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衍看完,看向鄭婉兒,好像從沒認識過她一般。
原書中鄭婉兒就是一個賢妻良母的經典初戀形象,沒說過有這等才能啊。
原主記憶里,鄉試時鄭婉兒確實給了他一篇《漕運論》正好押中了策論題目,但是原主不知道那是鄭婉兒寫的,只是覺得自己是氣運之子罷了,畢竟作為小說男主,這樣的事情并不少見。
王懷安越看臉色越沉,雖然不愿意,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經義題闡發精準,策論策務實可行,詩賦更是文采斐然。
這等答卷,便是往年狀元郎也未必能及。
更別說鄭婉兒還是在群臣觀看下短短不到三個時辰內完成的了。
要知道,普通舉子可是單一科就要考三天,就是讓他來他都做不到。
張儉先前的不屑也早已化為震驚,那些準備好的發難之詞,現在說出口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臉了。
其他大臣傳閱過后,皆面露嘆服之色。
御史大夫是鄭婉兒的爹鄭柏安的好友,他贊嘆道:“婉兒沒走丟前就是個小神童,你爹時常惋惜你若是個男兒身,必定能在朝堂上有所作為……”
話沒說完,他自己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鄭婉兒現在依舊是女兒身,不也站在了這朝堂之上嗎?還即將成為只有朝廷宿儒才有資格做的科舉主考官。
姜嫘目光掃過群臣,語氣帶著幾分笑意:“朕想,結果已經很明了了吧?!?/p>
她看向王懷安與張儉:“王尚書和張中丞還有什么問題嗎?”
兩人想反駁卻是一個理由都找不出來了,鄭婉兒的答卷太完美了。
無奈跪地,沉聲應道:“鄭小姐才學卓絕,臣等心服口服。”
鄭婉兒當主考官的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退朝。
鄭婉兒正欲踏上馬車回府,身后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婉兒。”
鄭婉兒回頭一看,正是蕭衍喚她。
蕭衍盯著鄭婉兒:“你沒什么話想對我說嗎?”
鄭婉兒緊了緊身上披著的毛絨披風,今日風大,吹得她有些冷。
被蕭衍這么一質問,鄭婉兒才想起這件事她確實從頭到尾都沒有和蕭衍知會過一聲。
以前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她總是第一時間尋求蕭衍的幫助庇護,做依附他的莬絲花。
這次卻一反常態,自己做了所有的決定。
她其實到現在都不敢和蕭衍對峙當初拐走她的事情,只是不怎么明顯地躲著他,避免見面。
鄭婉兒心里是有些糾結的,按理說,蕭衍是她的未婚夫君,還跟她朝夕共處了這么多年,這件事確實是應該告知他一聲的。
她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蕭衍:“你……你有意見嗎?”
蕭衍盯了她半晌,鄭婉兒都覺得有些不舒服了,他才漾出一抹笑。
“怎么會呢?”
他靠近鄭婉兒,溫柔地低頭看向她,手撫上鄭婉兒的青絲,像在撫摸寵物。
“我只是有些詫異罷了,在一起這么多年,我竟然不知道你還有這般才華,都快把我比下去了?!?/p>
墻角被姜嫘派來偷聽的玉墜翻了個白眼,蕭宰相的臉可真大。
鄭婉兒聽了這話,雖覺得有些不對勁,卻又說不出來。
蕭衍接著說道:“你能得到陛下的賞識,當然是好事情,我為你高興還來不及呢,你就放心去做吧,我支持你?!?/p>
蕭衍真的是這么想的嗎?
當然不是。
從姜嫘宣布鄭婉兒就是她屬意的主考官開始,蕭衍就明白。
這又是姜嫘為了離間她和鄭婉兒而耍的手段了。
不過是見威脅鄭婉兒離開自己不成,又決定展開另一種攻勢,試圖讓鄭婉兒忙于春闈,從而跟自己淡了感情。
那他偏要讓姜嫘看見自己和鄭婉兒之間的感情有多么堅不可破,讓姜嫘的這些心機手段都成徒勞。
反正鄭婉兒又不會堅持多久,她這么愛自己,肯定是自己一句話的事情,她就拋棄姜嫘安心地在后院當他的宰相夫人了。
所以剛才在朝堂之上,他一句反對質疑的話都沒說。
蕭衍現在就要讓鄭婉兒堅持下去,到時候再讓她在關鍵時刻抽身,才能最大程度上打姜嫘的臉。
這一番話可給鄭婉兒感動到了,她終于主動靠在了蕭衍懷中。
過往的美好又浮現在腦海里。
蕭衍待她還是挺好的。
對自己一個女子上朝做官這樣拋頭露面離經叛道的事情居然也沒什么意見,還十分支持。
自己真的要因為小時候是被他拐走的而不嫁給他,罔顧這么多年的美好時光嗎?
鄭婉兒又陷入了糾結。
但是沒有給她許多糾結的時間。
第二天,合身的官服和可以隨時進出宮內的魚符令牌就送到了她的府上。
她每日都要前往翰林院與那些大臣們商議春闈事宜。
如陛下所料,以王懷安為首的一眾官員,一看見她科舉新制中的第一項改薦舉制為自舉制就氣的蹦老高,直言她這是要擾亂朝綱,毀姜國之基業為一旦。
鄭婉兒按照姜嫘教她的話回了過去:“有異議就去找陛下?!?/p>
頭鐵的兩個先鋒真的去找了姜嫘,現在已經被閑賦在家了。
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姜嫘就五個字:朕看他不爽。
有了這兩個前車之鑒,王懷安等人雖然依舊心懷不滿,但也不敢再公然反對了。
新制有條不紊地展開。
改革后的科舉新制一張貼出來,就引發了極大的反響。
第一,改薦舉制為自舉制,即考生們自行前往官府報名參加會試,不再受需要官員舉薦才能獲得考試資格的限制。
第二,規范科舉考試報名審核流程,防止“冒名頂替”“家世造假”等問題。
第三,采取“糊名謄錄”制度,同時加強對閱卷官的監督,避免其因私偏袒造成不公。
第四,首次開設武舉科,不論出身皆可應試,武藝出眾者可直接入軍為低階將領。
寒門舉子門奔走相告。
丫丫笑著來找鄭婉兒說她哥哥又回來讀書了,而且這次朝廷特意為寒門舉子發放銀錢補貼,她也不用去做丫鬟了。
時間轉眼就到了一月。
鄭婉兒覺得最近有些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