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風帶著暖意,吹綠了操場邊的柳樹,也吹開了教學樓前的玉蘭花。白的、粉的花瓣簌簌落在窗臺上,帶著淡淡的清香,給緊張的高三添了幾分溫柔。
模擬考的成績單貼出來那天,方可兒的名字在班級第五的位置,數學成績后面跟著一個鮮紅的“128”。她站在公告欄前,看著那個數字,眼睛亮得像盛了星光,激動得指尖都在發顫。
“我做到了!”她轉頭看向葉凡,聲音里帶著抑制不住的雀躍,“我數學真的及格了,還考了這么高!”
葉凡看著她泛紅的眼眶,心里比自己考了第一還高興。“早說過你可以的。”他笑著遞過一張紙巾,“快擦擦,別讓人看見你哭鼻子。”
“我才沒哭。”方可兒嘴硬地別過頭,卻還是接過紙巾擦了擦眼角,“都是你的功勞,要不是你天天給我講題……”
“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葉凡打斷她,語氣認真,“我只是推了你一把,路是你自己走的。”
旁邊有同學湊過來:“方可兒,你數學怎么突然開竅了?快傳授點經驗!”
“就是就是,葉凡是不是有什么獨家秘籍啊?”
方可兒被問得不好意思,拉著葉凡就往教室跑:“別聽他們的,我們快去做題!”
跑進教室,兩人都有些氣喘。陽光透過窗戶落在課桌上,把方可兒的數學卷子照得格外清晰。葉凡拿起卷子,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訂正痕跡,忽然想起她無數個夜晚趴在桌上演算的樣子——臺燈亮到深夜,草稿紙堆成小山,連夢里都在念函數公式。
“你看這道題,”葉凡指著最后一道大題,“你這里的輔助線畫得比我還巧妙,以后可以換你給我講題了。”
“才不要,”方可兒笑著搶過卷子,“你講題比較清楚,我還沒聽夠呢。”
兩人相視一笑,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玉蘭花香,也藏著只有彼此才懂的默契。
下午的自習課,葉凡正在做物理壓軸題,忽然聽到方可兒輕輕“呀”了一聲。他抬頭看去,見她正對著一道化學題蹙眉,鉛筆頭在草稿紙上戳出一個小坑。
“卡住了?”葉凡湊過去看,“是有機推斷題?”
“嗯,”方可兒點點頭,指著其中一個結構式,“這個官能團我總記混,到底是醛基還是酮基啊?”
“你看這里,”葉凡拿起筆,在結構式上圈出一個碳氧雙鍵,“醛基是連在端位碳上的,還帶著個氫原子,酮基是在中間的,兩邊都連碳鏈。你把它想成‘端位有氫是醛基,中間無氫是酮基’,是不是好記點?”
“對哦!”方可兒恍然大悟,拍了下手,“我怎么沒想到!你這個口訣編得真好。”
葉凡笑了笑,剛想說話,就見化學老師抱著一摞實驗報告走進來:“下周三要做化學實驗,大家把報告提前寫好,分組我已經貼在公告欄了。”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期待。他們之前就約好,要一起做實驗——葉凡的動手能力強,方可兒的理論知識扎實,正好互補。
下課后,兩人跑到公告欄前,在密密麻麻的名單里找自己的名字。當看到“葉凡、方可兒”排在同一行時,方可兒激動地抓住他的胳膊:“太好了!我們一組!”
“我就說肯定能分到一起。”葉凡笑著點頭,心里也松了口氣。他其實昨天就偷偷來看過分組名單,確認和她一組后,才安心回去做題。
“實驗內容是酯化反應,”方可兒看著公告欄上的字,“聽說要用到濃硫酸,會不會很危險啊?”
“別怕,有我呢。”葉凡拍拍胸脯,“我提前查資料,把注意事項都記下來,保證萬無一失。”
“嗯!”方可兒用力點頭,眼里滿是信任。
接下來的幾天,葉凡果然把酯化反應的步驟和注意事項背得滾瓜爛熟,還畫了張詳細的流程圖給方可兒。方可兒則把實驗報告寫得工工整整,連可能出現的誤差分析都寫了滿滿三頁。
實驗課那天,陽光格外好。化學實驗室里擺滿了玻璃儀器,在光下閃著晶瑩的光。葉凡和方可兒站在同一個實驗臺前,他負責稱量藥品,她負責搭建裝置,配合得格外默契。
“濃硫酸要慢慢倒,沿著燒杯壁攪拌。”葉凡一邊說,一邊小心地往乙醇里加濃硫酸,白色的霧氣冒出來,帶著刺鼻的氣味。
方可兒拿著玻璃棒輕輕攪拌,眼睛睜得大大的:“真的像你說的,會放熱!”
“嗯,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葉凡看著她認真的樣子,忍不住提醒,“別靠太近,小心濺到臉上。”
“知道啦,你比老師還啰嗦。”方可兒笑著白了他一眼,手上的動作卻更小心了。
當乙酸乙酯的香味彌漫在實驗室里時,兩人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那是一種混合著果香的清甜,像極了此刻心里的味道。
“成功了!”方可兒拿起試管,對著光看,透明的液體里還飄著細小的油珠,“我們做出來了!”
“嗯,”葉凡看著她沾了點粉末的鼻尖,遞過紙巾,“你看你,都成小花貓了。”
方可兒接過紙巾擦了擦,臉頰微微發燙。旁邊的老師走過來,看著他們的試管點點頭:“做得不錯,純度很高,記錄也規范,加十分。”
兩人相視一笑,眼里的光比試管里的液體還要亮。
實驗結束后,兩人一起清洗儀器。水流嘩嘩地響,陽光透過窗戶落在他們交疊的手上,把泡沫照得像碎鉆。
“葉凡,”方可兒忽然開口,聲音很輕,“等高考結束,我們去看海吧?我從來沒見過海。”
“好啊,”葉凡毫不猶豫地答應,“去青島吧,聽說那里的海很藍,還有很多好吃的海鮮。”
“真的?”方可兒眼睛一亮,“那我們約好了,誰都不許反悔。”
“絕不反悔。”葉凡看著她的眼睛,認真地說,“拉鉤。”
兩只沾著泡沫的手勾在一起,水流從指縫間流過,帶著春天的暖意。窗外的玉蘭花又落了幾片,飄在窗臺上,像一封封寫滿期待的信。
離高考越來越近了,教室里的倒計時牌每天都在減少數字。但葉凡和方可兒卻覺得,心里的底氣越來越足。那些一起熬過的夜,一起解過的題,一起做過的實驗,像一顆顆飽滿的種子,在春天里悄悄發芽,長成了支撐他們前行的力量。
放學時,夕陽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兩人并肩走在開滿玉蘭花的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長,緊緊依偎在一起。
“明天的英語小測,你肯定能考第一。”方可兒說。
“你也一樣,化學肯定沒問題。”葉凡笑著回應。
風吹過,帶來一陣玉蘭花香。他們知道,只要身邊有彼此,再遠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到終點。而那個看海的約定,就像藏在心底的一顆糖,甜絲絲的,支撐著他們走過最后這段緊張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