、廣開言路的優良傳統,我是贊同的。”
他先是肯定了趙國斌,隨即話鋒一轉。
“但是,讓江振邦同志直接來常委會上,跟我們討論股權劃分的具體方案,是不是有些不合程序?”
“這要傳出去,不就成了我們這么多省委常委,在這里跟一個小同志討價還價了嗎?這既不嚴肅,也影響我們省委的形象啊!”
方清源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完全是從維護常委會的規矩和權威出發,聽不出任何偏袒的意味。
“方省長說的有道理。”
趙國斌先是表示贊同,沉吟了一下,道:“但我們不是在和他談判,而是在做決策。”
“我們在這里討論來討論去,都是隔著文件,隔著匯報。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不如就讓小江本人,當著我們的面,把他那個四三三方案的底層邏輯、他的長遠規劃,都原原本本地講清楚。”
“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最準確的判斷,是不是啊?”
趙國斌的話,立刻引起了其他幾位常委的共鳴。
宣傳部長周明義點頭附和:“國斌同志的提議我贊成。我們一直強調要深入一線,聽取基層的聲音。這個小江,就是改革最前沿的聲音,讓他來講講,對我們了解新情況、新問題有好處。”
紀委書記賀軍道:“我也很好奇啊,聽說這個小江同志還是興寧市國企督查小組的成員,在那場國企反腐那場風波中,也是做了些工作的。”
“但同時呢,紀委這邊又收到了一些他的舉報信,沒什么實據,應該都是有人懷恨在心的惡意污蔑,但正好,我能借此機會私下找他了解情況,確定一下。”
風向,在悄然間發生了變化。
好奇、審視、考較……種種情緒在會議室里彌漫。
方清源沒有再說話,他知道,當“見一見真人”這個念頭,在多數常委心里扎下根時,再用程序問題去阻攔,已經沒有意義了,反而會顯得自己好像在刻意保護什么。
他只是平靜地看向了主位上的省委書記金瑞澤。
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匯聚到了金瑞澤身上,等待著他這位一把手的最后定調。
金瑞澤十指交叉,放在桌上,臉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沉吟了片刻,目光從方清源和趙國斌臉上一一掃過,最后緩緩開口。
“方省長的顧慮,是對的。讓省委常委去跟企業負責人談,不合適。”
“但是,”金瑞澤話鋒一轉,“國斌同志和大家想聽聽一線聲音的想法,也很有必要。興科集團是我們省里國企改革的標桿,慎重一點,沒有壞處。”
他拿起筆,在面前的筆記本上點了點。
“這樣吧,我們換個方式。”
“不以常委會的名義,就開一個,關于深化全省國企改革工作的專題擴大會議。”
“在座的各位常委同志都參加,少康同志也來。方省長,你還可以把省政府那邊,相關的班子領導也一并叫上。”
“然后,我們再請小江過來,做一次專題匯報。”
金瑞澤的語速不快:“讓他講一講,興寧市這半年多來,在國企改革和發展上的經驗和教訓,錦紅廠的改革歷程,興科集團的現狀、他那個股權結構的設想,以及未來那個‘小靈通’項目的長遠規劃,讓他做一個系統性的闡述。”
“這不是談判,更不是討價還價。”
“這是一次調研,是一次摸底。是省委為了更好地支持我們全省的國企改革工作,聽取一線同志意見的一次重要會議。”
“有什么問題,可以當場問,當場溝通。我們把問題都擺在桌面上,敞開了談,談透了,才好做最終的決策。”
“大家覺得怎么樣?”
這就是在和稀泥了,但江振邦還是得來參會。
所以,趙國斌第一個表態:“我同意書記的意見。”
“我也同意。”
“同意。”
“好,那就這么定了。”
方清源看著一眾常委,也只能微笑頷首,心中憋著一句話沒法說出口:
真是一點臉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