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門工地。
天剛蒙蒙亮,這里已經不再是工地,而是一座喧騰的火山。
“一、二、三!起!”
隨著號子聲,上千斤的巨石被滑輪吊臂組輕松吊起,穩穩地落在城墻上。
工匠們赤著膀子,汗水在晨光下閃著光,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近乎狂熱的亢奮。
錘子砸落的聲音,鑿子切削石料的聲音,號子聲,笑罵聲,匯成了一首撼天動地的交響曲。
效率!
前所未有的效率!
一個穿著別部衙門官服的管事,踮著腳尖,小心翼翼地繞開一灘泥水,湊到一個正在砌墻的老師傅身邊。
“王師傅,王師傅。”
那王師傅頭也不回,手上的活計快得像飛起來。
“干嘛?”
管事臉上堆著笑,從袖子里摸出一小錠銀子。
“王師傅,我們衙門那邊也缺個掌總的石匠,您看……工錢好商量,比您在這高一成!”
王師傅停下手,轉過頭,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手里的銀子。
“呸!”
一口濃痰,不偏不倚,正好吐在那管事的官靴上。
“給老子尚書的位子老子都不去!”
“老子這輩子,就跟著我們姜總辦干了!”
管事臉色一白,灰溜溜地跑了。
周圍的工匠們發出一陣哄堂大笑。
“想挖我們總辦的墻角?下輩子吧!”
“就是!總辦給的工錢,皇帝老子都沒這么大方!”
帳篷內。
錢主事捧著一本賬冊,手抖得像秋風里的落葉。
他快步走到正在核對圖紙的姜黎面前,聲音都變了調。
“總……總辦大人。”
姜黎抬起頭。
錢主事把賬冊遞過去,干瘦的臉上滿是驚恐。
“您……您看,這是這七天的工錢總賬。”
姜黎接過賬冊。
上面的數字,像一頭出閘的猛獸。
姜山從旁邊湊過來看了一眼,銅鈴大的眼睛瞬間瞪圓了。
“這……這么多?!”
錢主事哭喪著臉。
“大人,工錢翻倍,工匠們干勁是足了,可這銀子也跟流水一樣往外淌啊!”
“咱們拍賣得來的那一百多萬兩,看著是多,可京師有九座城門!”
“照這個花法,不出兩個月,咱們就得關門大吉,連磚頭都買不起了!”
……
戶部尚書府。
林如海斜靠在榻上,一個丫鬟正小心地給他喂著參湯。
他的臉色依舊慘白,但精神好了不少。
一個幕僚快步走進來,臉上帶著壓抑不住的喜色。
“大人,大人,大喜事!”
林如海眼皮都未抬。
“什么事?”
“那姜黎,把所有工匠的工錢都給翻了一倍!”
“噗——”
林如海一口參湯差點噴出來,隨即劇烈地咳嗽起來。
幕僚趕忙上前給他拍背。
“大人,您別急,這是好事啊!”
林如海好不容易順過氣,渾濁的眼睛里閃著光。
“她……她真這么干了?”
“千真萬確!現在整個營造總局的開銷,比原來大了三倍不止!聽說她那點家底,最多撐兩個月!”
林如海愣了片刻。
隨即,他那張慘白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病態的、扭曲的笑容。
“哈哈……哈哈哈哈!”
他笑了,笑得肩膀都在顫抖。
“蠢貨!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貨!”
“她以為錢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幕僚躬身附和。
“大人英明!她這是在自掘墳墓!我們什么都不用做,就等著看她怎么死!”
林如海擺了擺手,臉上的笑容變得陰冷而殘忍。
“不。”
“傳我的話下去。”
“從今天起,戶部上下,誰都不許再找營造總局的麻煩。”
“她要錢,就讓她自己去跟陛下要。”
“她的人想買什么,想去哪里,都給她放行!”
他靠回軟枕上,發出滿足的嘆息。
“本官要親眼看著她。”
“看著她把手里的銀子燒光,看著她從云端跌回泥里。”
“看著她最后,跪在本官面前,像條狗一樣,求我施舍!”
……
戶部衙門。
姜黎拿著那本沉甸甸的工資賬冊,再一次踏進了這里。
門口的官吏們看見她,像是老鼠見了貓,瞬間作鳥獸散。
值房內,一個姓李的侍郎正代理著尚書的職務。
他看見姜黎,臉上勉強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姜……姜總辦,您怎么又來了?”
姜黎把賬冊往他桌上重重一放。
“李大人,營造總局的工錢,該發了。”
李侍郎拿起賬冊,只看了一眼,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多……多少?!”
他哆哆嗦嗦地指著上面的總額,聲音尖利。
“姜總辦!你這是瘋了嗎!”
“這比六部所有官員一個月的俸祿加起來都多!”
“陛下是讓戶部報銷你的料錢,可沒說連這翻了倍的工錢也一起報了!”
“朝廷定制,工匠的日薪是有定額的!你這是在擾亂國本!這筆錢,戶部一文錢都不會出!”
姜黎靜靜地看著他。
“李大人,你的意思是,這錢,戶部不給了?”
李侍郎梗著脖子。
“不給!這是規矩!”
姜黎點了點頭。
“好。”
她沒有爭辯,轉身就走。
李侍郎一愣,他沒想到姜黎這次這么好說話。
他正要松一口氣。
姜黎走到門口,停下腳步,回過頭。
“既然戶部不給錢。”
“那我只好如實去告訴那幾千個工匠。”
“告訴他們,我姜黎答應的工錢,是因為戶部的李大人不肯批,所以發不出來了。”
李侍郎的臉,“刷”的一下白了。
姜黎的聲音很輕,卻像淬了冰的毒針,一字一句扎進他的心里。
“李大人,您說,那幾千個知道自己拿不到雙倍工錢的壯漢,會做出什么事來?”
“他們會不會覺得,是您斷了他們養家糊口的財路?”
“他們會不會,成群結隊地來這戶部衙門,找您……討個說法?”
“到時候,若是引發了民變,驚擾了圣駕……”
姜黎看著他,微微一笑。
“這責任,不知道李大人您,擔不擔得起?”
李侍郎臉上的血色瞬間褪盡。
他想到了那群為了錢連命都不要的工匠,想到了那黑壓壓幾千人圍住衙門的場景。
他的腿,開始發軟。
“你……你這是在威脅朝廷命官!”他色厲內荏地吼道。
就在這時。
一個溫和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李大人,好大的火氣啊。”
蘇文遠一身便服,施施然地走了進來。
他看了一眼滿頭大汗的李侍郎,又看了一眼門口的姜黎,最后目光落在那本賬冊上。
“哦?為工錢的事?”
李侍郎像是見到了救星,連忙道:“蘇大人,您來得正好!您看這姜總辦,簡直是胡鬧!”
蘇文遠拿起賬冊,仔細看了看。
“嗯,工錢是高了些。”
他放下賬冊,話鋒卻猛地一轉。
“不過,我昨日去工地看了一眼,永定門的工期,比原計劃快了三倍不止。”
“花兩倍的錢,買了三倍的工期。”
他看向李侍郎,眼神里帶著一絲玩味。
“這筆賬,怎么算,都是我大夏賺了。”
“陛下若是知道了,想必也只會龍顏大悅。”
“這件事,我待會兒進宮,會親自向陛下稟報的。”
李侍郎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線,徹底崩塌了。
一邊是可能發生的民變。
一邊是皇帝的“龍顏大悅”。
他拿起桌上的官印,手抖得幾乎拿不穩。
在一片死寂中,他用盡全身力氣,將那枚代表著戶部權力的官印,重重地,蓋在了賬冊上。
“砰!”
……
營造總局的帳篷外,天色已晚。
姜黎看著遠處依舊燈火通明的工地,眉頭卻鎖了起來。
用威逼利誘,解決了這一次的工錢。
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
這不是長久之計。
她需要一個,一勞永逸的法子。
一陣腳步聲在身后響起。
蕭書白提著一個食盒,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她身邊。
“寅吃卯糧,非是良策。”
他的聲音清冷,一針見血。
姜黎沒有回頭。
“我自然知道。”
蕭書白將食盒放在一旁的石桌上。
他又從懷里拿出了一卷羊皮紙,遞到姜黎面前。
“與其開源,不如節流。”
姜黎疑惑地接過。
她展開羊皮紙。
借著工地的火光,紙上那奇怪而精密的結構圖,瞬間抓住了她的全部心神。
那是一個她無比熟悉,卻又絕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東西。
“水泥窯……”她失聲喃喃。
蕭書白的聲音,在她的耳邊響起,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平靜。
“你說的對,林如海的那些建材,又貴又爛。”
“既然如此。”
“我們何不自己造?”
“造一種,比他的青石堅固十倍,比他的糯米漿好用百倍。”
“成本,卻只有百分之一的新材料。”