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里,空調吹出涼颼颼的風,卻吹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某種焦灼與審慎。
長條桌一側,坐著以錢多多為首的久泰管理層,有七八人;另一側,則是人單勢孤的南舟,以及她的“臨時同盟戰友”——易啟航。
她面前只有一臺老舊的筆記本電腦,和一個小巧的模型,那是她利用給孫阿姨的施工材質打造的。
輪到南舟時,她深吸一口氣,走到投影幕布前。她沒有急于打開PPT,而是環視眾人,聲音清晰而平靜:
“錢總,各位老師好。我匯報前,我想現場做一個調研,在您先前聽到的匯報中,有多少家公司或者方案做出了新中式?”她頓了頓,看到錢多多抱臂靠在椅背上,眉毛幾不可察地動了一下。
所有,全部都是。
呵呵,有意思,提報還沒開始,已經開始攻擊對手了。
“中國房地產,市場上刮的都是歐風美雨,后來,言必稱新中式,仿佛那是文化自信的唯一出口。可當全城、全國都在做新中式,當它成為另一種泛濫的‘風格’時,我們的新中式,究竟還有什么特別?如何能跳出這片已然血紅的海?”
她頓了頓,眸色深了深,“地產的黃金時代,做什么都是對的,都有人為此買單;然而行業下行,新中產也越發務實,他們會為了風格而買單嗎?我們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
幾句話,像一根針,輕輕刺破了會場內某種心照不宣的泡沫。
有人拿起筆,開始記筆記,錢多多則拿起了手機,臉上依然是冷淡的態度,而備忘錄上,記下了幾個字:新中式VS?
南舟有一息的失落,莫非預判錯誤?不過她馬上調整狀態,點開PPT,標題頁赫然呈現——「不論風格,專注生活:一個由內而外生長的家」。
“但是,我們買到的是一個家,還是一個風格,一套說辭?我選擇了一條更笨,但也可能更根本的路。讓我們暫時忘記風格,忘記得房率的數字游戲,甚至暫時忘記建筑的外殼,我們能否回到一切的起點——人,以及人的生活?”
PPT上,第一幕:由內而外的革命
“我的設計邏輯,是‘由內而外’。不是先畫一個漂亮的建筑輪廓,再把戶型塞進去;而是先從最小的生活單元——‘戶型’內部開始,從人與人的關系、從每一天真實發生的生活場景出發,進行空間推演,讓內部的需求和邏輯,自然生長出建筑的外部形態。”
她展示了幾張看似潦草卻充滿生命力的手繪分析圖:
圖一的《晨間交響曲》。描繪了從起床、洗漱、準備早餐到出門的15分鐘內,家庭成員的行動流線。
“我們通過分析這些流線的交叉與等待,重新規劃了衛生間的干濕分離、廚房的開放式操作島臺與玄關收納的關系,讓忙碌的早晨變得從容。”
圖二的《黃昏的棲息》。展現了家庭成員下班、放學歸來后的不同狀態:父親需要片刻安靜的閱讀角,母親想在廚房一邊準備晚餐一邊與客廳的孩子交流,孩子則需要一個能寫作業也能玩耍的角落。
“于是,我們打破了傳統的‘客廳-餐廳’涇渭分明的格局,創造了一個融合了書房、親子區、社交功能的‘家庭核心廳’。”
“正是基于對這些無數個‘生活瞬間’的極致推演,”南舟切換下一頁,呈現出最終的戶型圖,“我們才得出了這個看似不規則,但內部動線無比流暢、每一寸空間都直指真實需求的平面。它的外部輪廓,也因此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忠于內部邏輯的有機形態,而非為了外立面美觀而強行規整的方盒子。這才是真正的‘100%得房率’——不是面積的簡單疊加,而是生活效率與情感體驗的100%滿足。”
錢多多又拿起了手機,在備忘錄里記下:由內而外,適合做故事線。
易啟航一邊聽著精彩的分享,一邊察言觀色現場每個評審——甲方久泰地產的人員,難道不滿意?以他對錢多多的了解,不應該啊。他想了想,在筆記本上寫了幾個字,往南舟的方向推了推,“眼神互動”。
南舟掃過去,視線與場間的人交流。
接著,南舟拋出了她最核心的理念:“當空間解決了基本的‘住’的功能,它更高的價值在哪里?我認為,是情緒價值。”
她展示了幾組充滿故事感的畫面,不再是冰冷的效果圖,而是用水彩風格繪制的、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
“歸家儀式感”的角落:在玄關設置了一個小小的壁龕,注解是:“這里不是放鑰匙的盤子,而是男主人每天下班后,能順手放下帶給女兒的一支小花的地方。燈光會溫柔地亮起,迎接他回家。”
“可成長的兒童房”: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空間,墻面是可涂鴉的,家具是模塊化可隨年齡調整的。“我們設計的不是一間房,而是一個能容納孩子從5歲到15歲所有夢想和秘密的‘成長艙’。”
“三代同堂的呼吸感”:通過巧妙地運用高低差和可開合的隔斷,在開放空間中為老人隔出了一個能曬太陽、能看顧孩子,卻又保有私密感的“銀發角落”。
“我的設計,不定義這里是‘侘寂風’還是‘奶油風’,”南舟總結道,“它只關注,在這里,妻子疲憊時能否有一個角落獨處充電;孩子能否安全地探索他的小世界;一家人能否毫無障礙地交流,又能彼此尊重地獨處。風格會過時,營銷概念會迭代,但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對家庭成員之間情感聯結的需求,永不褪色。”
聽到這時,易啟航默默垂下了頭。他想起了那次在“創邑辦公”,南舟分享她的聲音環境優化建議。平日里看著鄰家女孩的人,分享時,身上仿佛籠罩了一層光。
她,有在做思考。
可惜啊,誰在意呢?
他忽然有點惆悵。
南舟關掉PPT,微微鞠躬:“我的匯報完畢,謝謝各位。”
會議室里陷入一片短暫的、奇異的寂靜。與之前其他團隊展示時,那種華麗數據、前沿智能技術和成熟案例所帶來的興奮的熱烈反響不同,此刻的寂靜,更像是一種被觸及內心柔軟處后的沉思,混雜著商業理性與一絲情感波動的較量。
錢多多沉默了片刻,終于放下手機,備忘錄里記了一頁。他清了清嗓子,臉上沒過多表情,目光落在南舟身上,語氣帶著公事公辦的審慎:“南舟,你的方案……很大膽。甚至可以說,有點理想主義。”
他身體前傾,手肘撐在桌面上,開始了點評:“你強調生活流線,但你這不規則的輪廓,會增加多少施工難度和建造成本?你談情緒價值,這些壁龕、燈光、可涂鴉的墻面,在營銷說辭上很美,但能轉化為購房者真金白銀的溢價嗎?市場是現實的,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更認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精奢裝修,智能家居。”
他一條條說著,在雞蛋里挑骨頭,指出找出這個“離經叛道”方案的所有潛在風險。
最后總結,“在商言商,顛覆性的方案,風險極高。萬一客戶不買賬呢?”
南舟安靜地聽著,沒有急于辯解。直到錢多多說完,她才再次抬頭,臉上沒有失落,也沒有憤懣,只有一種嘗試過后的平靜與坦然。
“謝謝錢總的指點。我明白您的顧慮,這些都非常現實。也許某個階段,市場更認可穩妥的選擇。但我相信,當住房回歸其居住的本質,當人們越來越關注內心的需求與家庭的溫度時,‘生活本身才是最好的風格’——這個答案,未來市場會給出。”
南舟走出會議室,心情意外地平靜。錢多多說,五個工作日會出結果,但于她而言,已經勝利。
易啟航與她并肩,眼神亮得驚人,里面有純粹的、毫不掩飾的欣賞與震撼。
“南舟,我聽過無數場匯報,但今天是第一次,有人不是在秀肌肉,賣弄技巧,而是在談論‘生活’。你剛才在里面的樣子……”
他頓了頓,仿佛在尋找最準確的詞,最終輕聲說:
“不是在推銷一個方案,而是在布一場關于未來生活的道。閃閃發光,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