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北辰送來的票證,如同久旱后的甘霖,讓沈家灣合作社暫時喘過氣來。沈建國握著全國糧票和糖票,第一次挺直腰板走進供銷社,買回了平價優質的面粉和紅糖。數量雖然有限,卻足以維持福糕的穩定供應,守住了農機廠這個基本盤。
合作社的主力,此刻正全力撲向沈一諾規劃的新方向——全面開發紅薯和雜糧產品。
李秀娟帶領生產組將紅薯蜜糕的制作流程標準化,確保每批成品都金黃細膩、甜軟適中。沈一諾則指導改進了五香雜糧餅的配方,添了芝麻和花生碎,讓口感更豐富香酥。
被正式任命為“銷售主管“的沈紅梅,肩負起開拓市場的重任。她挎著新品,不再局限于公社集市,而是主動出擊,走訪周邊供銷社、代銷點,甚至找上規模稍大的村辦企業。她學著沈一諾的路數,強調這是“集體副業產品“、“支援農業生產“,還大方提供試吃。
起步并不順利,多數地方持觀望態度。但沈紅梅骨子里有股不服輸的韌勁,加上產品確實能打——尤其是咸香酥脆、便于攜帶的雜糧餅,很快贏得了幾個需要外出作業的生產隊和運輸隊的青睞,拿到了首批小額訂單。紅薯蜜糕也憑借獨特口感和親民價格,慢慢打開銷路,成為莊戶人家給孩子解饞、走親訪友的實惠選擇。
這些新訂單的單筆利潤雖遠不及農機廠,意義卻非同小可。這意味著合作社終于擺脫了單一客戶依賴,建立了屬于自己的銷售網絡,把根須扎進了更廣闊的農村市場。現金開始從多個渠道細水長流地匯入,雖然零碎,卻源源不斷。
彈幕目睹這番轉變,紛紛點贊:
“轉型陣痛期過了,終于走上正軌!“
“紅梅姐成長速度驚人,都能獨當一面了!“
“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初見成效!“
“這才是可持續發展之路!“
王金花看著賬本上匯總可觀的收入,臉上露出久違的踏實笑容。她第一次真切體會到孫女的遠見——守著福糕這個“金飯碗“固然好,但能端穩紅薯雜糧這些“泥飯碗“,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她對沈一諾的信賴,至此達到了全新高度。
然而,就在合作社沿著新戰略高歌猛進之時,暗處的對手并未沉睡。
馬老三很快發現,沈家灣合作社非但沒有在原料封鎖下崩潰,反而活得更加滋潤,甚至推出的紅薯糕、雜糧餅還蠶食了他的低端市場。這讓他既驚且怒。
他背后的“為民食品廠“也對這個小合作社產生了更大興趣。一個村級作坊,憑什么能頂住打壓?原料從何而來?這些新產品思路又是誰的手筆?
馬老三決定再度出手。這次他放棄了散布謠言的低級手段,轉而使出更陰險難防的招數——挖角與渠道封鎖。
通過中間人,他悄悄聯系上合作社里家境困難的孫嬸和另外兩個對工錢略有微詞的婦人。
“在沈家干,一天能掙幾個錢?“馬老三的人叼著煙,拋出誘餌,“來我們這兒,工錢多加三成!活兒更輕省!就做點簡單糕點,怎么樣?“
孫嬸起初嚴詞拒絕,念著沈家在她困難時給予的機會。可當對方將實實在在、高出近半的現金拍在她面前時,她動搖了。孩子要讀書,老人要看病,哪一樣不要錢?
與此同時,沈紅梅在外開拓市場時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原本談妥的幾個代銷點突然態度曖昧,有的直言“上面打了招呼,不能再進你們的貨“,有的開始挑剔產品、拼命壓價。
一張由馬老三多年經營編織的關系網悄然收緊,試圖將沈家灣的新產品排斥在主流渠道之外。
彈幕立刻警覺:
“臥槽!釜底抽薪加渠道封鎖!“
“馬老三這招太狠了,直擊命門!“
“孫嬸要是被挖走,技術和人心都會受影響!“
“商業競爭的獠牙露出來了!“
最先察覺異常的是李秀娟。她發現孫嬸這幾天心神不寧,時常對著原料發呆,問起來總是支支吾吾。沈紅梅碰壁的消息傳回,更讓合作社蒙上一層陰霾。
“肯定是馬老三搞的鬼!“沈紅梅氣得直跳腳,“我去找孫嬸問個明白!“
“姐,別急。“沈一諾拉住她,眼神冷靜得可怕。她早料到馬老三不會善罷甘休,只是沒想到對方的反擊如此精準狠辣,直指人才和渠道這兩個核心。
“現在去問,只會讓孫嬸難堪,把她更快推向對面。“沈一諾分析道,“人心都是肉長的,誰都想要更好的生活。馬老三肯出高價,這是他的優勢。“
“那怎么辦?難道眼睜睜看著人被挖走?市場被堵死?“王金花也急了。
沈一諾沉思片刻,眼中閃過決斷:“他能給錢,我們也能!而且我們要給得更聰明,更要留住人心!“
她立即召集家庭會議,提出一個大膽方案:
在合作社內部試行“員工持股“!
“從今天起,孫嬸、根生嬸和另外兩位表現最好的嬸子,列為'核心技工'。“沈一諾解釋道,“除了正常工錢,年底還會從純利潤中抽取一小部分給她們分紅!干得越好,合作社效益越高,分得越多!“
這個想法再次突破了王金花的認知:“還要分錢?這......這怎么行?“
“奶,這不是分錢,是'綁心'!“沈一諾耐心解釋,“要讓她們覺得合作社不只是東家,更是她們自己的事業!只有這樣才能抵擋高工錢的誘惑!否則今天走一個孫嬸,明天就可能走李嬸、張嬸!我們的技術和人心就散了!“
沈建國默默抽著煙,良久點頭:“一諾說得對。光靠情分,留不住人,也留不住心。“
李秀娟也輕聲附和:“孫嬸她們......確實不容易。“
王金花看著堅定的孫女,想想馬老三的威脅,最終咬牙:“行!就照你說的辦!這錢,奶出了!“為了保住合作社這只會下金蛋的母雞,她愿意再割一塊肉。
與此同時,針對渠道封鎖,沈一諾也做出了部署。
“姐,馬老三能封鎖代銷點,但封不住最基層的社員和工人!你直接帶著產品去生產隊的田間地頭,去廠礦家屬區門口擺攤!價格可以更靈活,搞'買五送一'!我們繞過中間渠道,直面消費者!“
“對!我就不信他馬老三的手能伸到每個工人農民的炕頭上!“沈紅梅重燃斗志。
一場關于人才與渠道的保衛戰悄然打響。沈一諾用超越時代的“股權激勵“理念對抗**的金錢挖角,用最原始的“下沉市場“策略沖擊傳統渠道壁壘。
合作社這艘剛剛調整航向的小船,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場商業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