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硯在箭樓上看得分明,那幾個吹長筒的奸細也沒逃過,被一一揪了出來,當眾誅殺。
虎翔軍將士分工明確,處理尸首,安置降兵,哨兵與巡邏按兵就班,一場大戰迅速被清理掉痕跡,且并未就此安心歇息,而是分批次休息。
可見軍營訓練有素,極度警惕。
孤硯一夜沒睡,精神依舊高度集中,眼睜睜看著那幾個奸細被埋尸荒野,好似看到了自己的明日。
天色已亮,他這一隊的值班時間已過,士兵已經下了箭樓,他卻猶豫著不敢妄動。
很明顯,那些奸細早就被發現了,那么他又有多安全呢?
北疆王將他留下做百夫長,晚上的行動計劃亦未通知給他,就是等著他露出馬腳,方便一舉拿下。
要不是他并未出手,反倒及時提醒,只怕他現在也已是一具尸體。
孤硯已經見過北疆王的身手,若非偷襲暗害,他絕對不是此人的對手。
此番雖逃過北疆王的試探,但他作為百夫長,敲響警報后一直躲在箭樓,亦很反常,不知道等下如何面對其他將士的盤問。
而且他此次并沒有按皇上要求行動,也不知皇上是否會對祖母不利。
孤硯心中千頭萬緒,卻見人群中的溫止陌突然轉頭向他看來,緊接著施展輕功躍上了箭樓,穩穩落在他面前。
孤硯冷汗直冒,恭敬行禮。
“見過北疆王。”
溫止陌看了他一眼,“銅鉦是你敲響的?”
孤硯低頭道:“是。”
溫止陌面色如常道,“你提醒的很及時,做得很好。從現在開始,你就跟在本王身邊,做本王的親兵。”
孤硯意外又震驚。
“是。”
……
紫宣殿。
這是百官日常早朝的地方。
北疆王大軍壓境,文武百官談論的話題都是如何對抗叛軍。
這個話題已經討論了多日,依舊沒有非常好的解決之法。官員們要么建議皇上與北疆王和談,許北疆王封地尊榮,要么與北疆王決一死戰。
前者皇上與北疆王都不愿意。
后者代價極大。
每回討論完都是因皇上的不滿而退朝。
但今日百官將那些翻來覆去,說過多次的話再次提及,皇上卻沒有怒意,一邊淡淡地聽著,一邊時不時望向門口,似乎在等什么重要的人。
下方百官激烈爭論,上方皇上心不在焉。
直至天光大亮,皇上等的人還未出現,而下方終于有官員發現早朝上少了一人。
“奇怪,秦大人怎么不在?平時他最贊成與北疆王分個高低,我說今兒怎么沒聽到動靜呢?”
“是啊,是不是生病了?皇上才封他為中郎將,怎么就不上早朝了?”
“昨夜里,我聽到有官兵出城的動靜,不知是不是秦大人……”
聽著下方的竊竊私語,皇上咳了咳,正色道。
“各位愛卿不用猜了,確實是朕派秦大人出城去偷襲北疆王。算算時間,秦大人,也該回來了。昨夜戰況如何,馬上就能知道答案。”
皇上對這次突襲很有信心。
畢竟他的要求不高,只需要讓秦大人趁虎翔軍困頓之時獵殺一番,隨即火速撤退。虎翔軍連日奔波,肯定是追不上官兵的。
水陸兩軍是他與秦大人商量好的對策,時辰是他定的,不僅是選擇夜間困意最沉的時候進攻,還可以讓秦大人趕在下早朝前回來。
他想用這場首戰告捷讓朝中百官知曉,他比之北疆王毫不遜色,以此鼓舞京城士氣。
此言一出,眾官皆驚。
但這是皇上下的命令,做的決策,且事都已辦完,他們亦是無可奈何,只能緊張等待這場戰事的結果。
皇上冷眸轉了一圈,對楚公公道。
“朕也等久了,你去外面迎迎,接到人了就直接帶到紫宣殿來。”
“是。”楚公公正要退下,殿前便急匆匆進來一個小太監。
“啟稟皇上,秦大人派人回來報信了。”
皇上眉毛輕皺,秦大人怎么不親自回來復命?難道是有了變故?
秦大人無有大才,若是犧牲了也并非大事,只要此次突襲占了上風即可。
想到這,皇上面上如常道。
“宣進殿回話。”
少頃,一個衣衫破爛,身上血跡斑斑的中年男人急步入內,在場官員有部分識得此人。
他正是秦大人身邊的親衛。
待其行禮過后,皇上神色不悅道。
“你怎么弄成這副樣子,秦大人呢?昨夜的戰事如何?傷敵軍多少人?”
親衛跪伏于地,渾身顫抖道。
“回皇上。秦大人已經陣亡了……三萬官兵只有屬下一人逃了回來,剩下的死的死,降的降……”
“什么?”皇上聞言站起身,怒問道:“三萬余人就你一人脫逃,其他盡數沒了?那虎翔軍呢,北疆王呢,他們死傷如何?”
他以為秦大人貪功好進,突襲成功后不舍撤離,最后被虎翔軍的十幾萬大軍拿下,那么秦大人的官兵肯定深入敵軍內部,火拼之下全軍覆滅,如此一來虎翔軍應該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鬧得這么大,北疆王肯定也加入了混戰,那么孤硯的暗殺勝算更高。
賠上三萬官兵,若是能取了北疆王性命,亦不算虧。
皇上泛著精光的眸子死死盯著秦大人的親衛,期待他嘴里能說出令他滿意的答案。
親衛抬起頭,搖頭低泣道:“虎翔軍早就料到我們會突襲,他們早有準備,不僅逼出了我軍的奸細,且在上坡埋伏了大量的弓箭手。我們水軍的官兵僅是剛剛探頭,便遭射殺,陸軍到達之時便被前后包抄,無路可逃。虎翔軍傷亡不會超過十人,北疆王驕勇善戰,以一敵百,秦大人正是死在他的手中。”
“閉嘴!”皇上目眥欲裂。
他要聽的是北疆王的死訊,不是北疆王的英勇。
秦大人親衛的回答不僅令他失望,更令他憤怒。
“朕是真龍天子,是金月君主,任何人與朕作對,都是死路一條。秦大人貪功冒進,不按朕的命令行事,才會導致慘敗。待北疆王到了朕的地盤,朕就會讓他知曉,背叛朕,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他正要再說幾句話,讓百官將此次戰敗都歸錯于秦大人,卻見一太監匆忙走來,湊到楚公公面前,似乎有要事要稟告于其。
皇上瞬時來了精神,指著小太監道:“紫宣殿前,為何要鬼鬼祟祟?有什么話,大聲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