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秋天,淮河一中初中部的教學樓里,彌漫著青春期特有的、混合著粉筆灰、舊書本和淡淡皂角香的氣息。這是一個手機尚未出現的年代,所有的交流都依賴紙質書信和面對面的言語,每一個眼神、每一次觸碰,都被賦予了更重的分量。在這里,應試教育的框架構筑了一個以成績排名為核心的社交體系,少年少女們就在這學業競爭與朦朧情感的鋼絲上,小心翼翼地尋找著平衡。
榮耀與陰影
數學競賽的卷子發下來那一刻,后桌傳來倒吸冷氣的聲音。知曉哥不用回頭都知道,自己卷面右上角一定又印著那個鮮紅的、完美的“150”。陽光透過窗戶,粉筆灰在其中打著旋兒,悄然落在他桌角那摞日漸增高的數學競賽獎狀上,最新的一張,墨跡還未干透。
“知曉哥,這道導數題怎么解?”前桌的女生轉過身子,馬尾辮梢掃過他草稿紙上未完成的立體幾何圖。這已是今天第七個來問他問題的人了。自從他蟬聯年級第一,課間休息便成了一個小型數學診所。尤其是女同學們,常常帶著各種練習冊圍過來,空氣里飄散著橘子味橡皮的清香,以及一種不言而喻的崇拜。
只有那個座位始終空著——崔曉菊的座位。那個總是梳著利落齊耳短發,眼神清亮,成績緊隨其后的姑娘。此刻,她大概正在教師辦公室幫劉老師批改作業。知曉哥下意識地摸向抽屜,那里靜靜躺著一封特殊的信箋,淺藍色的紙張被他用圓規比著,精心折成了一個標準的等邊三角形。
“喂,你們覺不覺得曉菊最近怪怪的?”一個扎著蝴蝶結的女生壓低聲音,“上次知曉哥講題的時候,她坐在后面,把自動鉛筆芯都按斷了三根?!?/p>
知曉哥的手幾不可察地抖了一下,信紙邊緣在他指尖壓出深深的月牙痕。他想起上周五的數學競賽,崔曉菊提前半小時交卷,離開時,他分明瞥見她眼眶泛紅。當時他正沉浸在最后一道組合數學題的驗算中,只來得及抬頭,捕捉到那抹白色校服消失在門邊的殘影,心里莫名一沉。
沖動的代價
午休鈴響,喧囂頓起。知曉哥終于在教學樓的轉角堵住了抱著一摞作業本的崔曉菊。九月的蟬鳴突然變得震耳欲聾,他感覺后背滲出細密的汗,那封精心準備的信箋在掌心蜷縮成一個皺巴巴的、帶著濕氣的紙團。
“給你的?!彼麕缀跏怯行┐拄數匕研湃搅藢Ψ綉牙锏淖鳂I本上。少女身上特有的皂角清香撲面而來,混合著鋼筆墨水淡淡的澀味。崔曉菊的瞳孔驟然收縮,像是看到了什么令人驚恐的東西,她臉色一白,猛地揚手,將那淺藍色的等邊三角形狠狠撕碎!
雪片般的紙屑紛紛揚揚,飄落在一雙锃亮的皮鞋前。知曉哥抬頭,心瞬間沉到谷底——班主任劉老師不知何時站在了那里。
劉老師彎腰,撿起半片殘頁,上面還殘留著知曉哥用工整正楷寫下的話:“若將我的心意作函數,你便是唯一的解?!?/p>
辦公室里,陳年試卷的霉味似乎變得格外刺鼻。劉老師摘下眼鏡,輕輕揉了揉鼻梁,語氣復雜地開口:“路知曉啊……”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辦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壓著的貧困生補助名單恰好露出了知曉哥名字的一角,后面跟著一個刺眼的紅色印章?!澳惆职肿蛱靹倎韺W校交過學費借款申請。”
那句話輕飄飄的,卻像一記重錘,砸在知曉哥的心上。他死死盯著玻璃板下自己的名字,耳邊反復回響著信紙被撕裂那刺耳的聲音。所有的驕傲、所有的懵懂情愫,在那一刻,仿佛都被那鮮紅的印章和冰冷的現實撕得粉碎。自卑像潮水般涌上,將他淹沒。
歲月的答案
時光荏苒,三年彈指而過。
畢業典禮上,知曉哥作為優秀學生代表,從校長手中接過證書。臺下掌聲雷動,他的目光卻不由自主地掃過禮堂角落,那里,一個熟悉的齊耳短發身影一閃而過。
典禮結束后,他在散去的人流中逆流而行,鬼使神差地走到了教學樓前的布告欄。玻璃櫥窗里,張貼著歷屆學科競賽的光榮榜。他的目光停留在1994年數學競賽亞軍的位置上,那里清晰地印著“崔曉菊”三個字。而就在這個名字旁邊,櫥窗的縫隙里,竟小心翼翼地粘著一片早已褪色的淺藍色紙屑。
那一瞬間,時光仿佛倒流。他想起父親在辦公室簽署借款協議時,劉老師默默將貧困生名單反扣過去的細微動作;想起偶爾發現崔曉菊批改的作業本上,在他試卷邊緣無意(或有意?)畫下的那個小小的無窮大符號“∞”;也想起自己靠窗第三排的座位上,用圓規偷偷刻下的、只有自己才懂的日期代碼……
原來,有些心意,并非只有一種表達方式。有些拒絕,也未必源于厭惡,可能只是年少時笨拙的自我保護,或是更深沉的、無法言說的共鳴。那片褪色的淺藍紙屑,像一枚來自過去的信標,讓他忽然讀懂了當年那場風暴中,隱藏的所有沉默與暗語。
正所謂:《數學情書》
粉屑旋光秋意深,等邊箋折少年沉。
曉菊按斷鉛芯處,知曉追翻作業尋。
函數藏心唯一解,寒窗照影第三襟。
三年櫥柜重窺見,淺碧黏著亞軍金。
又謂:《函數解集》
粉筆灰在陽光里拆解三角函數
等邊三角形蜷縮成皺褶的春汛
貧困生名單在玻璃板下反芻秋霜
圓規刻痕是十年后破譯的摩斯密碼
考場白熾燈啃噬著未命名情愫
你撕碎的藍蝴蝶撲向無窮符號
窗臺方程式結出褪色年輪時
我的離散數學才讀懂那道雙曲線
墨跡未干的獎狀長出年輪紋路
鋼筆水在皂角香里析出碳酸鈣
教導主任的皮鞋碾過函數定義域
我們終在虛數空間找到收斂點
那個秋天,一封未能送出的數學情書,一場當眾的羞辱,一次來自現實的冰冷提醒,共同構成了知曉哥青春期中沉重的一課。然而,時間最終給出了它的答案。它教會他,青春的傷痛與遺憾,如同數學中復雜的方程,或許在當時無解,但終會在生命的更長維度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衡點,完成一場遲來的、與過去和解的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