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娘帶著布料和針線,到了荷花家。
一問,果然,荷花家都揭不開鍋了。
荷花垂淚:“前天家里就沒米了,昨天去集市上賣帕子,往常十文一條的帕子,如今只能賣三文,掌柜的還說不能墊錢,只給寄售。”
荷花家里三四代人,全是吃飯的嘴。
“能借的都借了,但誰家都沒余糧……”荷花實在是汗顏,“我知道你也難,但我想不出別的法子了,只能厚著臉皮問問你,還有沒有活計做。”
荷花放了十條帕子在繡房寄售,今天去問,掌柜的說只賣出去了一條,只給了她三文錢。
但如今米糧價高,三文錢還買不到一捧米。
荷花便只能拉下臉皮,將婆婆腌的蘿卜干送去林三娘家,盼著能找到點兒活計。
但她心里很明白,三娘沒有家人幫襯,還拖著三個孩子,只怕是比她更難。
荷花說著說著,就后悔起來,心中實在是愧疚:“對不住,三娘,你這么難,自己都未必能有活計,我還去為難你……”
這世道,求人的人也難,被求的人也難。
“不為難。”林三娘道。
“是啊,都為難,我知……啊?”荷花驀然抬頭。
“不為難?”
“嗯,”林三娘慶幸自己來的早,她將手里分好的布料和針線拿出來,“我今兒剛接到個活計,一個人做不完,正好想讓你和我姐姐一起幫忙。”
荷花又驚又喜,但又擔心是林三娘把自己的活計讓出來,畢竟,這疊布看著也不算太多。
當下,顧不得問報酬,先擔心起林三娘來。
“三娘,你把活計讓給我,那你呢?你可有活計?”
林三娘拍拍那疊粗布,笑道:“我還有別的活兒要忙呢,這次接的活兒不少,這一疊子是你的,一會兒我還要去一趟我姐姐家,和玉香家,你們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這么多。”
這疊布是一個人的活計!
荷花不敢置信:“三娘,你竟能接到這么多活!”
林三娘笑道:“運氣好,遇到了一個好心的東家,她那邊要開鋪子,要做些枕頭套子……唔,大概就是這樣的。”
林三娘細細地給荷花講了:“你跟玉香姐的繡活好,到時候按照這個花樣子,在枕套角上繡出來便可。”
荷花看過,覺得這活兒不難,看到繡花的紋樣,覺得也不過是五六日便能做完、繡好。
這算不得什么大活,便小心翼翼地問道:“不知工錢幾何?”
林三娘深知大梁朝如今的光景,她不敢像簡星夏一樣大方,而是選了個折中的待遇。
“東家說往后可能還有針線活兒要給咱們,所以這回的針線,做完就放在咱們手里,平日里要用也是可以的。”
“另外,若是做得有碎布頭,也歸咱們。”
“做這抱枕套子,小的一個一斤米,大的兩個三斤米,繡花和縫紉均分。”
荷花一算,她手里有一個大的,兩個小的抱枕套子的量,她自己就能繡花,不用跟別人分。
這么一算,她竟然能分到三斤半米!
荷花倒吸一口氣:“三娘,如今米價昂貴,一斤米要賣到二十多文,甚至三十文!”
三斤半米,細細算來,約有百文。
即便是按照之前繡的帕子價錢算,她也得繡出十張帕子,才能賣出這么些錢。
可如今不過是做兩三個枕頭套子,繡上一些簡單花樣,竟然就能得三斤半米!
荷花心里不安:“三娘,你說的可是真的?”
林三娘太明白荷花對于這種巨大的驚喜產(chǎn)生的懷疑感了,她很快說道:“你先別急著高興,那位東家時間要得緊,這些活兒,只給咱們五日……”
林三娘說:“你和玉香能繡花,自己做自己的,還要勻出一天半的時間來,幫我和我大姐繡花,時間可是不松快。”
荷花一算,那這么說,她手里五六日的活兒,要擠到三天半做完,那確實有些為難。
但——
有三斤半米,這點兒難算什么難?
荷花放心下來:“原來是這樣,難怪東家給的米這樣多,三娘,你放心,我一定仔細做好。”
林三娘笑道:“你再看看針線包。”
荷花毫無察覺地打開了那個小布捆,一打開,頓時驚呆了:“天耶!怎的如此多針線!”
線就不說了,光是這三十多根針,足夠她用上三年的!
荷花惶恐,又覺得不大可能:“三娘,咱們四個分得這些針?”
“不是。”
荷花松了口氣,她就說呢,這么些針,也值不少錢,怎么會就這么放在她們手里。
想來是那位東家還有許多活計派出去,這些針該是大家一起用的吧。
她看向林三娘,就準備挑出自己要用的兩三根針。
誰知道林三娘按住她的手:“這些針不是我們四個分。”
荷花笑道:“我知道,我就挑兩三根,一根縫紉,兩根繡花就行……”
“不是,”林三娘心里又酸澀,又開心,她總算是明白了,為什么東家小姐有時候會露出那種開心又無奈的笑容了,她按住荷花的手,一口氣說完,“你不用挑,這些針,全歸你一個人。”
“什么?”
林三娘笑道:“是真的,我勻了四份,你跟玉香的多些,我和我大姐繡活兒一般,便少些。”
實則是她時不時還要去莊子上打工,沒那么多時間在大梁朝做針線活兒。
而林大娘身子剛好,還帶著孩子,加上手上有陳年舊傷,總歸比荷花和玉香慢些。
荷花反應過來:“三娘,你是說,東家將這么些針——”
她的手輕輕拂過排成一長排的三十多根針。
“——都放在我們這里,任我們用?”
“沒錯!”林三娘笑道,但也沒跟荷花再多說了,“你快些做著,我還要去玉香家和我大姐家,三日后我再來找你。”
說著,就將帶出來的一斤米,先給了荷花:“這是定金,你收下。”
荷花半天不敢接,等接過來,掂著沉甸甸的米——家里很久沒有過這么些米了,眼圈就紅了。
“多謝,三娘,多謝你……”
林三娘快步離開荷花家,不敢再多留。
再多留一會兒,她怕她也想哭。
她又去了一趟荷花和林大娘家里,將抱枕套的活兒分下去,又留下一斤米,在她們感謝的目光里離開,回到了自己家。
其實簡星夏沒有規(guī)定時間,她只跟林三娘約好,隔一日再請她去莊子上,中間的時間,讓林三娘自己安排。
林三娘根據(jù)之前的經(jīng)歷,覺得怎么也得有個七八天,到十來天。
她也不敢拖,想著盡快做完,但也不用緊在五日內(nèi)做完。
她這么說,就是希望荷花和玉香能安心收下這些遠高于市價的報酬。
因為,這是活命的報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