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旨意確實是將關意桉發配邊疆,可事實上被發配邊疆的只是另外一個使用關意桉名字的重刑犯,真正的關意桉改名換姓,被瓊霄公主帶走。
瓊霄公主是皇上最小的一個妹妹,亦是先皇最寵愛的公主。雖與當今皇上并非一母所生,可由于她當初站隊正確,一直與皇上同一站隊,故而新皇登基后她的榮寵非但未減退,反倒更享恩寵。
皇上繼位第三年,霜華國皇子來訪時看上瓊霄公主,要求和親。當時金月國內憂外患,能與霜華國和親,有助金月國穩定,皇上還未同意,瓊霄公主便爽快應下,奔赴千里遠嫁霜華。
瓊霄公主和親后,兩國關系密切。然而好景不長,瓊霄公主有了身孕后意外發現霜華國與藍羽國勾結,準備左右夾抄,共同滅了金月國。瓊霄公主冒死將消息送了出去,皇上得以提前防范,躲避了危險,可霜華國皇上認為瓊霄公主身在霜華,卻心系金月。
一恕之下將瓊霄公主軟禁,她腹中七個月大的胎兒被打到流產,此后甚至多次被霜華國的官兵侮辱。
等到兩年后,金月國恢復兵力,殺到霜華國時,瓊霄公主已經被折磨的沒了人樣,她不僅沒有了生育能力,還瞎了一只眼睛。滅掉霜華國后,皇上封瓊霄公主為護國公主,賜了京城最豪華的宮殿,并賞金銀珠寶無數。
據傳皇上也給瓊霄公主賜過親事,可瓊霄公主以死相逼,堅決不允。她已經不能再孕育子女,也不想再嫁人,只想在剩余的日子里縱情聲色,享受人生。
皇上本以為瓊霄公主只是推托之詞,可是很快瓊霄公主便公然在皇上賜給她的宮殿內養了多個俊秀男子,日日吃喝玩樂,醉生夢死。
百官與皇上長吁短嘆,多次勸誡,瓊霄公主卻毫不收斂。
念及她為朝廷做的貢獻,眾人商議過后索性不再管她,由著她任意胡為,傷風敗俗。
如此已過了十五年,瓊霄公主而今已近四十,寢殿內的面首卻不減反增,這回她不知是從何處聽到狀元郎俊秀無雙又才高八斗,便進宮央求皇上。
只說她那處男人雖多,卻沒幾個有學問的,吟詩作對都找不到人,從與皇上的幼時情誼談到在霜華國為奴為婢,談到皇上都紅了眼眶,萬般無奈之下為她行了這李代桃僵之事。
這事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只是孟菱歌一直關注著關意桉的判決,聽聞他被發配邊疆后便安排人跟去查看,看出問題后,她又花費了上千兩銀子打通關系才從監獄中了解到此事的內幕。
聽秋藍稟告完,孟菱歌皺眉道:“瓊霄公主與關意桉有沒有可能之前認識?她要俊秀男人何處沒有,怎么會為了個罪犯親自去求皇上?”
早些年,宮中的宴會,瓊霄公主都是坐在皇上身邊,賞賜也是所有公主中最豐厚的。而近些年,她的位置已經離皇上越來越遠,有些不盛大的宴會,甚至根本就不請她,賞賜也越來越少。
瓊霄公主這么聰明的人,不可能看不出來,因為這些年她一意孤行,與皇上之間的情份已經消磨的差不多了。
每找一次,便要淡薄一分。
為了個罪犯,浪費一次珍貴的人情,委實不劃算。
秋藍搖頭,“應該是不認識的,關意桉高中狀元之前,只是鄉下的窮困小子,而瓊霄公主除了進宮外,基本就在她的宮殿中,極少外出。”
孟菱歌微微點頭。
若是關意桉早認識瓊霄公主,就不至于會為了個侍郎之位去求助萬公公那種危險的人物。
這么說,瓊霄公主真的只是為了,要一個會吟詩作對的面首?
春紅遺憾道:“關意桉真是幸運,眼看著他要被發配邊疆,卻突然又冒出來一個瓊霄公主,這男人也太招女人喜歡了,變成階下囚都還有人要。”
孟菱歌道:“他被瓊霄公主帶走,未必就比發配邊疆要好。成為瓊霄公主的面首,不僅要和幾十個男人爭寵,還永遠都沒辦法再入仕途,甚至他都不能隨意出了公主府。這于他而言,也是極痛苦的事。”
關意桉一直惦記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而今卻只能圈禁在宮墻內。他視女人為跳板,結果卻要依靠女人的恩寵活下去。
這何嘗不是一種因果循環。
想了想,孟菱歌吩咐道:“蘭翠簽的是活契,關府查封后應該已經將她放了,給她重新安排一個輕松點的活計。另外通知陳洛,無需再盯著關府,讓他去藍羽國跑一趟,查一查安順王爺十年前,與藍羽國交戰時有沒有發生什么特別的事?”
如今關意桉被瓊霄公主帶走,可謂前程盡斷,雖然他改名換姓,可他這張臉京城大多數人都認識,一旦出了公主府,便有被官府抓走的風險。
瓊霄公主帶走關意桉是皇上允許的,縱便孟菱歌去告發此事也討不了好,反倒又引起皇上的不滿。
甚至會為安順王府帶來麻煩。
孟菱歌決定暫且先放下與關意桉的恩怨,只要關意桉以后再不出現,她便就此罷休。
那日安順王妃提起王爺應當知曉蠱蟲之事,一直在她心中存疑,趁陳洛閑下來,正好先派他去探一探情況。
秋藍答應著告退。
春紅上前給孟菱歌空了的茶杯續上茶水。
“世子妃,還有一事需要與您說一聲。關家父母來好幾趟了,一直厚顏無恥說世子妃您與關意桉到底曾經有過婚約,讓您救他一回。之前關意桉在牢里時讓您將他救出去,現在聽聞關意桉被發配邊疆,又讓您去與皇上求情,放他回來。”
這關家父母真是面如銅墻,明知她與關意桉成親鬧得那么難看,竟然還好意思上門求她?
還提出這些她辦不到的要求,真以為她是圣母?
不,關父關母應該知曉她不會幫忙,也幫不了這個忙,他們之所以找上門來,可能是怪她當初退親,才讓關意桉走了險路一敗涂地,遷怒于她,所以故意來敗壞她的名聲。
或者想著她為了息事寧人,會給他們一點好處。
真是又蠢又壞,還想得美。
“此事王妃可知曉?”孟菱霜道。王妃看重聲譽,只怕會不喜。
“知曉的,王妃命人驅趕了幾次,還囑咐下人不要告訴您,怕您知道影響心情。我還是今日碰上了,才知曉此事。不只如此,聽說關家父母之前還去孟府鬧過了,但陸姨娘沖出來要找他們拼命,他們才離開。現在又訛上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