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片段信息的比對是一個龐大而精細的工程,如同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捕撈一枚特定且模糊的魚鉤,要最終鎖定兇手所屬的家族或姓氏,絕非一蹴而就之事。
實驗室里的技術人員需要將那份從陳舊證物上艱難提取的、或許已然降解的遺傳密碼,與龐大數據庫中的海量樣本進行無數次的交叉比對、分析和排除。
這背后是枯燥的數據、復雜的算法和不容絲毫差錯的嚴謹。章恒深諳此道,他心中雖有破案的急切,卻更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他強迫自己按下心頭的躁動,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獵手,在陷阱布好后,需要的是耐心潛伏,等待獵物自己觸動那根敏感的弦。
他告訴自己,也給專案組的同事們打氣:“給技術部門時間,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梳理好一切外圍準備,一旦方向明確,立刻就能撲上去。”
時間在一種混合著期待與焦灼的氣氛中,悄然滑到了第二天。
辦公室的窗戶剛剛透進清晨灰白的光線,章恒就已經坐在了辦公桌前,再次翻閱起那厚厚一摞、邊角都已磨損的卷宗。
每一個受害女童的照片都刺痛著他的眼睛,那些天真無邪的笑容,永遠定格在了慘案發生之前。
她們未能綻放的人生,如同沉重的枷鎖,拷問著他作為警察的良知和職責。
老陶那邊暫時還沒有消息傳來,省廳的鑒定中心有著嚴格的流程,他知道催也無用,只能等待。
然而,平靜被一個突如其來的通知打破了。
分局辦公室的電話像是被投入了一塊巨石的平靜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
通知內容讓葉青山等幾位局領導先是愕然,隨即一種難以置信的狂喜涌上心頭——省委常委,白云市市委書記高長河,竟然要求青陽區分局視察!
這個消息如同長了翅膀,瞬間飛遍了分局的每一個角落。
高長河!那可是在省、市新聞里才能看到的大人物,是執掌白云市千萬人口命運的核心決策者之一。
這樣一位封疆大吏級別的領導,怎么會突然蒞臨他們這個區級分局?
在驚愕之余,葉青山、胡志康等人心中如同點燃了一團火。
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視察,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個能近距離接觸最高領導、或許還能在其面前留下印象的巨大機遇。
分局上下立刻像上緊了發條的鐘表,高速運轉起來。
葉青山親自部署,胡志康更是精神抖擻,仿佛年輕了十歲。
他對著辦公室的鏡子,反復整理著自己那身已經熨燙得筆挺的警服,調整著帽檐的角度,確保每一顆扣子都系得一絲不茍,連皮鞋都擦得能照出人影。
他腰桿挺得筆直,試圖將最好的精神風貌展現出來,內心深處,一個聲音在吶喊:機會來了!一定要抓住!
他在分局政委這個位置上已經待了好幾年,資歷足夠,缺的就是一個在更高層領導面前露臉、被賞識的契機。
他甚至在腦海中預演了與高書記握手、匯報工作的場景,幻想著能得到一句“不錯,志康同志很有干勁”之類的評語,那對他未來的仕途,無疑將是巨大的推力。
領導們在分局大門口列隊迎接,消息也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波紋,迅速在整個分局擴散開來。
各科室、大隊,但凡手頭沒有緊急任務的,都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不少人更是按捺不住好奇心,一次次假裝路過,或者偷偷透過窗戶玻璃,朝著大院門口和大樓入口處張望,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混合著興奮、緊張和好奇的情緒。
“聽說了嗎?高書記才四十出頭,是全省最年輕的省委常委呢!真想不到這么年輕!”
“是啊,電視上看著就很有氣勢,不知道真人怎么樣。”
“你們說,高書記日理萬機,怎么會突然來我們這兒?太奇怪了!”
“我猜……會不會跟刑偵大隊那邊重啟的那個舊案子有關?就是那個……六年前的三女童案?”
“噓……小聲點!不過你這么一說,還真有可能!最近不就他們在搞大動作嗎?”
“章隊這次要是能在高書記面前露臉,那可真是……”有人話沒說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各種猜測和議論在走廊、辦公室的角落里悄悄流淌,連帶著,不少人看向章恒和他手下隊員的目光,也多了幾分復雜的意味——有羨慕,有期待,或許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嫉妒。
上午十點整,陽光驅散了晨霧,將分局大院照得透亮。
沒有預想中的警車開道,沒有前呼后擁的車隊,更沒有扛著長槍短炮的記者隨行,僅僅是一前一后兩輛黑色的轎車,沉穩地駛入了青陽區分局的大門。
車輛甚至沒有在列隊歡迎的領導們面前停留,只是略微減緩了車速,便徑直駛向了分局辦公樓的正門。
這略顯“反常”的輕車簡行,讓原本準備了一套熱情洋溢歡迎詞的葉青山、胡志康等人微微一愣。
他們想象中的隆重場面沒有出現,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但僅僅一秒的遲疑,葉青山立刻反應過來,低喝一聲“快!”,帶領著一眾分局領導小跑著追向那兩輛已經停穩的轎車。
車門打開,首先下來的是市局局長黃建喜等幾位市局領導。
接著,另一輛車的車門打開,一個身材挺拔、穿著深色行政夾克的中年男子邁步下車。
他面容沉靜,目光銳利如鷹,雖然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但一種不怒自威的強大氣場瞬間籠罩了現場,讓原本有些喧鬧的四周立刻安靜下來。
正是市委書記高長河。
葉青山連忙小跑上前,身體微微前傾,臉上堆滿了恭敬甚至帶著幾分緊張的笑容,聲音都比平時提高了些許:“高書記,歡迎您!熱烈歡迎您到我們青陽區分局蒞臨指導工作!”
黃建喜迅速側身,向高長河介紹道:“高書記,這位是青陽分局局長葉青山同志。”
“這是分局政委胡志康同志!”
“這位是副局長……”
隨著黃建喜的介紹,被點到名字的人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地與高長河握手。
每個人的動作都帶著幾分小心翼翼,臉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動和緊張。
胡志康在握手時,更是用力搖了搖,試圖傳遞出自己的熱情和忠誠,嘴里連連說著:“高書記好,歡迎高書記!”
高長河與眾人簡單地一握手,他的手掌寬厚有力,目光在每個人臉上短暫停留,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內心。
他沒有過多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題,聲音沉穩而帶著不容置疑的力度:“工作匯報就先免了,你們按程序向黃局匯報就可以,我這次來,主要是想具體了解一下那樁沉積了六年的女童案。”
一句話,明確了此行的焦點。
葉青山等人連忙稱是,簇擁著高長河走向早已布置好的會議室。原本按照常規視察流程準備的匯報材料被迅速撤下,會議的重點瞬間轉移。
“章恒呢,章恒同志在哪里?”一進會議室,黃建喜目光掃視一圈,沒有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立刻提高了聲音問道。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顯然明白今天誰才是主角。
很快,一陣急促而穩健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章恒快步走進了會議室。
他顯然剛從工作現場趕來,身上還帶著一絲風塵仆仆的氣息,但眼神清澈而鎮定。
面對滿室的高級領導和聚焦而來的各種目光,他臉上看不出絲毫的緊張與局促,那份沉穩的氣度,與他相對年輕的年紀有些不相稱,卻又奇異地讓人感到安心。
“高書記好!黃局好!各位領導上午好!”章恒立正,敬了一個標準的警禮,聲音洪亮清晰,如同撞鐘,在安靜的會議室里回蕩,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黃建喜眼中閃過一絲滿意,點了點頭,語氣緩和了不少:“小章,到這邊來坐,高書記這次來,就是想親自聽你匯報一下三女童案的進展情況。”
在眾人目光的注視下,章恒大大方方地走到黃建喜身旁預留的空位坐下,腰背挺直,雙手平放在會議桌上,他沒有攜帶厚厚的文件,顯然對案情的每一個細節都已爛熟于心。
“高書記,黃局,各位領導。”章恒開門見山,聲音依舊洪亮,語速平穩,“關于六年前的‘三女童案’,我們專案組在重新梳理所有卷宗和物證后,做出了一個關鍵性判斷:兇手極大概率是案發地五公里范圍內的本地人。”
他略微停頓,讓這個核心判斷在與會者心中留下印象,然后繼續道:“做出這個判斷,主要基于以下幾點:第一,作案現場地理位置相對偏僻,但兇手對周邊環境極為熟悉,選擇的作案時間和地點都巧妙地避開了主要人流和監控。”
“第二......”
他條理清晰,邏輯嚴謹,每一個判斷背后都有堅實的依據支撐,讓在座的不少人,包括市局領導,都微微頷首。
然而,就在章恒準備進一步匯報最新的DNA比對工作進展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突兀地響了起來。
“高書記,黃局,我認為章恒同志的這個判斷未免太過草率,也太過冒險了!”
眾人循聲望去,發言的正是分局政委胡志康。
他似乎覺得這是一個展現自己“深思熟慮”、“顧全大局”的好機會,急于在高層領導面前表達不同觀點,以顯示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當年為了偵破此案,我們動員了全市乃至部分鄰市的警力,前后排查了超過十萬人,光是DNA鑒定費用就高達數百萬元!投入了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終都未能鎖定真兇。”
“現在僅憑一些間接證據和推測,就如此武斷地將范圍縮小到區區五公里內的本地人,這……這豈不是將破案的希望寄托于運氣之上?萬一判斷失誤,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警力資源,更可能讓真正的兇手永遠逍遙法外啊!”
胡志康的話聽起來似乎有幾分道理,帶著一種“老成持重”的擔憂。
但他選擇在這個時機,以這種直接否定專案組組長的方式發言,其動機在場不少人都心知肚明。
會議室內頓時安靜下來,氣氛變得有些微妙和緊張。
葉青山在一旁暗暗著急,不停地給胡志康使眼色,但后者似乎并未察覺,或者察覺了卻依舊選擇堅持。
章恒眉頭微蹙,但沒有立刻反駁,只是平靜地看著胡志康,等待他把話說完。
就在這時,端坐主位的高長河開口了,他甚至沒有看胡志康,目光依舊停留在章恒身上,但聲音卻沉了下來,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瞬間打破了會議室內的微妙平衡:
“這位同志是誰?”
平淡的一句話,卻讓胡志康心里“咯噔”一下,臉上的血色瞬間褪去了一些。
黃建喜連忙欠身,小心地回答:“高書記,他是青陽分局的政委,胡志康同志。”
高長河的目光依舊沒有轉向胡志康,仿佛他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插曲,轉而提出了另一個關鍵問題:“這起案子重啟偵破,上級是否正式任命了專案組組長?”
黃建喜立刻回答:“是的,高書記。經過市局黨委研究決定,正式任命章恒同志擔任‘三女童案’重啟偵查專案組組長,全權負責此案的偵破工作。”
聽到這話,高長河微微頷首,然后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眾人,最后定格在臉色已然發白的胡志康身上,語氣變得異常嚴肅,甚至帶著幾分批評的意味:
“既然成立了專案組,并且正式任命了專案組組長,我的意見很簡單,就是八個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頓了頓,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在在場每一個人的心上,尤其是胡志康。
“專案組組長肩負破案重任,擁有最高的指揮權和決策權,其他人。”高長河特意加重了這三個字的語氣,“要做的就是全力支持與配合,而不是在缺乏充分依據的情況下,妄加質疑,橫加干涉!這會擾亂偵查思路,打擊辦案人員的積極性!”
這話說得極其嚴重!幾乎是毫不留情地當面批評了胡志康的越權和短視。
傻子都聽得出來,高書記這不僅是在維護章恒,更是對胡志康這種不顧大局、急于表現的行為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剎那間,會議室里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胡志康身上,那目光中有憐憫,有不滿,有警示,甚至有幸災樂禍。
胡志康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額頭和鼻尖瞬間沁出了細密的冷汗,他連忙低下頭,不敢與任何人對視,拿著紙巾不停地擦拭,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之前所有的幻想和雄心,在這一刻被擊得粉碎,再也不敢發出半點異議。
高長河沒有再看胡志康,他將目光重新投向章恒,語氣緩和了一些,但依舊帶著強大的支持和信任:“我聽章恒同志剛才的匯報,思路清晰,判斷依據充分,偵破方向我認為是明確的,也是目前最可行的。”
“那么,我們就應該放手讓專業的、負責的同志去干!我相信,在章恒同志和專案組全體干警的努力下,這個沉積六年、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的案子,一定能破!也必須破!”
“高書記指示得非常正確!”黃建喜第一個高聲表態,語氣堅定,“我們市局堅決支持章恒同志的工作,提供一切必要的保障!我們相信,在章恒同志的帶領下,專案組一定能夠克服萬難,再創造一個奇跡,告慰受害者家屬,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
會議室內立刻響起了一片附和的表態聲。
經此一事,章恒在專案組內的權威,以及他肩上背負的期望,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此刻的章恒,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壓力,更是一種被信任、被托付的沉重責任。
他知道,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必須走得更加扎實,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