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的咖啡店里,一直有新人想要加入英語角。
這里同學(xué)校的英語角不同,沒有老外,但據(jù)說英語專業(yè)的高手都在這里了,還能有鈔票賺。
經(jīng)常有幾個自覺英語還可以的同學(xué)湊在周圍,時不時地搭上幾句話。
“GRE?”
聽到這個字眼的時候,幾個圍觀的同學(xué)有些意外。
有來得多的人便同他們解釋:“這個英語角不是英語專業(yè)的同學(xué)弄出來的,是物理系的同學(xué)搞的。你以為二叔白叫的?”
“這和二叔有什么關(guān)系?”
“二叔的侄子在物理系,人家搞出來的,服了吧?”
“這樣啊……那是要服的……”難怪前幾天老板穿著物理系的籃球衣。
很多人在關(guān)注沈墨的GRE,在英語角,大家能知道他的水平不錯,但GRE是一個量化的工具,可以用分數(shù)體現(xiàn)出沈墨的水平。
張曉麗從外面進來:“二叔,高樂高,謝謝。”她把手里的月餅放在了柜臺上:“二叔,客戶給的,我看著還不錯,您留著嘗嘗。”
沈川拎起月餅,一個很漂亮的盒子。
“看著蠻高檔的嘛。”
“看著高檔,味道怎么樣不敢保證。”張曉麗笑嘻嘻地說道:“沈墨他們到了吧?”
“在里面呢。你先去坐,二叔馬上給你端過去。”
沈川給張曉麗沖了一杯高樂高,又把月餅取出來,切了幾塊,放在小碟子里,一起給端過去。
最里面的角落圍了不少人,張曉麗大模大樣過去,占了個座位。
“準(zhǔn)備得怎么樣了?”她開口問道,用的是英語;到了這里,坐下之后她會自動切換語言模式。
“準(zhǔn)備晚上再做一套真題。”沈墨回道。
“語言 650 ,數(shù)學(xué) 750 ,分析 700 ;這個分數(shù)會比較合理。”張曉麗在幫沈墨和盧清做分析,她認為這兩個人是可以達到的。
沈墨和盧清之前討論過,張曉麗給出的分數(shù)他們一定要達到,在這個基礎(chǔ)上盡量多考一些,增加競爭力。
“你們的申請寄出去多少天了?”張曉麗好奇問道。
“快一個月了……”
“不要焦躁,趁著還沒到,你們多背一點單詞,多做幾套真題。”
馮蒼搖頭嘆氣:“你們看,我就沒有考GRE的機會,好郁悶。”看似嘆氣,實則在嘚瑟。
周圍的幾個同學(xué)認真聽這幾個人的對話,很多單詞還沒有出現(xiàn)在他們的腦海里,他們不時低聲交流一下,打聽某個單詞的意思。
看了一下時間,盧清決定回去做一套真題。
她用胳膊肘推了推沈墨:“走,去做一套題目,做完剛好可以回宿舍。”
沈墨伸手抓起一小塊月餅吃掉,同大家道別:“回見!拜拜!”
出店門的時候,沈川叫住了他:“中秋記得回家吃飯!我讓你二嬸買了只土雞。”
“哎!”
沈川笑瞇瞇地看著侄子和盧清出去,心里有些遺憾;如果不出國,是不是過幾年可以帶盧清回去一道吃飯?
這個想法他只敢藏在心底,不敢同老婆講,講出來要被老婆罵的。
滬海的學(xué)生還好,他們可以回去過節(jié);外地的學(xué)生就有些羨慕了。
這幾天,出去做翻譯的英語專業(yè)學(xué)生經(jīng)常會給沈川帶月餅,這些月餅他根本吃不完,就算用來送節(jié)禮也送不完,便干脆切成小塊,留做招待使用,讓一些學(xué)生吃上一點,省得他們再花錢去買。
中秋節(jié)當(dāng)天,沈墨早早起來,先去了二叔的店里。
“二叔,你今晚……早些回去呀。”
“我曉得!你先回去!”
干了個體戶,沈川就不得自由了,即便是中秋節(jié),他也要開業(yè),讓學(xué)生們有個去處。
沈墨覺得二叔今晚可能會回來的很晚,因為二叔不好意思趕人。
回去之后,他幫忙把雞毛給拔了,又給剁成小塊;許月芳在擇菜,準(zhǔn)備多燒幾個。
“小墨,今晚去店里過吧。”
“我也這么想的,二叔回來菜都要剩了。”
許月芳不想帶著兒子回老房子那邊過,正好借著沈川干個體戶這個事情躲了。
“小盧今天也回去了吧?”
“回去了。”
“嗯……晚上我蒸點臘腸,你帶著,明天和小盧加個菜。”一想到上次沈墨和盧清都帶了紅燒肉,許月芳就想笑,這次帶了臘腸,總不會撞到吧?
“臘腸啊……”沈墨喜歡吃臘腸,特別是靜海雉水那邊的臘腸,上輩子那邊的同事給他帶過幾次,咸香的味道讓他至今懷念,只是吃完要喝很多水。
“喲?你喜歡吃?那二嬸就放心了。”看著沈墨的表情,許月芳心里便有了答案;她這次蠻好奇盧清會帶什么,但肯定不是紅燒肉了。
余在年和盧寬在做紅燒肉,但不肯給女兒帶了。
“上次都帶了紅燒肉,這次不給你這個了!你在家里住一晚的吧?明天回學(xué)校可以的吧?”
“可以的。”盧清坐在小椅子上,手里捧著故事會;在學(xué)校是要學(xué)習(xí)的,在家里不能沾書本,這是她的一貫原則。
余在年忙忙碌碌,把她給拽起來:“來打下手!你這樣的還出國呢,出國沒人照顧,是會餓死的。”
“我覺得肯德基蠻好吃的。”
“你是出去享福的?”余在年一句話讓盧清老實閉嘴了;美國是不錯,但出國是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zhǔn)備的。
“留了半只丁蹄,明早我給切好,你帶回去,和小沈中午吃掉。過來,把這幾只螃蟹切成兩半……”
菜刀入手,盧清覺得好沉重。
螃蟹在案板上張牙舞爪,余在年握著她的手,指導(dǎo)著:“就這樣,對著中間,一刀下去……哦喲,你要多學(xué)學(xué)呀,菜都做不好,將來怎么得了?你們專業(yè)要做實驗不啦?你實驗?zāi)芰υ趺礃永玻磕脙x器的時候手也抖的?”
盧寬說道:“干脆,明天早上的丁蹄也讓她切,切成什么樣子,就吃什么樣子。”
盧清無奈,只得上手了。
盧清心里一直在念叨,這次帶的菜可千萬別撞了;她看著螃蟹,覺得留個幾只也不錯,明天早上讓囡囡切了,她再指導(dǎo)燒一燒,多帶一個菜,總不會都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