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娃往郭攸寧身邊縮了縮,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反駁,“奶奶,粘豆包是好吃,可哪里趕得上大肉可口?我明明看到您和二嬸娘,也聞著香氣咽口水了。
寧寧姑姑,有炸肉味、還有蘿卜味,是蘿卜肉丸對嗎?”
郭攸寧忽視用清嗓子的聲音,掩飾尷尬的婆媳倆。
點著他的小鼻子,笑著頷首,“不錯,咱們五娃絕對是屬狗的,姑姑馬上給你拿蘿卜肉丸吃,再帶一碗回去跟大家一起分享。”
春花嫂子含笑搖頭,“這樣一來,寧寧你可就虧大發了,跟你這大油炸出來的肉丸子比,我們這幾個粘豆包完全不夠看。”
郭攸寧瞟了眼籃子,往臥室走,同時回應道,“這么大一籃,夠我吃好多頓,你們才虧呢。大家稍等片刻,我馬上出來。”
這時五娃疑惑的聲音響起,“奶,我明明是一匹駿馬,怎么寧寧姑姑說我屬狗?唉,比起吃……吃屎的狗,我寧愿當吃馬的草,哦,是吃草的馬。”
素芬嬸子無語地輕捏了一下他圓圓的臉頰,“成天只知道吃,你姑姑是夸你鼻子跟狗一樣靈!”
郭攸寧聽得好笑,快速從空間取出一大一小兩碗帶有余溫的蘿卜肉丸,端著走出臥室。
小碗給大家品嘗,大碗讓他們帶回家。
三人吃著香氣撲鼻,外酥里嫩的蘿卜丸子,贊不絕口。
五娃更是滿嘴流油,腮幫子鼓得像一只小倉鼠。
點著頭含糊不清地夸著,“好七好七!”
素芬嬸子給了他一個愛的腦瓜崩,“你別可勁兒造啊,家里面又不是沒給你飯吃。”
自己做的美食,得到大家的捧場,郭攸寧很是開心。
誠摯地招呼,“趁著還有些溫熱,大家多吃幾個,此時吃正合適。”
素芬嬸子、春花各嘗了兩個,忍住饞意停了下來。
嬸子舔著嘴唇回味,“寧寧,這東西老金貴了,你炸這些不容易,給我們這小碗吃剩的就行,丫頭呀,你手縫這么大可不行。”
春花笑著應和,“嗯,我們可不是來占便宜的。”
郭攸寧給他們婆媳倆各夾了一個,乖巧地說:“咱們是一家人,不計較這些,別人來肯定沒這待遇,這也算是嬸子明天教我磨豆腐的學費。”
說到磨豆腐,素芬嬸子笑得如沐春風,“你豆子泡了嗎?八到十斤豆子可以壓一箱,凍起來能吃到三四月份,豆腐乳也可以做一些,開胃又下飯。”
郭攸寧想起自己啥設備都沒有,磨得又多,舔著臉說:“一會就泡,您家里壓幾箱呀?上午還是下午磨?小院里的人都愛吃豆腐,打算每人壓一箱,過濾的包裹、壓豆腐的箱子全得借您家里的。”
五娃連吃了五個丸子后,在素芬嬸子的淫威下,意猶未盡地停了下來。
舔著手上的油漬,搶著回答:“壓兩大箱,豆漿、豆花、豆腐我都喜歡,明天可以吃個夠嘍!真希望天天都是準備過年的日子。”
素芬嬸子拍了一下五娃的腦門,笑著接話,“你記得用溫水泡豆子,咱家一早就開整,估摸八點半就能磨好,你們就可以接手干。
等咱家的過濾、燒漿、點豆腐、壓制這些弄完,你們應該也磨好了,正好能接上。
家里有兩口壓豆腐的木匣,能同時壓兩箱,做起來老快了。不過你們要壓四箱那可能得忙活到下午,就在咱家整,東西全是現成的。”
郭攸寧掃了眼自家的小鍋小灶,真是支棱不開,去主屋又怕攤上往來過密的罪名,在嬸子家做是最明智的選擇。
她感激地點頭,“那明日就麻煩嬸子和嫂子啦。”
素芬嬸子嗔怪地看了她一眼,“都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了,咋還那么生分!”
春花接著說:“你們院里的幾位知青,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青年,賣山貨可幫了隊里大忙啦,能幫你們出份力,大家都高興著呢,扯啥麻煩不麻煩的。
磨豆腐的事說定,婆媳倆起身告辭。
郭攸寧將籃中的粘豆包騰進搪瓷盆,沒吃完的小碗,及整個大碗丸子全放入籃內。
送他們出院門,囑咐路上小心,才拴門通知兩個小伙伴泡黃豆。
想著這個點應該沒有人來了,李奶奶三人也過來幫忙挑豆子、燒熱水。
撿豆子的趙國手笑意盈盈,“好多年沒感受過年味了,這丸子一吃、豆腐一磨,感覺就來了。”
燒水的李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那可不,前幾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都窩在炕上瑟瑟發抖,哪有心思過年。
今年多虧了寧寧,啥啥都安排妥了,跟著年輕人生活在一起,日子變得鮮活了,生活也有了盼頭。”
祁爺爺抿笑點頭,“天天都是好日子,過兩天寫幾副對聯貼上,就能紅紅火火過大年啦。”
大家一起暢想著熱鬧的除夕,歡聲笑語中泡好了豆子。
郭攸寧拿出在供銷社為爺奶和師傅們準備的年貨,送他們回了主屋。
兩位小伙伴也各自回家。
次日睡到自然醒,洗漱干完空間例行事務后停留在豬圈。
八頭母豬腹部膨大,能吃能睡,仔細觀察它們側臥的腹壁,時不時能看到胎動。
按《母豬喂養指南》來看,再有個二十天,豬仔們即將出世。
看著這些圓滾滾的肚子,郭攸寧心中歡喜。
希望能多生幾只,柳灣村大隊的養豬場,就全靠它們了。
巡視完,已經八點了,想起磨豆腐的事,閃出空間。
剛添了把柴在灶膛,敲門聲就響起了。
王林和李婉柔站在門外,興致勃勃地催她去磨坊。
是時候出發了,王林挑著四十斤泡發好的豆子走在最前面,郭攸寧和李婉柔各拿著兩只桶緊隨其后。
磨坊就在大隊禮堂后面,是一排簡單的磚瓦棚子,里面有八臺花崗巖石磨,社員們加工面粉和玉米面都在這里。
他們到的時候,磨坊里很是熱鬧。
有磨白面準備包餃子的,有磨玉米面蒸粘豆包的,磨豆腐的只有素芬嬸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