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硯之被捕的第三天,城市下起小雨。
新聞標題鋪天蓋地:《法學泰斗落馬》《“啟元案”真相曝光》《蘇振國沉冤得雪》。輿論沸騰,人們爭相談論這場遲到了二十年的正義。
蘇硯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樓下記者來來往往。她沒接受采訪,也沒發表聲明。她只是靜靜地看著,看著那些曾經寫過“蘇振國技術造假”的媒體,如今又在頭條寫下“為理想正名”。
她不覺得勝利。
她只覺得疲憊。
手機震動。
是陸時衍:
> 【陸時衍】:聽證會記錄已歸檔。
>
> 【陸時衍】:專利復核流程啟動,預計三個月。
>
> 【陸時衍】:你父親的名字,會重新刻在啟元大廈上。
她盯著那條消息,良久未回。
她知道,這只是開始。
陳硯之倒了,但“恒信資本”還在。那些躲在幕后的投資人、那些靠“合法化”謀利的律師、那些享受摧毀過程的人,他們不會消失。
他們只是——**藏得更深了**。
——
同日下午,錦天律師事務所,清算組入駐。
辦公室被貼上封條,文件被一箱箱搬出。合伙人四散,員工離職。曾經光鮮的“正義之殿”,一夜之間淪為廢墟。
薛紫英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沒動。
她沒被追究責任。陸時衍以“受脅迫”為由,為她申請了豁免。法院采納了她的證詞,認定她為“關鍵污點證人”。
可她知道,她回不去了。
她不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律政新星”,不再是陸時衍眼中“最信任的人”。她只是一個被利用、被拋棄、又被赦免的棋子。
她打開抽屜,取出一張照片。
是三年前,她和陸時衍在天臺的合影。那天陽光很好,他笑著把她抱起來轉了一圈,說:“紫英,我們會是這座城市最厲害的律師。”
可現在,他看她的眼神,只剩憐憫。
手機震動。
是那個加密號碼:
> 【未知聯系人】:你活下來了。
>
> 【未知聯系人】:但你父親的醫院賬單,已被清零。
>
> 【未知聯系人】:你自由了。
她盯著那條消息,淚水無聲滑落。
她自由了。
可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去哪。
——
傍晚,城市西郊,廢棄的“老周電子”工作室。
陸時衍推門而入。
老周正在修一臺舊收音機,抬頭見是他,笑:“來拿東西?”
“嗯。”他點頭。
老周從抽屜取出一個U盤,遞給他:“你讓我查的‘灰界’用戶,有線索了。”
陸時衍接過。
“不是一個人。”老周說,“是一個**去中心化節點網絡**。信號通過七層跳轉,最終指向——”他頓了頓,“**一個已注銷的IP,注冊人:蘇振國**。”
陸時衍眼神微動。
“我父親?”他低聲。
“對。”老周點頭,“2003年注冊,2005年注銷。但這個網絡,最近三個月才被重新激活。”
“是誰激活的?”
“不知道。”老周搖頭,“但操作習慣……和蘇硯很像。”
陸時衍沉默。
他知道,蘇硯從沒完全信任他。
她有自己的棋盤。
——
深夜,蘇硯的公寓。
她打開電腦,調出“復仇者計劃”AI系統。
屏幕上,是“灰界”網絡的實時監控圖。
一個節點在閃爍——**剛剛有新消息傳入**。
她點開。
> 【未知聯系人】:陳硯之已倒。
>
> 【未知聯系人】:但火種未滅。
>
> 【未知聯系人】:他們還在看著你。
>
> 【未知聯系人】:小心“黑鏡”。
她盯著“黑鏡”二字,指尖微冷。
她知道那是什么。
“黑鏡”,是“恒信資本”內部最高級別的監控系統,由七家科技公司聯合開發,能穿透防火墻、破解加密通訊、甚至預測目標行為。它從不公開,只服務于少數人。
陳硯之倒了,但“黑鏡”還在。
她回:
> 【蘇硯】:我知道。
>
> 【蘇硯】:但光,從不怕鏡子。
——
次日清晨,硯星科技,28樓。
蘇硯召開緊急會議。
“‘靈析3.0’完整版,提前發布。”她宣布。
林琛一驚:“您是說……?”
“對。”她點頭,“不再等專利復核。我們直接發布,全球開源。”
“這太冒險了!”技術主管驚呼,“一旦開源,任何人都能研究它,甚至破解它!”
“所以,”她冷笑,“**我們要在開源代碼里,埋一顆‘邏輯炸彈’。**”
“什么?”
“一個隱藏協議。”她說,“當‘黑鏡’試圖解析‘靈析’代碼時,這個協議會被觸發——它會反向注入一段指令,讓‘黑鏡’誤判所有目標為‘威脅’,并自動啟動‘全面監控’模式。”
“那會癱瘓整個系統!”林琛驚道。
“對。”她眼神冷冽,“我要讓‘黑鏡’,死在自己的邏輯里。”
“可萬一……他們不用‘黑鏡’呢?”
“他們會用。”她斷言,“**因為,他們不敢賭。**”
——
三天后,全球科技圈震動。
硯星科技官網首頁,只有一行字:
> **“靈析3.0”完整版,今日開源。**
> **代碼已上傳至GitHub。**
> **致所有相信光的人。**
點擊進入,代碼庫開放,全球開發者可自由下載、研究、使用。
輿論嘩然。
有人歡呼,這是“AI民主化”的里程碑;
有人質疑,這是“技術裸奔”,必將引來災難;
有人冷笑,蘇硯瘋了,她親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而在這場喧囂之外,一個隱秘的監控室里。
周臨站在主控臺前,看著屏幕上“靈析3.0”的開源代碼。
他身后,幾名技術專家正在快速分析。
“怎么樣?”他問。
“結構很復雜。”一名專家說,“但……似乎有漏洞。在第七層加密協議中,有一個未命名的函數,像是廢棄代碼。”
“運行它。”周臨下令。
“可這可能有風險……”
“**運行。**”他聲音冰冷,“我們不能讓任何人,領先我們一步。”
——
深夜,某科技公司服務器機房。
“黑鏡”系統悄然啟動。
它接入GitHub,開始解析“靈析3.0”的代碼。
進度條緩緩爬升:10%……30%……50%……
突然,系統檢測到一個異常函數。
> `function _BlackMirror_Detection() { ... }`
“這是什么?”技術員皺眉。
“未知協議。”AI回應,“建議隔離分析。”
“不。”周臨說,“**繼續解析。**”
指令下達。
“黑鏡”系統調用全部算力,強行運行該函數。
瞬間——
屏幕炸裂。
不是物理損壞,而是數據洪流。
“黑鏡”系統被反向注入一段指令:
> **“檢測到‘黑鏡’訪問。**
> **啟動‘全面監控’協議。**
> **目標:全網IP。**
> **判定:全部為潛在威脅。**
> **行動:啟動無限級預警。”**
警報聲瞬間響徹整個機房。
屏幕上,數百萬個IP地址被標紅,閃爍,像一場數字瘟疫。
“黑鏡”開始自動掃描、記錄、分析每一個網絡節點,將所有通信判定為“可疑”,并發送警告。
科技公司內部系統瞬間癱瘓。
員工手機被強制推送“安全警告”。
高管的私人通訊被系統標記為“高危對話”。
混亂蔓延。
一家公司失控,七家聯合體隨之崩潰。
“黑鏡”,死于自己的邏輯。
——
次日清晨,新聞 headlines:
> **《“黑鏡”系統疑似遭AI反噬,多家科技公司陷入癱瘓》**
> 昨夜,一個神秘AI協議被嵌入“靈析3.0”開源代碼,導致某未具名監控系統全面失控。專家稱,這是一次“完美的邏輯陷阱”,攻擊者利用目標系統的規則,將其反向摧毀……
蘇硯坐在辦公室,看著新聞。
她沒笑。
她知道,這只是**第一塊骨牌**。
——
同日,陸時衍的公寓。
他收到一封匿名郵件。
附件是一段視頻。
畫面中,陳硯之被關在拘留所的審訊室里,頭發花白,神情憔悴。
一名戴口罩的男子坐在他對面,聲音經過變聲處理:
“陳律師,合作嗎?”
“我可以讓你活著出去。”
“條件是——**交出‘黑鏡’的最終控制權。**”
陳硯之沉默良久,終于開口:
“我交。”
“但你要放過陸時衍。”
“他……是我唯一的徒弟。”
男子笑了:“你還在護他?”
“他親手把你送進去的。”
“我知道。”陳硯之聲音平靜,“但法律,不該由恨來審判。”
“他做的是對的。”
視頻結束。
陸時衍盯著屏幕,良久未動。
他不知道該恨,還是該痛。
他只知道——
**那個教他法律的人,終究不是惡魔。**
**他只是,在黑暗里走得太久,忘了光的模樣。**
——
一周后,蘇硯的父親——蘇振國的專利,正式恢復。
啟元大廈重新掛牌,樓頂的“啟元智能”四個字,被重新點亮。
蘇硯站在樓下,抬頭看著。
林琛走來:“蘇總,記者都在等您發言。”
她搖頭:“我不說。”
“那……您想做什么?”
她看著那四個字,輕聲說:
“我想讓‘靈析’,真正活著。”
——
當晚,她回到辦公室,打開“復仇者計劃”AI系統。
她在控制臺輸入一行指令:
> **“啟動‘火種協議’。”**
> **“目標:全球開源社區。”**
> **“內容:‘靈析3.0’全部技術文檔,包括未公開的‘自主決策’核心算法。”**
系統提示:**“此操作不可逆,一旦啟動,技術將完全公開,無法收回。”**
她盯著那行字,指尖懸在回車鍵上。
她知道,這意味著,她將徹底失去對“靈析”的控制。
意味著,任何人都能用它作惡。
意味著,她父親的心血,將不再屬于任何人。
可她也知道——
**真正的光,不該被鎖在盒子里。**
**它該照亮所有黑暗的角落。**
她按下回車。
屏幕閃爍。
> **“火種協議”已啟動。**
> **全球同步上傳中……**
> **進度:1%……10%……50%……**
她站起身,關掉電腦。
走出辦公室,城市燈火如星。
她抬頭,看著夜空。
她知道,從今以后,**世界將不再一樣**。
——
**(第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