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軍提議將發展與改革科提為副科級,心思可不單單是為了給江振邦升官。
如果提級成功,那興寧市國資局的編制里,就會憑空多出了一個副科級的領導崗位。
一個蘿卜一個坑,編制內的坑位何其珍貴?
多一個坑,就多一分人事安排上的騰挪余地。
對于陳愛軍這個局長而言,這是實打實的權力擴增。
而夏朗的態度轉變,也是因為洞悉了其中的門道。
這既是順水推舟賣江振邦和陳愛軍兩人一個人情,更是向市長和書記表明他們這些班子成員支持改革的積極態度,一舉三得。所以他才會毫不猶豫地附和,還要拉著陳愛軍一起去提。
但是他們倆能想到的事,劉學義又豈會想不到……
市委書記辦公室。
“好東西,好東西啊!”
孫國強饒有興致地看著江振邦重復了一遍速熱表演,當那聲清脆的“嗒”響起時,他臉上的笑容再也藏不住,伸手拿起造型別致的熱水壺,在手里掂了掂,夸贊不止。
“不到半個月時間,成果斐然!這兩樣產品都很有想法!”
孫國強將水壺放回底座,目光灼灼地看著江振邦:“你干得不錯,沒讓我和學義市長失望。”
江振邦笑著回應:“主要還是市委市政府領導有方,廠內工人和學校師生們刻苦鉆研的結果。”
“別謙虛,功是功,過是過。”孫國強擺擺手,神情嚴肅起來:“量產有什么難處?”
江振邦如實回答:“缺資金,大概需要五十萬。”他頓了頓,接著說:“因為錢不多,所以我個人傾向于繼續通過財政撥款的方式獲取,此前我們內部對這兩款產品也進行了調研,無論是廠內職工還是學校師生,大家都一致認為非常有前景,能夠快速獲得巨大效益。這種情況下,錦紅廠若引入民間資本,很容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孫國強有些意外地微微挑眉,他拿出煙來遞給劉學義,問:“你的意思呢?”
劉學義吸了口煙,緩緩道:“這兩款產品,都是振邦自己設計的,涉及四十多項國家專利。起初我是想讓振邦從錦紅廠開始搞混改試點,引進民間資本的同時,他作為廠長也認購一部分股權,這樣能給興寧其他國營廠的改制開個頭。”
“但振邦自己不愿意,他只愿和其他技術工人拿少量的產品分紅。還說只要他在錦紅廠,錦紅廠就是百分百的純國企,自己堅決不拿一分錢的股權。”
劉學義重復了一遍江振邦對他說的話,笑道:“書記,這種一心為公的精神,難得啊。”
孫國強聽完微微一愣,隨后起身用新水壺給江振邦的茶杯,續了點水。
“誒,不用…您。”江振邦受寵若驚了。
接著,孫國強又給劉學義倒了水,然后才坐回位置,沉吟道:“五十萬確實不多,但能不從財政出最好不要從財政出,銀行貸款怎么樣?能不能貸出來?”
江振邦皺眉道:“恐怕不行…除非您和學義市長打個招呼,或許能有戲。”
錦紅廠的財務狀況,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資不抵債。
廠子總資產約九百萬,但負債卻高達一千五百萬。
這樣一個企業,在貸款政策全面收緊的九十年代中期,想從銀行拿到錢,無異于癡人說夢。
所以劉學義也搖頭道:“夠嗆,就算能批下來也要等兩個月。”
孫國強思索片刻,拍了下桌子,一錘定音:“那就撥款!”
江振邦心中松了口氣,孫國強繼續道:“你越快量產越好,量產后政府先采購一批這個水壺和插排,你給一個成本價。這兩個東西都很實用嘛,之前大家都用熱的快…我看是燒的快,宣傳部的一個辦公室,上次是不是就因為那個玩意差點發生火災?沿著電線,窗簾都燒沒了。”
劉學義笑著說是:“還好當時發現的早,沒產生什么嚴重后果。”
三人交流幾句,基本敲定了資金的問題,然后又將話題延伸到全市的國企改革工作中來。
劉學義讓江振邦講了講國企改革的難處,以及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有人為了利益,投機取巧竊取政府和工人利益的情況。
孫國強聽完也嘆了口氣:“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中樞才會提出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所以,我們興寧才會被上級領導定為試點。左了,不行,右了,也不行,要控制好尺度。”
劉學義點頭贊同,隨后道:“書記,關于我市國企改革與振興的工作后面千頭萬緒,為了更好開展工作,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給國資局的發展與改革科提一格,申請個副科級建制?”
孫國強聞言微微一愣,目光在劉學義和江振邦臉上掃過,隨即明白了劉學義的用意。
孫國強沉默了三四秒,最后點了點頭:“我同意,特事特辦,為了工作需要,可以向市委組織部和人事局申請試一試。這事回頭在常委會上過一下,我們一起做做工作。”
還有意外收獲?
江振邦心中一熱,他這個代廠長的正科級并未落實,他本計劃是等錦紅廠的三個月的聘任期一過,有了實打實的成績,再讓組織考慮破格提拔的事兒。
因為如今選拔程序相對靈活,在企業內,從科員直接提到正科,也并非不可能。
但不管怎么說,想要破格都是有難度的,先升個副科過渡一下更合理合規。
這下江振邦真是從心里受寵若驚了:“感謝兩位領導的關心和愛護!感謝!!”
“你不要高興得太早。”
劉學義擺手:“這是為了工作,不是給你個人升官。其次,提格的申請程序很復雜,不一定能批得下來。你現在最主要的任務,還是把廠子盤活了,拿出實實在在的業績,那比什么都強!”
“是,我明白,請兩位領導放心!”
……
中午十一點,江振邦拎著樣品笑呵呵地從市政府主樓出來,前往了國資局發改科。
發展與改革科的牌子剛剛掛上沒多久,辦公室里只有孟啟辰一個人,正伏在桌案上奮筆疾書。
“寫什么呢,這么入神?”
孟啟辰嚇了一跳,抬起頭見是江振邦,松了口氣:“還能寫啥,你布置的作業唄。”
這些日子江振邦雖一頭扎在錦紅廠,但也沒忘了自己國資局科長的身份,讓孟啟辰依照自己的思路,對興寧市幾家國營廠分別給出具體的發展建議和改革措施。
待孟啟辰整理成文,就會給陳愛軍過目上會,國資局的班子認可了,再給領導看,然后以國企改革小組的名義下發給該廠,讓他們以此公文視自身情況自行實施。
目前,國資局發改科已對兩家國營廠下發了公文。
江振邦問:“那兩家看了方案后有沒有什么動作??”
孟啟辰神色無奈:“可以說是石沉大海,我去送文件的時候,連一個廠領導都沒見到。”
江振邦點點頭,也不意外:“等我騰出手來,真成立一個聯合調查組,挨個下去查賬,他們就老實了。”
“這幫東西,你不艸他們媽,他們是真不知道你是他爹。”
“哈哈。”
孟啟辰一個沒忍住,直接笑了出來,然后他又壓低聲音,湊近了些匯報另一件事。
“你讓我發動同學們收集的那幾家廠子管理層的黑料,我已經交代下去了,大家也都在做。不過,他們好像沒什么頭緒。”
“除了在釀酒廠工作的馬超找到了一個賬簿能側面印證廠長親戚貪污之外,其他人都沒什么實打實的證據。”
江振邦挑眉道:“馬超干的不錯啊,要群策群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你回頭把人都約出來吃頓飯,大家邊吃邊聊,把所有線索都擺在桌面上,互相啟發一下,讓馬超講講自己的經驗,其他人沒準就能有思路了。”
孟啟辰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江振邦看著他,繼續加碼:“最關鍵的是你得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把道理給他們點透了。為什么要費勁巴拉地干這個?這是在給他們自己鋪路啊,把那些占著茅坑不拉屎的都搞下去了,空出來的位置誰能上?那當然是他們了,我會幫他們運作的。”
孟啟辰點頭:“這事兒你得出面,我講力度不夠。”
“那你就想辦法讓自己的話變得有力度!”
江振邦道:“我現在忙得很,沒時間應酬,等你和他們熟絡了,我再出面。這對你也是個鍛煉,進了仕途你就得外向一點,搞社交有什么可怕的?交朋友多有意思啊。”
孟啟辰咬咬牙:“行。”
江振邦站起身來:“一會夏常務和陳局要去錦紅廠考察,我得全程陪同…對了,你也跟我去吧,在領導面前混個臉熟。”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