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間彌漫著緊張與擔憂氣息的會診室里,蘇嶼像是經歷了一場內心的風暴,好不容易緩緩了緩那翻涌的情緒,強自鎮定下來后,他給主治醫生使了個眼色,示意其將手術方案跟顧馨母親詳細講一下。
主治醫生清了清嗓子,表情嚴肅得如同外面陰霾的天色,他的目光緊緊盯著病歷,緩緩開口道:“顧馨媽媽,是這樣,孩子的情況我們已經做了全面的檢查和評估。目前診斷是心臟瓣膜缺失,這對于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確實比較棘手啊。” 話語里滿是無奈與沉重,仿佛那小小的病癥,是一座壓在所有人心頭的大山。
顧馨媽媽聽聞,眼眶瞬間就紅了,她一邊用手抹著眼淚,一邊帶著哭腔說道:“孩子從懷孕到出生,都在不好的環境中成長,出生時候偏小,在保溫箱里養了兩個月,長大了,一直身體不怎么好,經常喘不過氣來。我這當媽的,看著她遭罪,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樣啊。” 說著,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那每一滴淚里,都飽含著對孩子這些年病痛折磨的心疼與自責。
醫生輕輕嘆了口氣,眼中滿是同情,接著說道:“是的,心臟瓣膜缺失會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導致供血不足,所以孩子會容易疲倦、呼吸急促,活動耐力也會比同齡人差一些。”
“那能治好嗎?醫生,您一定要救救我家孩子啊!” 顧馨媽媽的聲音顫抖得厲害,那是一個母親絕望中的哀求,她緊緊抓住醫生的衣角,仿佛抓住的是孩子最后的救命稻草。
醫生妍妍點頭,趕忙伸手輕拍了拍顧馨媽媽的肩膀,給予安慰:“我們會盡力的。目前有幾種治療方案,一種是保守治療,通過藥物來緩解癥狀,減輕心臟的負擔,但這只能暫時控制病情,無法根治;另一種是手術治療,進行瓣膜修復或者置換手術,不過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術后需要長期的護理和康復。”
顧馨媽媽聽著,面露難色,眉頭緊緊皺在一起,陷入了沉思。過了好一會兒,她像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問道:“手術風險大嗎?手術過程要多久呢,手術費用呢?孩子還這么小,我真的好擔心……” 那擔憂的眼神里,寫滿了對未知手術的恐懼和對高額費用的焦慮。
醫生耐心地解釋道:“任何手術都有風險,尤其是對于幼兒來說,身體機能尚未發育完全,手術耐受性會相對較差。但如果不進行手術,隨著孩子的成長,病情可能會逐漸加重,影響心臟的正常發育和身體的整體健康。手術費用加上后期保養費用,差不多在二十萬左右,但你不用擔心,我們院長已經安排在申報醫院慈善基金了。”
顧馨媽媽聽聞,咬著嘴唇,眼中含淚,滿是感激地說道:“謝謝院長,謝謝醫生,那手術成功率高嗎?術后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嗎?” 那期許的目光,直直地看向醫生,仿佛想從醫生那里得到一個能讓她徹底安心的答案。
醫生思索了片刻,認真地回答:“成功率取決于多種因素,比如孩子的身體狀況、手術團隊的經驗和技術等。如果手術成功,并且術后恢復良好,孩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后,基本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但需要定期復查,按照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
顧馨媽媽深吸了一口氣,像是下定了此生最艱難的決心,堅定地說:“醫生,那就手術吧。只要有一線希望,我都不想放棄。” 那話語里,透著一位母親為了孩子不顧一切的勇氣和決心。
醫生也點頭表示理解,語氣溫和地叮囑道:“好的,我們會盡快安排手術相關事宜。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您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和休息,盡量避免孩子劇烈哭鬧和活動,防止加重心臟負擔。有什么問題隨時來找我們。”
此刻,會診室里雖依舊彌漫著緊張的氛圍,但在這醫患之間的交流中,又多了一份共同對抗病魔的堅定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