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辦公室里靜得只剩下墻上掛鐘沉悶而固執的“滴答”聲,每一響都敲在胡志康的心頭。
他背著手在寬大的紅木辦公桌前反復踱步,高級地毯上被踏出了一條無形的焦灼軌跡。
窗外透進的陽光將他半禿的頭頂照得油亮,更映出他眉宇間揮之不去的陰郁。
最終,他猛地停步,沉重的身軀陷進那張象征權力的真皮座椅里,右手帶著一股狠勁,重重按在了電話聽筒上,指節因過度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章恒,你現在,立刻,到我辦公室來一下。”他對著話筒說道,聲音刻意壓出的平穩下,是難以完全掩飾的慍怒。
電話那頭的章恒聽到這故作威嚴、卻透著一絲急不可耐的聲音,他嘴角不由自主地掠過一絲冷峭的笑意。
他幾乎能想象出胡志康此刻的樣子——那串剛剛被迫交還的、锃亮的進口三菱越野車鑰匙,此刻怕是正像一塊燒紅的烙鐵,灼燒著這位政委的掌心與自尊。
推開那扇厚重的、象征著等級與隔閡的實木門,章恒步履沉穩地走進這間充斥著壓抑氣息的辦公室。
午后的陽光透過緊密的百葉窗,在暗紅色的昂貴地毯上投下條紋狀的斑駁光影,如同囚籠的柵欄。
他精準地選在距離辦公桌三米遠的位置站定——這個距離,既保持了形式上的尊敬,又明確劃出了一道無形的心理防線。
“胡政委,您找我。”章恒的聲音平靜得像一泓深潭,不起半點波瀾。
胡志康緩緩的抬起頭看過來,金絲眼鏡后的目光銳利如鷹隼,試圖從章恒臉上找出一絲一毫的忐忑或恭順。
他故意不招呼章恒落座,就任由這個“不識抬舉”的下屬站在那片光影交錯處,像一個小學生般接受訓誡。
辦公椅隨著他后仰的動作發出輕微的吱呀聲,在這個過分安靜的房間里顯得格外刺耳,像是在宣示著主人的優越感。
“小章啊,”胡志康拖長了語調,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肥厚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光潔的桌面,發出“篤、篤、篤”的聲響,如同倒計時的秒針。
“你最近的表現,很突出嘛,連續破獲幾起大案,上了報紙,受了表彰,確實為我們局里掙了不少面子。年輕人,有沖勁,是好事。”
他話鋒在此微妙地一頓,鏡片后的眼睛緊緊盯著章恒,試圖捕捉他情緒的細微變化。
見對方依然神色自若,甚至連眼神都沒有閃爍一下,他心中那股無名火“噌”地燒得更旺了,語氣也隨之變得更加沉硬,如同結了冰碴:
“但是呢——”這個“但是”被他咬得極重,“身為領導,我不得不給你提個醒,敲打敲打,年輕干部,最忌諱的就是取得一點成績就翹尾巴,就驕躁忘形!要懂得收斂鋒芒,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不用我多講吧?更重要的是,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尊重領導,服從組織紀律!不要以為辦了幾個案子,就可以目空一切,不把老同志放在眼里了!”
這番夾槍帶棒的說教持續了整整五分鐘。
章恒的目光平靜地掠過胡志康身后那面掛滿獎狀和合影的“榮譽墻”,上面密密麻麻的表彰在陽光下泛著虛假的金光。
當聽到“要注意團結同志,尤其要維護領導的威信”時,他終于忍不住,從鼻腔里發出一聲極輕的、幾乎難以察覺的嗤笑。
“胡政委。”章恒突然向前邁了半步,這一步,瞬間拉近了兩人的心理距離,打破了那種刻意的空間布局,他的聲音清晰有力,如同磐石相擊。
“您繞了這么大一個圈子,說了這么多語重心長的話,歸根結底,是不是因為那輛三菱車的鑰匙被迫還了回來,心里不痛快,想在我這兒找補點平衡?”
“章恒!”胡志康像是被蝎子蜇了一下,猛地從椅子上彈起來,辦公椅因這劇烈的動作向后滑出刺耳的噪音。
他的臉色瞬間漲得通紅,一直蔓延到脖頸,像是被人死死掐住了喉嚨,額頭上的青筋都暴凸出來。
“你!你這是什么混賬態度!狂妄!太狂妄了!作為分管領導,我難道不能關心一下下屬的成長?不能指出你的缺點?!你這種思想,本身就很有問題!我看你是……”
“領導當然可以指導工作,我也隨時歡迎業務上的探討。”章恒不卑不亢地打斷了他,聲音依舊平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度。
“不過,胡政委,‘三女童遇害案’是黃局親自督辦,專案組剛剛成立,時間緊迫,案情重大。
如果您沒有其他具體的業務指示,我想我必須先回去忙案子了,畢竟,破案才是我們警察的第一要務。”
說完,章恒根本不給胡志康再次發作的機會,微微點頭示意,便果斷轉身,“嘭”的一聲帶上了辦公室的門。
這一聲悶響,不像剛才進來時那般克制,帶著明顯的力量感,如同一聲宣告獨立的號炮,重重砸在胡志康的心上。
胡志康死死在攥著那支昂貴的鋼筆,手背上的青筋如同蚯蚓般蜿蜒扭動,巨大的屈辱感和失控的憤怒幾乎要將他淹沒。
他猛地舉起鋼筆,想要狠狠摔下,卻在最后一刻僵住——這支筆是某種地位的象征,他舍不得。
他鐵青著臉,一步步挪到窗前,死死盯著外面那輛停在車位上的三菱越野車,眼神陰鷙得能滴出水來。
胸口劇烈起伏著,半晌,從牙縫里擠出一串低沉而怨毒的字眼:“好……好你個章恒!給臉不要臉!真以為抱上了黃建喜的大腿,就能在我面前耀武揚威了?咱們……走著瞧!”
他猛地拉上百葉窗,辦公室內頓時暗了下來,如同他此刻的心境。
他盤算著,如何在下一步的人事調整中,如何在資源分配上,給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章恒,好好上一課。
這口氣,他胡志康若是就這么咽下去了,以后在分局里,還如何立威!
而此時的章恒,早已將剛才辦公室里那場無聊的權術交鋒拋諸腦后。
他大步流星地穿過走廊,皮鞋踏在地磚上發出堅定而清脆的聲響,與政委辦公室里的陰郁形成了鮮明對比。
回到專案組的辦公室,章恒看似心情不錯,并沒有受剛才的事情影響,揮手朗聲道,“飛亮,周康,隨我出去一趟。”
倆人馬上放下手頭的一切事務,周康更是喜滋滋的,“恒哥,我們去哪里。”
章恒道,“去案發現場,我想再去那里看一看。”
周康詢問道,“恒哥,車子呢,我們開哪輛車過去。”
前往案發現場,距離也不算近,開車起碼要一把小時左右,這大冷天的,如果又開那輛破舊老吉普,又沒有空調,會冷得夠嗆。
章恒從口袋里拿出這輛進口三菱越野車的鑰匙,拋給周康,朗聲的道,“我們開這輛車,由你來開車。”
一把接住鑰匙,周康一看,心中馬上就樂呵起來,“恒哥,這輛車還回來了啊,那太行了,來回兩趟我都包了,都有我來開它。”
鄧飛亮也注意到了這把車鑰匙,高興的道,“恒哥,還是黃局的話管用,這不,胡政委不就將鑰匙老老實實的還回來了。”
三人出門,沒有一會兒,這輛三菱越野車啟動,出了青陽分局,朝著省城方向行駛而去。
老陶他們早就到了省廳,并提交了帶過來的嫌疑人的生物樣本,因為有黃建喜他們打招呼,省廳的人配合起來也很積極,重新做了DNA,現在正在對比之中。
省廳的DNA數據庫雖然剛剛建立,只錄入了幾十萬人的DNA信息,但老陶他們還是寄予很大的希望。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能從這幾十萬人之中對比成功,直接找出嫌疑人。
盡管這可能性不大,但老陶他們還是寄予很大希望,只是......
非常的遺憾,負責DNA對比的省廳的老張輕輕搖頭,“老陶,對比沒有成功,非常遺憾。”
聽到這個消息,陶的心猛地一沉,臉色微微一暗,但想起章恒說過的,進行DNA片段比對,找出嫌疑人屬于哪個家族,或者姓氏。
于是,老陶很快又打起精神:“那就按計劃做Y染色體比對。”
說了這要求,省廳方面也算配合,不厭其煩,因為知道這是大案子,況且又有領導打過招呼。
老張點頭:“馬上安排上,不過要提醒你們,這種新型檢測方法我們也是剛掌握……”
望寧區。
三菱越野車碾過崎嶇不平的土路,最終在那孔廢棄多年的磚窯前停穩。
車熄火后,荒野的寂靜便如潮水般涌來,帶著初冬的凜冽寒意。
眼前破敗的景象仿佛被時間遺忘:窯體紅磚斑駁,頂部已有部分坍塌,窯口黑黢黢的,像一張噬人的巨口,四周雜草叢生,枯黃的草莖在寒風中瑟瑟抖動。
章恒推門下車,冷風瞬間灌滿他的衣領,但他恍若未覺。
他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整個場地,從遠處的荒草坡,到近處窯壁上的每一道裂縫,他并沒有急于進入窯洞,而是繞著窯體外圍,緩慢地、仔細地踱步。
“飛亮,周康,你們看這里。”章恒在窯洞側后方一處雜草倒伏相對規律的地方蹲下身。
雖然六年風雨早已抹去了所有清晰的痕跡,但植物的生長態勢,以及地面微小的坡度,依然能告訴訓練有素的眼睛一些信息。“這里曾經有一條被經常踩踏的小徑,雖然荒廢了,但痕跡還在,說明當年,這地方并非完全人跡罕至。”
他用手電筒的光柱指向窯壁上方幾處不易察覺的破損:“那些磚塊的脫落方式,不完全是自然風化,有外力作用的痕跡,很可能……是有人曾經攀爬過。”
說完,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這片土地上殘留的所有氣息都吸入肺中,這才邁步,率先走進了那座陰森的窯洞。
窯洞內部比外面更加昏暗、潮濕,空氣中彌漫著塵土和霉菌混合的腐朽氣味。
手電筒的光柱刺破黑暗,在布滿蛛網的墻壁和散落著碎磚的地面上移動。六年了,這里經歷了無數次勘查,表面上有價值的物證早已被提取殆盡。
章恒的腳步很輕,卻很堅定,他不再低頭搜尋那些顯而易見的物證,而是用手電光仔細掃描著窯洞的內壁,尤其是那些光線難以直射的角落和縫隙。
“恒哥,這里都快要被我們翻個底朝天了,還能有什么發現嗎?”周康搓著凍得發僵的手,哈著白氣問道。
章恒沒有直接回答,反而閉上了眼睛,他就這樣靜靜地蹲在陰暗潮濕的窯洞深處,手電筒的光束打在他腳前,勾勒出他凝如山岳的側影。
周康和鄧飛亮交換了一個眼神,屏息靜氣,不敢打擾。
章恒似乎在用全身的感官去“傾聽”這片死寂之地——傾聽那呼嘯穿過破窯的風聲,感受著空氣中殘留的絕望與暴戾,在腦海中一點點重構六年前那個血腥的場景。
兇手在這里停留過,也許就在他現在的位置,受害者……那被磚頭砸碎的腦袋,或許正是其內心某種激烈情緒的外泄。
幾分鐘后,他猛地睜開雙眼,眸子里閃過一絲洞悉一切的光芒。他站起身,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確定:
“兇手是本地人,而且,居住地絕不會超過方圓五公里。”
他一邊說著,一邊大步向外走去,仿佛窯洞內的陰霾已被他徹底驅散。
“這個范圍不大,人口有限,現在,只等老陶他們從省廳帶回來的消息了,一旦確定家族或姓氏,我們就能精準收網!”
細心的鄧飛亮清晰地感受到,從窯洞出來的恒哥,身上似乎散發著一股更加強大的自信,那是一種基于縝密觀察和驚人直覺所形成的、近乎篤定的判斷。
這股自信仿佛有感染力,讓鄧飛亮心中的陰霾也驅散了不少,他忍不住追問道:“恒哥,你是不是發現了什么關鍵的線索?”
章恒回頭,望了一眼那孔如同墓穴般的廢棄磚窯,目光深沉。
“有些痕跡,看得見的,會消失,但有些印跡,是刻在環境里,刻在感覺里的。”他頓了頓,拉開車門,“走吧,回分局,等老陶他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