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個革新法?能不能具體點。”
李蓮花撇撇嘴:“害,我也就聽我家那口子提了一嘴,具體的也沒問,再說了,革新跟我們有啥關系。”
劉冬梅道:“這倒是在理,我們還是學徒工,別革新給我們辭退了,就謝天謝地了!”
許蘭芝對李蓮花的話若有所思,得找個機會打聽打聽這件事。
中午,許蘭芝在食堂吃飯,想等等看,能不能逮一個廠里管事的人問問這件事。
還真等著了!廠長周炳生。
許蘭芝端起自己沒吃完的搪瓷碗,追上準備離開堂的周炳生:“周廠長,等一下。”
周炳生停下腳步,回頭看著跑來的女同志:“同志有事?”
許蘭芝聽人說周炳生很好說話,也不繞彎子:“廠長,我聽人說廠里要搞什么革新,想跟您打聽打聽。”
周炳生恍然大悟:“哦,你說這事啊,是有這個事。”
又道:“雖然我們是國營紡織廠,不愁接不到訂單,但是也想做出成績,做出特色,所以要在紡織技術上做改進。”
聽到這,許蘭芝已經明白了,和自己確實沒有很大的關系,自己學的是美術,紡織技術也不懂。
只得悻悻道:“謝謝廠長,我知道了。”
傍晚,許蘭芝懷著心事回到家,剛進家屬院就瞧見一個人站在蔣春蘭家屋門口,這人正是李大山。
李大山瞧見許蘭芝回來,笑著招呼道:“蘭芝回來啦!”
許蘭芝狐疑一瞬,又心下了然。
昨夜里自己代李大山轉交給蔣春蘭兩百塊錢,想來是蔣春蘭請人來家里吃飯的。
許蘭芝點點頭,直接回了自己屋。
從屋里拖出鐵皮爐子,準備煮碗雞蛋面,雖然廠里有食堂,但是伙食確實不怎么樣,一頓兩頓還行,一天三頓就不行了。
許蘭芝找來小木塊生火,燃起來以后夾了一塊蜂窩煤放上去。
本來可以不用這么麻煩,直接把蜂窩煤封到爐子里,中午回來做了飯再加一塊封上,下午下工回來正好。
但是家里的蜂窩煤快要用完了,新的供應指標還沒出來,以至于現在一天三頓做飯都要重新生火。
許蘭芝吃完飯洗了碗筷,就瞧著李大山朝自己走過來:“蘭芝,昨天的事謝謝你。”
說完又伸手從包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奶糖遞過來。
這可是稀罕東西!
許蘭芝上次去供銷社買鎖頭的時候見過,一斤就要兩塊多,雖然一個月工資有三十多塊,但也沒舍得買。
李大山出手如此大方,但她許蘭芝也不是隨便要人東西的人,總得問個明白:“什么意思啊?”
李大山連忙解釋道:“別誤會,別誤會,就是想謝謝你,要不是你昨天幫我帶兩百塊錢給春蘭,我倆也不可能進展這么快。”
要是許晴知道自己的同事成了自己后爸,不知道表情會有多精彩。
許蘭芝接過奶糖,轉身回屋。
接下來一連幾天,蔣春蘭的臉色都不太好看,完全沒有談戀愛的喜悅。
許兵已經被抓進去三天了,該被沒收的不法財產也被沒收了,罰款也交了,就是不見人出來。
直到第七天,終于有人來了。
來人沒有帶來許兵釋放的消息,而是送來了勞動教養通知書。
蔣春蘭知道這個消息后哭的撕心裂肺。
許蘭芝瞧著蔣春蘭抹著淚花出了家屬院,估摸著是去找李大山去了。
李大山雖然是鍋爐廠的職工,但是父母有點關系。
勞動教養的結果在許蘭芝的意料之中,畢竟金額挺大。
直到許蘭芝出門上工,蔣春蘭屋里也沒有動靜,看樣子是一晚上沒有回來,想來是為了許兵的事在努力。
眼下正是大力發展生產的時候,聚眾賭博這種行為,無疑是一顆老鼠屎丟在了湯鍋里。
事情并沒有得到解決,許兵依舊被送去了勞動教養,期限是一年。
只是讓許蘭芝意外的是許晴通過李大山的關系走動,從鍋爐廠轉來了紡織廠。
鍋爐廠的工作繁重,更適合男人,這也是之前蔣春蘭打許蘭芝工作主意的原因。
許晴進了紡織廠和許蘭芝分到一組,許蘭芝也是上工時才知道。
小組長張建國帶著許晴過來找到許蘭芝:“蘭芝,這是新來的同志,聽說你倆是姐妹,以后就由你來帶她吧。”
許蘭芝拒絕道:“組長,我技藝不精,怕是帶不好新人。”
張建國道:“許蘭芝同志,這不是和你商量,這是組織上的命令。”
拒絕不了,許蘭芝只得硬著頭皮接下這份工作。
許晴看著許蘭芝道:“姐...”
話還沒說完,就被許蘭芝打斷:“誰是你姐,喊我許同志。”
雖然不待見許晴,但是該干的工作不能少。
許蘭芝按照自己當初進廠時老師傅帶自己的方法,帶著許晴走了一遍清花程序。
現在的清花工序都有機械輔助,做起來并不困難,只是需要仔細些。
帶著許晴走了一遍工序之后,又看著許晴做了幾遍,講解了每一道工序需要注意的點,才讓她上手。
許蘭芝又盯了許晴兩天,確保每一道工序都能達到標準才讓許晴單獨上工。
這天,組長張建國緊急召集組員。
這么緊急的情況很少見,在許蘭芝的記憶中從來沒有過。
“接上級通知,最近半個月大家都需要加班趕工。”
說到加班大家都不樂意,紡織廠多數為女職工,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
張建國擺擺手:“安靜!”
等大家安靜下來又道:“廠里接到一份緊急訂單,對方是生產戰略物資的工廠,需要我們全力配合,確保物資能保質保量按時交貨。”
“接下來就辛苦大家了,加班會給大家算加班工資,完了這段時間給大家安排輪休。”
說到加班有加班工資,大家也沒了怨言,紡織廠是國營單位,保生產促發展是職責所在,這一點早就刻進了每個人的骨子里。
事情往往都和預想的方向背道而馳,越是擔心什么就越會出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